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叨侃死你呀

    貿易是文化交流最基本的方式,商品本身完全能夠體現不同地區不同信仰民族種群的道德認知和人文關懷的層次水準。要仔細思考一下金錢貨幣的社會功能影響以及相對文明的意義,說商人只是為了賺錢沒有一點問題,我認為這一點都不可恥。都是俗人,沒必要裝清高。

  • 2 # 善知士

    古人並沒有義務創造文化

    袁隆平沒有讓他們吃飽沒事幹。

    後人很容易神話古人,就好像古人不食人間煙火,每日孜孜不倦“創造文化”,其實他們絕大多數和我們一樣,升斗小民,食色之徒,為滿足兩飽一倒,終日奔忙。

    遠了不講,就看看晚清民初老照片,胖子幾乎百里無一。吃都吃不飽,誰還撐的起文化啊?

    絲路,是後來的提法,文化歷史研究者強調藉助絲綢貿易,中西文化的交流,但是當時誰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偉大的文化交流”,買賣東西,謀生而已。

    佛教東傳,伊斯蘭教東來,是跟隨商人同來的,真正的精神文化消費,就像今天跟著有錢人圈子聞香品茶馬殺雞瑜伽廣場舞,是跟圈子跟導師跟領袖,有實實在在的日常生活內容的。

    那時候,文化消費品比現在匱乏多了。

    哪有小電影小畫片,哪有那麼多APP資訊新聞

    有了錢,必須找樂子。黃賭毒也不能天天來,弄點燒腦的,那就神秘主義的精神修煉,那就宗教鴉片來了。

    所以現在一想佛祖釋迦摩尼還是真偉大

    那麼早就把許多終極問題給想明白了

    來來往往幾十幾百上千億的人活過

    也都是這些根本問題,他老人家早就提醒了

    悟之!空之!得自由

  • 3 # 高廣銀

    最早提出絲綢之路這個詞的,是德國一個地理學家叫費迪南·馮·李希霍芬,他在一次講座中提出了絲綢之路這個概念,後來出版的《中國》正式確立這個概念。他把漢朝時期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貿易路線稱之為絲綢之路,這條路線真實存在的,但是也是不確定的。絲綢之路並不是我們歷史課本里描述的那樣,是一條直線,而是沒有方向也沒有固定路線的一張網。

    絲綢之路給我們很多人誤導,覺得絲綢之路就是販運絲綢的,其實當時的貿易包括火藥、棉花、以及中國的紙張等等。很多人說中國是瓷器的開創者,我們的英文名就叫China(瓷器),其實開創地在阿拉伯,只是中國的高嶺土製作的瓷器更好看,所以在明朝時期大量出口,因此而得名。銅的冶煉技術也是從中亞傳播過來的。你看絲綢之路不僅僅做絲綢生意,它還是其他商品的貿易通道,以及知識的傳播渠道。

    另外我們歷史書中習慣把絲綢之路的起點以及終點定為:中國的長安和歐洲的羅馬。但是絲綢之路連線的整個歐亞大陸,中間還有很多城市參與其中,還是如開篇介紹,成網狀分佈。而且這些點起到的作用要遠大於中國的長安,歐洲的羅馬。比如印度,還有巴基斯坦,這裡是當時世界棉花的主產區,是貿易的起點。在比如波斯,我們在絲綢之路上通行的語言不是漢語,更不是古希臘語,而是波斯語,這就很容易理解歐洲文字為什麼受到波斯語言的影響了。

    真實絲綢之路的推動者是遊牧民族,我們總是以中原為世界文明中心的角度去想問題,整個世界的聯通,遊牧民族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成吉思汗之所以遠征歐洲,就是因為他的貿易使者遭到了殺害,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夠對歐洲地形熟悉,也是依靠這些遊牧的商人。所以絲綢之路的真實主人是遊牧民族。

    我們開啟地圖可以看到,整個歐亞大陸中部被草原、沙漠所覆蓋,這是遊牧民族生活的環境。由於他們不能生產農耕文明的商品,只能透過貿易的方式獲得。如果貿易方式不能獲取,那麼只能以掠奪的方式進行搶劫。我們很好奇,每次突厥、蒙古搶劫來的財寶後來都去哪兒了?除了自己用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販賣到歐洲。

