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寫這篇問答的中途,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了,梁曉聲等五位作家獲獎。作為中國文學作品的最高獎項,這是中國文學界的一件大事、盛事。理應受到關注。
作為一名業餘文學愛好者,我多年來對這件盛事也比較關注。對其中獲獎的作品,必然也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印象和看法。我當然知道,個人的看法必然有其侷限性,不一定全面準確。但還是想借回答問題的機會,和朋友們商榷,探討,溝通,交流。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獲獎作品中什麼型別的比較多?
當然是歷史厚重感的作品型別比較多。比如《李自成》、《芙蓉鎮》、《東方》、《將軍吟》、《鐘鼓樓》、《張居正》、《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等。
之所以此類題材比較多,因為這樣的作品可以所映出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厚重感,經過時間的沉澱,歲月的淘洗,他們會煥發出時代的光芒。能夠給讀者帶來深沉的體驗和感受。閱讀這樣的作品,無疑是對人生的反思,對時代的反思,對社會的反思。文學作品的美感給予我們的精神食糧,是其他物質享樂所不能替代的。
我想,這也是設立這個文學獎項所要追尋的宗旨吧!
回答第二個問題:你如何評價?
算今天的獲獎,茅盾文學獎已經頒發到第十屆。從一九八二年開始,歷時三十七年,共四十六篇作品獲獎。如此眾多的獲獎作品,可以說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代表著文學事業的發展走向和欣欣向榮。
縱觀十屆茅盾文學獎的發展歷程,也不是平坦筆直無憂無慮。記得前幾年紛爭最厲害時,曾鬧出了許多真真假假的風波。為避免出現敏感詞語,此話題不作深入探討,只是就作品的評價,和大家做以下交流
第一、文學作品的價值是什麼?
我向來不以文學作品得獎與否,來論定一部作品的文學價值。
我之所以閱讀獲獎作品,是因為我要看看它究竟好在哪裡。坦率講,有的作品確實好,比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芙蓉鎮》,《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抉擇》,《歷史的天空》,《推拿》。此類作品,其描寫的年代絕大多數離我們不遠,有的甚至就是當下的紛繁世界。讀者讀後無不掩卷沉思,被作品裡的人物情節所打動,情不自禁會思考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個社會,包括自己本人的生命歷程、生活的波瀾,命運的起伏,前途的光明。對人的世界觀,審美觀,價值觀能起到催化作用。它能夠撥人心絃,動人心魄,感染人,薰陶人,啟迪人,催動人。
這不就是文學作品的價值所在麼!
換句話說,我們評定獎項的目的何在?決不單純是為了什麼榮譽,什麼獎金,什麼名聲吧?
把好的作品單獨排列出來,讓它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才是評獎目地的根本所在。
從這個角度講,應當說,評獎的目地基本達到了。
第二、作品的格局,應該作為最高獎項的標準
本人認為,國家最高文學獎項,代表著國家文學發展的整體水平,也代表國家文學事業的形象。所以,立意必須深遂高遠,格局必須宏大寬闊。用土話講,作品不能小家子氣。
坦率講,對有的獲獎作品,讀後確實不敢恭維,有的甚至產生厭煩。覺得這樣的作品躋身國家最高獎項,分明是對這個神聖獎項的褻讀,也是對茅盾先生本人的不尊重。
其理由如下:
1、用所謂的風格創新來博人眼球,不應納入評獎範疇
以鮮明的藝術風格感染人,本來是文學作品的高明所在。但這個風格,必須是本人的,是特有的,是讓讀者耳目一新又通俗易懂容易接受的。但有的獲獎作品拾外華人嚼過的饃,天馬行空般地搞些寓言式的,神話式的,玄幻式的,穿越式的,七十二變式的,利用這些所謂的文學手段,極盡諷剌挖苦嘲笑之能事,把揭露鞭達變成揭醜揭短揭傷疤。把國家困難時期所造成捱餓受苦受窮的事例,變成控訴的理由。把某些政策上的失誤和歷史侷限所造成的後果,採用各種春秋筆法而大書特書。把正面人物幹壞事醜事髒事惡事,當做是塑造典型人物的手法,美其名曰:真實。把髒話粗話劣話糙話搬上大雅之堂,美其名曰:真實。這種故弄玄虛,故做深奧,故做新穎,故作創新的作法,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縱觀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經典文學作品,哪一部是這樣的東西?
