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當時棒子確實是派兵參加了,但看到大明快要輸了,一矢末放,刀劍未出,立馬抓的大明的兵去投降。不過他們的下場也好不哪裡去!只能說,更慘!

    薩爾滸明軍大敗,有其原因的

    戰術的極大個錯誤。

    文官制兵

    文官制兵,而且還不懂兵。造成戰術的極大錯誤,直接導致,失敗!

    楊鎬是個文官,明神京十分信重他,特賜其尚方寶劍,他有權不經上報立斬總兵以下官員。

    可是,楊實無大略,不過是個官油子。

    朝廷方面,大學士方從哲等人,生怕戰爭拖延久了會勞師費餉,不要命一樣日發紅旗催楊鎬出兵。

    當時明軍據說有四十七萬,可明朝吃空餉的可是歷史最高,估計也就十二萬人左右。

    再多人沒個好的統一指揮,有什麼用,白送人命而己。

    由於天降大雪,明軍還有北韓兵,女真葉赫部兵早晚不一,加上朝廷死催,由集中主力的戰略臨時變更為,各個分兵進入。

    勝利是屬於有準備的人,由此造成各軍之間聯絡不上,配合更成問題,打個戰像沒頭蒼蠅一樣。

    看下後金!

    努兒哈赤卻制定了最簡捷的戰略方針: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這種戰法,就是,集中優勢乒力打擊敵人!

    後金派一萬多兵丁趕至薩爾滸搬運大石,在界藩山上築城防守。

    一個有準備一個催趕!

    戰場重現:

    薩爾滸大戰時,明軍各路軍,配合不堪入目,訊息不通:

    先是杜松先鑽進了口袋,後金軍嚴備的薩爾滸谷口。!而,後金兵有四五萬,明軍卻只有兩萬多。

    杜軍也不慫,打的非常英勇,最開始,其實還站上風,打得後金軍幾能當。

    但明軍貪功,只要有一名後金兵墮馬,會有十來個明軍下馬爭割首級,導致部隊混亂,越打越糟,最後反勝為敗,西路全軍覆沒!

    北路軍馬林,一聽杜軍戰沒後,立馬嚇的不敢前進。

    一看見這個軟柿子,後金軍隊立馬來勁,連努兒哈赤本人還有他一群兒子親自上陣,眾來捏!

    北路軍除了馬林本人逃命以外,其軍基本被全殲。

    一看見兩軍失敗,女真葉赫部,急忙往回跑,半點忙沒幫上。但他至少沒有出賣隊友吧。只算個豬隊友!

    然後,努兒哈赤以極少數兵馬牽制襲擾李如柏部,集中主力攻打劉綎部。

    而劉部並不知道前面己戰敗,還拼命向前趕,一頭鑽進了後金在阿布達裡崗佈下的埋伏。

    結局,劉綎戰死,只逃出幾人。

    後金軍乘勝而前,殺至富察甸,把來接應的康應乾部殺的大敗。

    大明的韓棒子豬隊友更介損隊友出場了。

    和康部同來的還有一萬多個北韓兵,後金兵高呼上前,很快殺進了數千名明軍。!

    北韓元帥姜弘立見勢不妙,在如此關鍵的時刻竟然勒兵不動,向後金軍投降。

    北韓軍隊投降後金後,還把戰敗後與大部隊失散的數百名明兵明將盡數交與後金!

    明軍遊擊將軍喬一琦血戰三天三夜,剛剛在北韓軍營吃點冷麵,就被棒子以刀相逼,喝令他出營向後金軍投降。喬一琦雙眼冒血,大叫一聲,縱身投崖而死,為國盡忠。

    再看一下棒子們的下場。

    投降的棒子們,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姜弘立等軍將一直被扣押,屬下士兵皆被髮發放到各旗為奴隸,地位還不如被抓的明軍將士。

    後金對於被抓的明將明兵,還是主要以懷柔為主,勸其投降,其實對他們還算不錯,所以。後期大明這麼多投降軍隊死心塌地為滿清賣命,也是有原因的。

    但是對北韓士兵!

    後金,可能是看不起吧!

    那個慫樣兒,我想也沒人看得起吧!