    在唐朝的時候,玄奘之所以能夠行使西域,除了他的堅強意志力,唐朝的大力支援外,還有就是宗教的意識形態。在去印度的絲綢之路上,通行的語言是宗教,這些來往商人,會隨身攜帶佛教的書籍,這讓他們去往一個陌生地方,可以獲得認同感。

    上面描述了,遊牧民族的蒙古人與突厥人,是絲綢之路上的主人。絲綢之路上最早的主人是斯基泰人,公元前7世紀,他們生活在黑海以及裡海草原上,他們戰術類似於今天的游擊戰,搶完就跑,遇到敵人也跑,所以當時的波斯帝國對他們毫無辦法。他們還熱衷於貿易,在中國以及西域附近,還能找到斯基泰人的墳墓。

    蒙古人對絲綢之路的貢獻

    在絲綢之路上,當有集權國家的時候,整個貿易就能夠繁榮很多,道理很簡單,雖然集權國家收稅,但是道路比較安全,如果國家分裂,那些軍閥往往依靠搶劫來生存。

    公元1世紀,月氏人和其他遊牧民族組建了貴霜帝國,帝國裡有波斯、印度、希臘各種族的遊牧民族,在貴霜帝國硬幣上,不但有漢字還有希臘等西方國家文字,甚至還有佛教頭像,他們供奉同一個宗教信仰-佛教,曾一度貴霜帝國的繁榮,見證了絲綢之路的繁榮。

    在隋唐時期,突厥人充當遊牧的商人,在宋元時期,主要是蒙古人穩定著絲綢之路的秩序。蒙古人不但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疆域版圖,同時他還維持了絲綢之路超穩定秩序,因此我們就看到很多類似於馬可波羅一樣西方的商人能夠旅行到北京。

    也是因為《馬可·波羅遊記》這本書,開啟了歐洲的大航海時代,當時每個歐洲人都向往東方這個滿地都是黃金的國度,而此時明朝相對於元朝,控制的疆域大大縮小,而中亞的混亂局面阻斷了去往西方的道路。因此哥倫布相信地球是圓的,朝著相反的方向,去尋找神秘的東方,於是發現了人類偉大新發現,美洲大陸。

    蒙古人除了對絲綢之路秩序的穩定起到關鍵作用,在文化上也深深影響了整個歐亞大陸。俄羅斯打敗蒙古人後,學習蒙古人農牧相結合的生產方式,春天雨水充沛,透過放牧獲得大量乳酪,乳酪撐過秋季後,農業的慄與小麥又可以熬過冬天。後來的大清帝國,無論是文字還是宗教都與蒙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更不用說蒙古帝國對莫臥兒王朝,伊朗的薩非王朝的影響了。

    絲綢之路對文化的影響

    我們現在所吃麵條以及饅頭,其實都是從中東傳入中國的,漢朝的時候曾經推廣過這種小麥的種植,相對於粟,小麥產量高,產量也穩定。但是當時民眾並不喜歡種植小麥,原因很簡單,那時候大家都是直接煮著吃小麥的。後來為什麼又喜歡吃了呢?還是從中亞傳來的把小麥磨成粉的技術,包括髮酵製作饅頭,烙成餅等都是從中東附近傳過來的。

    絲綢之路上並不是販賣絲綢製成品,而是把絲線販賣到地中海地區,有當地人按照風俗編製成本地人喜歡的絲綢。我們所熟悉的青花瓷,其實是為阿拉伯人定製的,波斯的鈷礦石運到景德鎮,中國工匠利用釉下彩技術製造出了青花瓷。青花瓷上畫了伊斯蘭的幾何圖案和書法藝術,都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

    幾千年裡,絲綢之路從來都沒有斷過,只是不再是販運絲綢,而是飲食、文化、藝術各方面的交流。我們的文明在幾千年裡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沒有阻隔我們的交流,我們的世界就是由這些交流塑造的。在今天絲綢之路被賦予了新的定義,無論是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在新的世界格局和貿易方式下,對歐亞大陸文明之間交流的促進。

  • 4 # 道通為一1

    從根本上講,一個人或一群人的風俗習慣,就是文化。風俗習慣的交流就是文化的交流!相容並續的過程,就是積累成長的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歲九個月孤獨症不會說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