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厚金說
-
2 # 浮雲財經觀
醫藥股具備投資的價值,貼近生活的行業才具備持續上行的潛力
巴菲特早前重倉可口可樂,為什麼他能如此淡定得投資一家飲料公司呢?因為大街小巷人人都喝可口可樂,大眾對於他的需求量和依賴性是其他飲品所不具備的。
(1)人口老齡化趨勢越發嚴峻,對於醫藥的需求會刺激行業的發展
前陣子爆出了個大新聞,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老齡人口突破2億大關的國家,並且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還在不斷加劇。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老齡化程度將比鄰國的日本還要更勝一籌。。。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資料顯示:截止2018年年底,中國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為 24949 萬,佔總人口的 17.9%,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16659萬,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1.9%。
現階段全國已經有接近20%的人口步入了老年,由於建國初期過度生育加之80-90年代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人口已然成“倒金字塔形”,老齡化的趨勢已經無法逆轉,人口紅利已經演變成了人口負擔。
年紀一大,身體就會不好使,關節炎、風溼病、腰間盤突出、白內障等等一系列的疾病就會隨之來襲,生病住院的機率也會相比於年輕時代大得多,對於醫療藥品的需求量也會隨之猛增。
醫藥行業在這樣的人口結構中是享有很大益處的,這也是為什麼雖然去年經濟形勢的走勢行情不怎樣,很多行業都虧損嚴重,但是醫藥公司的毛利率、淨利潤水平都還在穩步提升的原因。
現在的醫藥股還處在盤整、震盪的過渡期當中,機構還沒有拿到足夠多的籌碼,不過等到時機成熟,醫藥股重新進入大眾視野是指日可待的。
(2)醫藥和大消費一樣是長盛不衰的產業
看看消費股的典範伊利股份,雖然前期由於大盤行情的不景氣,也遭遇了不小的下跌,但是不需要經歷多長時間的調整股價就會重新回到巔峰,並且一路創新高。
作為人,衣食住行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應行業的龍頭總是會具備“光環加持”效果,總能夠從數千只股票中獲得資金的青睞從而“獨領風騷”。
所以,只要我們人還存在,對於醫藥產品、服務的需求就不會消失,我們完全不需要為行業的前景而感到擔憂。
不過,需要去格外注意、留意的是選對具備價值的標的。醫藥板塊涵蓋的公司、細分行業也有很多,我們需要擦亮眼睛、縷清思路,弄明白哪個才是未來大眾就醫需求、消費的重點所在。
舉個直觀的例子:現在生活水平改善了,大眾普遍得了“富貴病”——糖尿病,要是哪個公司能夠具備研發出根治糖尿病的藥物,那麼這個公司肯定會成為未來醫藥界的“明星”。從市場需求導向出發,往往更容易找到下一個“可口可樂”。
總結醫藥股的春天才剛剛萌芽,保持耐心,擦亮眼睛,好好挑選標的,長期持有,可觀的收益並不會太遙遠。
-
3 # 柳明先生
醫藥股是中國A股最有投資價值的行業,但現階段在重新洗牌非常時期,陷阱多排雷難,建議先躲躲看看。
昨天做了一個痛苦的決定,把手裡持有的5000股復星醫藥在22.86元全部拋光。這些股票是年初接近這個價位抄底進來的,最高贏利5、6萬元,如今一把抹平,浮盈不到5000元,真是滿眼是淚、心中流血呀!
老實說,復星是我的老情人,這幾年前前後後在它身上掙了也有十幾萬。我相信在A股裡像復星這種國際化公司治理的沒幾家,會計審計所肯定是四大,財務做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老郭也是有理想見過大世面的人,在浙商大會上連馬雲也敬之三分。加上覆星漢霖PD-1(這可是首開國內先河的突破)問世,一大批藥品進入社保集採目錄,復星理應前程無量,給股價帶來無窮的想象力,
然而就是這種規範化國際化的公司,在大A被炒成了股價過山車般起伏不定、靠訊息定價的妖股。加上這次進入財政部首批稽查名單,而且盤査時間達2個月,真不知股價在其間會打壓到多少。
在大A不要太相信價值投資,不要相信天塌下來有機構頂著,他們才是見風使舵的投機者,腳底抺油比誰溜的都快!
我堅信中國醫藥行業是最有投資價值的行業,我堅信復星的未來會很美好,也相信他的股價早晚會重新衝過47的前高,但我害怕這市場的情緒,怕機構落井下石的後果。打得過上,打不過遛吧!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先避避風頭躲躲,我胡漢三早晚會回來的!哈哈
回覆列表
2018年12月上旬的時候,“重錘”醫藥股的“4+7帶量採購”出現,階段“重錘”醫藥股,延續了2018年整體的下跌行情。那麼,醫藥股還有投資的價值嗎?
個人認為,投資儘量偏向於生活所需,也就是必須消費品一面,大消費、醫藥、保險這類產品貼近我們的生活,更具有投資的價值性。我們再來看醫藥股還有投資的價值嗎?雖然“4+7帶量採購”對整個醫藥行業有影響,但影響性個人認為有限。醫藥股仍有投資的價值性。
一、從2019年醫藥股一季度財報諸多上市公司毛利率的水平看,並未降低。“4+7帶量採購”是一些城市採用集中招標的方式進行採購,廠家直接報價,醫院擁有更強的議價權。所以,當時很多藥企的藥品價格跌幅很大,甚至是90%的幅度。但是,我們要清楚,中間打擊的其實並非是藥企,而是“醫藥經銷”、“醫藥代表”、“醫藥銷售”等。
但從影響看,還是不具有說服力的。查看了一下醫藥股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也就是說其產品銷售的毛利率。發現,諸多的藥企毛利率並非降低,仍舊保持在2018年的毛利率水平。
然後,又查看了一些醫藥股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水平以及同比增長率水平,也並未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
所以,從情況看,“4+7帶量採購”對於醫藥公司的影響並不大,不管是產品毛利率水平還是營業收入水平,均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醫藥股從技術面的角度看:2018年醫藥行業指數從階段高位下跌至低點,下跌的幅度達到了40%。從2019年以來醫藥行業指數上漲了多少呢?上漲了近40%。從階段的角度講,2018年醫藥板塊有超跌的跡象,2019年存在一定的補漲。
從技術面看待,不能是單一時間的去看待,要從短線、中線、長線的角度去看待。從醫藥行業指數的短線來看:1、MACD指標處於綠柱區間;2、階段呈現縮量情況;3、階段大幅上漲,具有回撥的需求。短線,保持一定的謹慎,重要可參考日線級別MACD指標,綠柱保持謹慎,紅柱則可保持樂觀。
從醫藥行業中線的角度看:1、周線級別MACD指標雖然處於紅柱,但有紅柱縮短的跡象;2、階段量能有縮減情況;3、KDJ有“死叉”向下的跡象。中線需要保持一定的謹慎。
那麼,從長線的角度看醫藥行業呢?個人認為,長線醫藥股仍具有佈局的價值。為什麼?1、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病”,也就是離不開醫療、醫藥,對於藥物、醫治有需求;2、月線級別MACD指標綠柱正在縮短,幾月內有出現紅柱的傾向,逐漸偏多面。
總結:雖然2018年醫藥股跌勢明顯,“4+7帶量採購”再次重錘了醫藥行業,但從2019年一季度報顯示來看,毛利率並未降低。從醫藥行業指數來看,短線、中線有回撥的需求,但長線仍具有佈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