我不相信,這樣所謂的文學作品,能經受住時間的淘洗,能經受住歷史的檢驗,能作為經典流傳下來。
2、用輕鬆加愉快的調侃方式形成的作品,不應納入評獎範疇
作為文學作品,應該允許風格的多樣化。但有的作品,讀下去太輕鬆,太愉快,調侃味道過濃。當然,輕鬆的作品未必不能反應宏大的主題。見微知著,滴水可見滄海,這種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本身沒有任何毛病。但讀到最後,卻不過隔靴撓癢地講了一個有趣兒的故事,並沒有出現什麼宏大的立意和主題。更談不上震撼人心撥人心絃了。類似作品,論語言生動活潑,論結構渾然天成,論立意也並非不健康,但就是格局低了些。
這樣的文學作品可以存在,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和文學價值。但距離國家最高文學獎項,應該還
有很大差距,不應該納入評獎範疇。
3、用小家碧玉式的方式形成的文學作品,不應納入評獎範疇
有的作品,有婆婆媽媽的味道,有卿卿我我的味道,有絮絮叨叨的味道,有摻水湊字數湊篇幅的嫌疑。看似架子挺大,語言也冠冕堂皇,掂起來挺沉,實際沒啥乾貨。明明一件米粒大的事,墨跡半天也不算完。這樣的作者,筆頭子功夫確實了得,詞彙特別豐富,手法特別老道,擅於駕馭文字,想碼出一般水準的文學作品,可以像家庭作坊似的批次生產——美其名曰:高產!可想而知,如此高產出來的東西,怎麼可能成為精品——經典就更談不上了。
人們為什麼喜歡看經典的諜戰片和戰鬥片《潛伏》、《懸崖》,《亮劍》,就是因為情節緊湊,懸念迭生。既有故事性,也有藝術性,更有趣味性,當然也不乏思想性。而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更需要具備這些必要的要素,才能抓住讀者的目光。如果讀了幾頁還鬧不清作者要說什麼,讀下去的慾望就會逐漸喪失,最後只能把書扔在一邊,不了了之!這們的作品,不管它得了什麼獎,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類似的作品,不應納入評獎範疇。
4、寧精匆濫,寧少匆多,不能矬子裡面拔大個。
本人認為,作為國家最高文學獎項,每屆評出四五篇作品,在數量上有些多了。
因為才三四年光景,哪有那麼多精品或經典產生啊。這明顯有矬子裡面拔大個的嫌疑。殊不知,評的越多,越難看出差距,越難以代表最高水平,反倒容易引起攀比和爭論。
有作者特別強調,他的作品寫了十年甚至二十年。這麼說,無非想證明自己沒有草率成章,而是經過了長期的精雕細刻。按理說,這話不應該自己說,容易產生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效果,因為不管寫了幾十年,最終不還得以質量高低為標準麼!
評獎這個東西,標準只能有一個:質量——沒有其它。不能照顧地域,照顧民族,更不能考慮什麼老中青,培養新生力量。如果考慮這些,那就不是評獎,而是培訓了。
總而言之,只有寧少匆多,寧精匆濫,才能顯示出最高獎的最高聲望。哪怕這屆空缺,也無所謂麼,諾貝爾獎不也有空缺的時候麼。
就在寫這篇問答的中途,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了,梁曉聲等五位作家獲獎。作為中國文學作品的最高獎項,這是中國文學界的一件大事、盛事。理應受到關注。
作為一名業餘文學愛好者,我多年來對這件盛事也比較關注。對其中獲獎的作品,必然也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印象和看法。我當然知道,個人的看法必然有其侷限性,不一定全面準確。但還是想借回答問題的機會,和朋友們商榷,探討,溝通,交流。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獲獎作品中什麼型別的比較多?
當然是歷史厚重感的作品型別比較多。比如《李自成》、《芙蓉鎮》、《東方》、《將軍吟》、《鐘鼓樓》、《張居正》、《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等。
之所以此類題材比較多,因為這樣的作品可以所映出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厚重感,經過時間的沉澱,歲月的淘洗,他們會煥發出時代的光芒。能夠給讀者帶來深沉的體驗和感受。閱讀這樣的作品,無疑是對人生的反思,對時代的反思,對社會的反思。文學作品的美感給予我們的精神食糧,是其他物質享樂所不能替代的。
我想,這也是設立這個文學獎項所要追尋的宗旨吧!
回答第二個問題:你如何評價?
算今天的獲獎,茅盾文學獎已經頒發到第十屆。從一九八二年開始,歷時三十七年,共四十六篇作品獲獎。如此眾多的獲獎作品,可以說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代表著文學事業的發展走向和欣欣向榮。
縱觀十屆茅盾文學獎的發展歷程,也不是平坦筆直無憂無慮。記得前幾年紛爭最厲害時,曾鬧出了許多真真假假的風波。為避免出現敏感詞語,此話題不作深入探討,只是就作品的評價,和大家做以下交流
第一、文學作品的價值是什麼?
我向來不以文學作品得獎與否,來論定一部作品的文學價值。
我之所以閱讀獲獎作品,是因為我要看看它究竟好在哪裡。坦率講,有的作品確實好,比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芙蓉鎮》,《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抉擇》,《歷史的天空》,《推拿》。此類作品,其描寫的年代絕大多數離我們不遠,有的甚至就是當下的紛繁世界。讀者讀後無不掩卷沉思,被作品裡的人物情節所打動,情不自禁會思考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個社會,包括自己本人的生命歷程、生活的波瀾,命運的起伏,前途的光明。對人的世界觀,審美觀,價值觀能起到催化作用。它能夠撥人心絃,動人心魄,感染人,薰陶人,啟迪人,催動人。
這不就是文學作品的價值所在麼!
