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規

    記住這一個原則就夠了:寶寶一歲內,不加鹽、少吃糖、不加調料!1-3歲:少吃鹽,少吃糖,少加調料。

    這不是傳統,這是目前最科學的育兒方式,是諸多母嬰育兒專家研究的科學成果。

    為什麼一歲以內的寶寶不加鹽,不加調料?

    因為寶寶在一歲內,所需要的鈉(鹽的主要成分)不到1克,這完全可以從母乳以及奶粉中獲取,過多的鹽攝入,會加重寶寶的心臟、腎臟負擔,引起高血壓等疾病!同理,調料特別是醬油中也還有鈉等成分,都不適合1歲內的寶寶進食。

    為什麼一歲以內的寶寶少吃糖?

    其實成人都不應多吃糖,都知道吃糖多容易高血糖、肥胖等亞健康症狀。對於嬰兒,這些危害同樣適用。更大的危害是,過早得讓寶寶嚐到甜(糖最大的吸引力),會讓寶寶失去對其他事物的興趣,因為我們人類的基因裡面已經寫入了“愛吃甜”的基因。。。所以會導致寶寶厭食、挑食,從而導致營養不良,更嚴重的現象就表現為:盜汗,喜歡哭鬧,甚至抵抗力差易生病!

    1-3歲的寶寶同樣要控制,儘量少!

    1-3歲的寶寶,可以適量的攝入鹽和糖了,因為身體發育需要,但 同樣不能過多,因為寶寶身體各項技能還沒發育健全,比如胃、腸、腎臟等,還在發育,過度攝入同樣會危害這些器官。

    那麼多少為宜呢?

    鹽,專業一點就是1g左右,但不可能每頓都去稱一下,不現實。這裡子墨交給大家一個好方法,就是:比我們成人吃淡一點,就可以了。

    甜食的話,輔食中可以加入,不要過甜就可以了;平常的糖果能不吃就不吃吧,吃了孩子就會上癮的。。。孩子可沒有成人那麼大的自制力,以及也別奢望孩子能完全聽你的話。。。

    這些健康常識還是蠻重要的,特別是新手爸媽要多注意!

  • 2 # 小馬快跑國際早教

    很多麻麻在烹飪過程中,總是會加一些調料來滿足自己的味蕾,對寶寶輔食的新增也不例外。

    但麻麻們是否知道,在寶寶一歲以前,有好幾種調料對寶寶的成長髮育很有影響,是寶寶不能食用的。那麼,寶寶輔食新增調料有哪些原則呢?麻麻務必記住哦~

    關於鹽

    正常情況下,一週歲以內寶寶的飲食中不用專門新增鹽這種調料的,因為寶寶透過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加上自身代謝的儲存,都可以獲得生長所需要的鈉含量。

    眾所周知,寶寶的消化系統、腎臟功能都不是很成熟,對鈉的代謝能力也很低,如果額外新增鹽的話,會使寶寶攝取過多的鈉,加重腎臟的負擔,反而不利於寶寶的健康。

    日常生活中,麻麻們也要警惕一些“無形鹽”,比如醬菜類、加工肉製品類、零食類等都含有“無形鹽”。

    因此,麻麻們不要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食物的味道,而是要巧妙地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比如可以把比較鹹的蝦皮放在寶寶的蛋羹、米粥或湯裡代替食鹽,這就防止了寶寶攝入過多的鹽啦!

    關於糖

    6個月後寶寶的輔食中要保證少糖,這裡的少糖並不代表少加糖,而是在選擇食物時儘量選擇含糖量較低的食物,糖只是提供熱量,並不能幫助寶寶補充任何其他的營養素,除了調味對於寶寶並沒有太多的好處,因此,在寶寶的輔食中,麻麻們儘量不加糖哦。

    加糖存在的危害:

    1.糖易產生飽腹感,太甜往往容易影響寶寶食慾;

    2.攝入糖過多,容易導致寶寶對其他口味的排斥,長此以往導致寶寶挑食偏食;

    3.寶寶吃糖過度,容易導致體內無機鹽代謝失調,促使肝臟產生大量的中性脂肪,進而增加小兒早期動脈硬化的風險;

    4.寶寶飲食新增過多糖,無形中還增加了肥胖和齲齒的風險。

    關於油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關於嬰幼兒膳食營養的要求,6個月後寶寶的輔食中可以新增少量的植物油,一般加入1-2滴即可。

    脂肪能夠提供寶寶成長所需的熱量,6個月前寶寶從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中攝入的脂肪已經足夠。而隨著寶寶的成長,對脂肪的需求量也會增大,所以麻麻們可以在輔食中新增少量的植物油,以補充寶寶成長所需的脂肪。

    但麻麻們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新增動物油,因為動物油不僅不利於消化,還可能引起消化性腹瀉。

    加植物油的好處:

    1.提供熱量;

    2.其特殊的香味能夠刺激寶寶食慾;

    3.有通便的作用;

    4.蔬菜中脂溶性維生素可溶解在植物油中被寶寶吸收利用。

    關於醋

    因為醋屬於刺激性較強的調味品,所以最好在寶寶2歲以後再新增。如果過早在寶寶的飲食中新增醋往往容易降低寶寶的味覺敏感度,造成寶寶的重口味。

    但麻麻們可以在某些特定食物中新增醋,因為偶爾少量的調味還是可以起到積極調劑作用的,但一定要注意不宜過多,少許即可。

    關於醬油

    相信醬油是很多麻麻們用來改善食物的色、香、味的最佳調料,雖然能在一定情況下促進寶寶的食慾,但要注意醬油中的鹽分也很高,過早過多攝入醬油也容易導致鈉離子攝入過度,從而造成腎臟負擔,同時也會影響寶寶味覺的正常發育。

    因此,醬油也最好在寶寶1歲以後再新增,且每次1-2滴即可。麻麻更要注意的是,因為醬油是由黃豆發酵而成的,因此初次食用後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出現過敏的狀況。

    關於雞精

    雞精中含有味精成分,也就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在人體內容易和鋅結合形成穀氨酸鋅,造成寶寶缺鋅,如果寶寶缺鋅就會產生食慾差的狀況,從而導致生病,甚至還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此外,雞精中還含有10%左右的鹽,鈉含量較高,從上文可以知道,攝入過多也會加重腎臟負擔,還會增加日後發生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雞精中還含有少量的化學成分,如果使用不當,比如高溫的環境,還會產生一些毒素,所以麻麻們最好不要在寶寶的輔食中新增味精和雞精啦!

    除了以上幾種常見調料要注意新增外,像蔥、姜、蒜等常見的天然調味食品的刺激性也很強,麻麻們也要儘量等寶寶腸胃發育比較完善的時候再新增。

    而像辛、麻、辣等刺激性較強的調味在寶寶6歲前要堅決杜絕新增,因為這些調味對寶寶嬌弱的消化系統傷害性非常大,嚴重的話會導致寶寶口腔、腸道、胃等部位出現水腫、充血甚至糜爛、潰瘍等症狀。

    總之,對於調料的新增,麻麻們一定要慎重其實,想讓寶寶愛上輔食不一定要新增以上人工調料,用一些天然的食物進行合理的搭配,也可以巧妙地做出不僅美味而且營養的輔食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步進式開水器溫度引數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