回覆列表
  • 1 # 綠島cy

    謝邀:我最喜歡的一首唐詩是:高駢的(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這首詩形像地描繪了夏天的白天日子特別長,而在濃濃的綠樹陰下面格外清涼,在清澈的池塘中可以看到亭臺樓閣的倒影,微風吹過,令水晶簾子微微的晃動,薔薇花開滿了薔薇架,滿院都可以聞到它淡淡的香味。我喜歡這首詩把夏日寫得那麼的細膩,形像,好象自已身臨其景,在那炎熱的夏日而感受到了陣陣的涼風:淡淡的花香,而令人陶醉在其中。我喜歡這首詩。

  • 2 # 文韻小屋

    我最喜歡的一首唐詩是杜甫的《贈衛八處士》。這首詩寫盡世事滄桑,蘊含人生至理。全詩如下: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一、故友重逢,燭光長談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把人生的動輒變遷比作參、商二星的此處彼沒,世事滄桑裡的人變得更加渺小,緊接著,“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長久的人世浮沉似乎讓詩人忘記了今為何夕,唯有眼前伴著燭光的深談真切可觸。故友的重逢是喜悅的,這喜悅含著人情真實,更暗含著哀傷,只因歲月催白了雙鬢,昔日舊人竟是一半已然天人永隔,乍見老友的喜悅全然被衝散,徒留感傷卻無可奈何。故友多年未見,必然引發強烈的時空對比,記憶裡翩翩少年化為如今目前的垂垂老者,叫人如何不感傷?再看自己,難道不是如友人一般在承載著不可變更的衰老嗎?由此,雙重的打擊之下,詩人驚著、嘆著,更悲傷著。

    二、暖暖回憶,春韭黃粱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作者怎麼也沒能想到,二十年的悠悠歲月已去,已然經了多少苦難辛酸,又看了多少慘烈不堪,竟能又與故友不期而重逢,過往歲月裡的一切全部捲土重來,襲上心頭。而重逢的此時,又趕上仕途低谷,正是急需回憶填補創傷之時,便使這次會面蒙上了療傷的外衣。

    作者說著“昔別君未婚”,拉起了家常,分別的時候,你還沒成婚哪,我們都是挺立在風中的鄰家少年郎。加了濾鏡的回憶真美,真想就沉浸在這回憶裡永不走出。但那只是奢望。如今,你的兒女都這麼大了,他們彬彬有禮,笑迎父友,問我何來。所有的時光皆是那麼匆匆,還沒來得及嘮完家常,你就催著兒女把酒菜擺在桌上。“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春韭與黃粱飽含真情,勝過一切珍羞,回憶與現實交織在一起,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與人倫之美。

    三、酒入柔腸,片片心傷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重逢不易,那就讓所有的情誼都融化在酒裡吧,多喝點,再多喝點,生怕轉瞬的相會中斷,生怕再見又是疏忽一個二十年。然而,詩人喝了十杯亦不醉,於開懷暢飲間蘊含著對友情的珍視。“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終於,所有的感慨在一瞬間悄然傾洩,再見難期,山嶽相隔,世事茫茫。詩歌已然尾聲,卻在人生難相見的普遍感慨中餘韻無窮,散發著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成為真正的千古絕唱。

    基於以上,我最喜歡的一首唐詩就是杜甫的《贈衛八處士》。

  • 3 # 風土人情話魯山

    我最喜歡的一首唐詩是唐代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詩人張繼雖然留下的詩作不多,但《楓橋夜泊》一首詩足矣讓他名列著名詩人的行列而名垂青史。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正是這首詩,才讓後代的人們知曉了楓橋,知道了姑蘇古城,也讓寒山寺馳名中外。

    曾有一位作曲家把《楓橋夜泊》譜上曲,在人們口中廣泛傳唱。為了圓夢,我曾隨朋友去到千里之外的姑蘇楓橋,在那裡實地感受到了張繼詩歌裡所表達的情感: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詩人的惆悵透過這首詩也感染了我和遊人。我很慶幸,出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若張繼能穿越到今天,我們相信他的生花妙筆一定會寫出更多更美的詩篇來!

  • 4 # 黃土情愫

    《情感詩人陳子昂》

    我最喜歡的一首唐詩,是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主要生活在武則天改建的武周朝時期,他生性耿直,鐵骨錚錚不失為一位熱血漢子。陳子昂屢屢上言,不為採納反而受到排擠打壓和株連,以為他得罪的是以武則天為首的武氏集團,被羅織罪名,受盡迫害直到冤死於獄中。

    這首詩寫於公元696年,他跟隨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時,登幽州(今北京,是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而修建)薊北樓而作。他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言明向前看見不到像燕昭王那樣賢明的賢君,向後看亦然看不到那樣的明主。“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面對這種悲傷的結局,天地之悠悠,日月之蒼茫,前面的夠不著,後面的等不及,生不逢時,悲憤之極,怎能不使人愴然而悲泣。

    此詩剛健遒勁,寓意深遠,收放自如,豪無一點修飾造作之態。在詩歌創作上他一反齊梁詩歌中的綺靡纖弱之風,讓詩長出了骨頭,給唐詩的繁榮,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尤其李白的詩歌,深受他的影響,雄健清奇,酣暢淋漓。

  • 5 # 行山涉水一路向北

    唐代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詩文如下:

    北風捲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衾衣寒。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難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餘馬行處。

    我之所以喜歡這首詩,,原因如下:

    一、邊塞詩,且描寫祖國西北的壯麗景色。

    我的叔叔曾在青海當兵,常講起當地的地貌及風土人情。從小我便嚮往鞍馬戍疆的軍旅人生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風光。這首詩正是如此,喜愛之情由然而生。

    二、內容豐富。

    全詩描寫了塞外雪景、帳內餞別、雪中惜別等軍旅生活的幾個場景,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雪花掛滿枝頭、雖天寒地凍將士們仍在操練、軍帳中“胡琴琵琶與羌笛”聲中,大家開懷暢飲,傍晚時分在紛紛揚揚的大雪中與戰友惜別於輪臺東門。一副冬日北國邊塞軍營的畫面躍然紙上,潔白的雪花、鮮紅的旗幟,色彩鮮明、生動自然、情景交融,不失為一首值得誦讀的好詩。

    三、立意、描寫手法別具一格。

    這雖是一首送別詩,只因在兵營所以就有了別樣的情致。雖身處荒涼浩瀚、冰天雪地的大漠,但作者卻用粗獷的筆觸、顯明的色彩,描繪出蒼茫雄渾的邊塞風光,表現了戍邊將士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真摯的友情和淡淡的思鄉盡在“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餘馬行處”中。

    全詩風格豪邁曠達,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立志報國的遠大理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李小龍活到今天,他在世界的影響力能和籃球界的喬丹,音樂界的傑克遜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