    後金始終是把他們當奴隸,最終只有不到3000人逃回北韓,其餘都被後進殺掉或者虐待致死。

    蓉兒總結一下。

    網路上說,韓棒是三姓家奴,萬年屬國,其實有道理的。

    不過還有人動不動說,什麼北韓感大明恩,不改衣冠,看看,棒子多久感恩過,落井下石的事倒是沒少幹,也是棒子率先舉國投降後金。

    而大明沒有對不起棒子,萬曆三徵北韓。為此傷了大明的根基!

    還是那句話,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還有我們偉大的宇宙帝國棒子,好像從來沒有自己打贏過一場勝仗吧!

  • 2 # 子屠龍

    這場戰役指的是“薩爾滸之戰”,北韓李氏王朝派出1.3萬大軍,其中火器部隊達到5400多人,也是夠賣力的徵兵。

    然而,當時的北韓國王——光海君李琿,並不想幫明朝打後金。他派大軍支援明朝,完全是因為國內親明勢力的壓力,而事實上他壓根就不想得罪崛起的努爾哈赤勢力。

    這是很理性的想法,經歷日本豐臣秀吉的軍事入侵,北韓軍事力量遭受巨大打擊,20多年來沒恢復到戰前。李琿想在明朝、後金之間保持中立,這些年後金軍隊屢敗明軍讓他真心不敢亂動,可是他做不到……

    北韓反應遲緩,立刻遭到北京來的駁斥,而且朝野上下的親明人士很不滿。“壬辰倭亂”過去還不久,大家都記得明朝出兵解救北韓,使老百姓免於淪為亡國奴。

    《春秋》大義所在,明朝履行宗主國之責任,北韓身為藩屬國也要負起義務。而北韓當下的義務,就是配合明朝攻伐後金,以盡藩守職分、報再造之恩。

    當然,北韓國內還有中立派的聲音,他們反對出兵後金。典型代表是李琿的親信大臣任兗,他上奏道“中國西北兩界,接連伊賊地方,今者,掃一國之兵,而出送境上之後,若有虛虛實實,衝動擊西之患,而如入無人之境,則亦未知廟堂之上,將何以策應。”

    爭論一段時間後,北韓主戰派佔據上風,李琿儘管心中不願意,也不得不在大勢前面低頭。他開始在全國各地徵集部隊,派出整整三營的兵力,由都元帥姜弘立、副元帥金景瑞領軍出發。

    李琿還是耍了小心思,他派出的主將姜弘立是一箇中立派,對幫助明朝打仗持有消極態度。果然姜弘立是各種作,到處尋找藉口拖延行軍步伐,花費2個月才到達鴨綠江邊。

    明朝被弄得很不高興,不得已送去軍餉、糧秣慰勞,北韓軍又拖延好幾個月,在嚴令下與明軍會師。他們被編入明朝的右翼南路軍,跟隨勇武的遼陽總兵劉綎作戰,劉綎曾在北韓戰場打過日軍。

    1619年,明朝與後金在薩爾滸地區爆發大戰,4路明軍主動進攻努爾哈赤,可惜5天之內被連破3路。10餘萬的明軍潰敗,劉綎戰場殉國,而右翼南路軍餘部、北韓軍駐紮在富察之野(今遼寧桓仁縣)。

    面對後金軍隊洶洶來到,姜弘立等主將們根本就不想打仗,整個北韓軍營亂糟糟。人家可是來打仗的,很快後金軍隊擊潰李一元的北韓軍右營,姜弘立等人乾脆就帶著中營、右營的人投降。可憐,逃入北韓軍營的明軍將士慘遭殺戮……

    不過,並非所有的北韓軍都這麼窩囊,左營北韓軍拒絕投降。左營防將金應河,帶領麾下3000北韓軍,協同2000明軍,與數倍的後金騎兵血戰。最後,金應河死於後金長矛之下,而其所部大多陣亡。

    光海君李琿,雖力求保全北韓獨立,但他最終成為大輸家。舉全國精銳的1.3萬兵馬,經歷薩爾滸之役損失殆盡,要麼死於戰場、要麼被後金俘獲。沒有武力保障的李氏王朝,又何談“光榮孤立”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殺甲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