換句話說,我們評定獎項的目的何在?決不單純是為了什麼榮譽,什麼獎金,什麼名聲吧?
把好的作品單獨排列出來,讓它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才是評獎目地的根本所在。
從這個角度講,應當說,評獎的目地基本達到了。
第二、作品的格局,應該作為最高獎項的標準
本人認為,國家最高文學獎項,代表著國家文學發展的整體水平,也代表國家文學事業的形象。所以,立意必須深遂高遠,格局必須宏大寬闊。用土話講,作品不能小家子氣。
坦率講,對有的獲獎作品,讀後確實不敢恭維,有的甚至產生厭煩。覺得這樣的作品躋身國家最高獎項,分明是對這個神聖獎項的褻讀,也是對茅盾先生本人的不尊重。
其理由如下:
1、用所謂的風格創新來博人眼球,不應納入評獎範疇
以鮮明的藝術風格感染人,本來是文學作品的高明所在。但這個風格,必須是本人的,是特有的,是讓讀者耳目一新又通俗易懂容易接受的。但有的獲獎作品拾外華人嚼過的饃,天馬行空般地搞些寓言式的,神話式的,玄幻式的,穿越式的,七十二變式的,利用這些所謂的文學手段,極盡諷剌挖苦嘲笑之能事,把揭露鞭達變成揭醜揭短揭傷疤。把國家困難時期所造成捱餓受苦受窮的事例,變成控訴的理由。把某些政策上的失誤和歷史侷限所造成的後果,採用各種春秋筆法而大書特書。把正面人物幹壞事醜事髒事惡事,當做是塑造典型人物的手法,美其名曰:真實。把髒話粗話劣話糙話搬上大雅之堂,美其名曰:真實。這種故弄玄虛,故做深奧,故做新穎,故作創新的作法,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縱觀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經典文學作品,哪一部是這樣的東西?
我不相信,這樣所謂的文學作品,能經受住時間的淘洗,能經受住歷史的檢驗,能作為經典流傳下來。
2、用輕鬆加愉快的調侃方式形成的作品,不應納入評獎範疇
作為文學作品,應該允許風格的多樣化。但有的作品,讀下去太輕鬆,太愉快,調侃味道過濃。當然,輕鬆的作品未必不能反應宏大的主題。見微知著,滴水可見滄海,這種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本身沒有任何毛病。但讀到最後,卻不過隔靴撓癢地講了一個有趣兒的故事,並沒有出現什麼宏大的立意和主題。更談不上震撼人心撥人心絃了。類似作品,論語言生動活潑,論結構渾然天成,論立意也並非不健康,但就是格局低了些。
這樣的文學作品可以存在,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和文學價值。但距離國家最高文學獎項,應該還
有很大差距,不應該納入評獎範疇。
3、用小家碧玉式的方式形成的文學作品,不應納入評獎範疇
有的作品,有婆婆媽媽的味道,有卿卿我我的味道,有絮絮叨叨的味道,有摻水湊字數湊篇幅的嫌疑。看似架子挺大,語言也冠冕堂皇,掂起來挺沉,實際沒啥乾貨。明明一件米粒大的事,墨跡半天也不算完。這樣的作者,筆頭子功夫確實了得,詞彙特別豐富,手法特別老道,擅於駕馭文字,想碼出一般水準的文學作品,可以像家庭作坊似的批次生產——美其名曰:高產!可想而知,如此高產出來的東西,怎麼可能成為精品——經典就更談不上了。
人們為什麼喜歡看經典的諜戰片和戰鬥片《潛伏》、《懸崖》,《亮劍》,就是因為情節緊湊,懸念迭生。既有故事性,也有藝術性,更有趣味性,當然也不乏思想性。而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更需要具備這些必要的要素,才能抓住讀者的目光。如果讀了幾頁還鬧不清作者要說什麼,讀下去的慾望就會逐漸喪失,最後只能把書扔在一邊,不了了之!這們的作品,不管它得了什麼獎,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類似的作品,不應納入評獎範疇。
4、寧精匆濫,寧少匆多,不能矬子裡面拔大個。
本人認為,作為國家最高文學獎項,每屆評出四五篇作品,在數量上有些多了。
因為才三四年光景,哪有那麼多精品或經典產生啊。這明顯有矬子裡面拔大個的嫌疑。殊不知,評的越多,越難看出差距,越難以代表最高水平,反倒容易引起攀比和爭論。
有作者特別強調,他的作品寫了十年甚至二十年。這麼說,無非想證明自己沒有草率成章,而是經過了長期的精雕細刻。按理說,這話不應該自己說,容易產生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效果,因為不管寫了幾十年,最終不還得以質量高低為標準麼!
評獎這個東西,標準只能有一個:質量——沒有其它。不能照顧地域,照顧民族,更不能考慮什麼老中青,培養新生力量。如果考慮這些,那就不是評獎,而是培訓了。
總而言之,只有寧少匆多,寧精匆濫,才能顯示出最高獎的最高聲望。哪怕這屆空缺,也無所謂麼,諾貝爾獎不也有空缺的時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