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啊藝

     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創新教育倍受幼兒園的重視。許多研究表明,創新能力與其它能力一樣,存在著遞減法則,開發得越早,其發展潛力越大,因而人的創新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早期開發。時代在召喚那些具有創造性、開拓性的人才,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讓自己成為創造型教師,在孩子認識的初級階段,牢牢抓住他們的好奇心,不失時機地對他們的創造性萌芽加以扶持,才能讓我們這一帶的幼苗茁壯成長為二十一世紀堅強有力的頂樑柱。創新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使教育的一場深刻革命,同時也是一個充滿艱辛的探索過程。但是我們決不能把創新教育僅僅作為一種時髦的口號即指簡單化、庸俗化,必須認識到,創新教育又是一種實踐,它體現在我們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他孕育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因此創新教育並不是神秘的,也非不高不可攀。幼兒園在素質教育的實踐中,已初步積累了許多符合創新教育要求的寶貴經驗。實施創新教育,需要我們從點滴做起。  幼兒園如何對幼兒進行創新教育?  (一)樹立新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培養兒童創新能力  “幼兒創新教育”的前提應該是“幼兒教育創新”,包括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更新,注重幼兒身心特點、年齡特點是創新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幼兒教育領域相對約束度較小,是衝擊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最好的突破口。教學方法要由知識灌輸型轉變為思維激勵型,由被動傾聽轉變為主動探索型,使兒童獲得更多的直接經驗和活動知識,從而使兒童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發展。首先教育者必須確信每個幼兒都有創新創造的潛能,幼兒的創新創造就在於他用自己的眼睛、大腦去發現自己不曾知曉的一切。因此,幼兒園教師應將工作的重點放在激發幼兒自主觀察、想像、表達和動手操作上,並以此培養幼兒對生活、對自然以及對社會的探索慾望和精神,為未來的創造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幫助兒童貯備大量知識資訊  在日常生活中,要隨時豐富幼兒的各種知識,加大知識的資訊量,同時還要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觀察興趣,教給幼兒正確的觀察方法,養成主動探索的學習習慣。如:在遊戲活動時,啟發兒童觀察玩具是什麼材料的,什麼形狀的,或是積木和塑膠接插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在散步時,引導兒童親身感受和觀察早、中、晚太陽的不同;觀察自然角中種子的生長過程,飼養角中動物的生活習性;多帶幼兒走出校園去看看商店、郵局、電視臺、圖書館等,讓兒童在親身探索中獲取知識,為創新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將創新教育滲透於一日活動中  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都可以發展兒童的創新能力。關鍵在於教師是否具有發展兒童創新能力的意識,是否有能力發掘出普通環節中潛在的創新教育內容,是否能把握住教育的契機。只要教師具備這些意識和素質,就能在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發展兒童的創新能力。幼兒學習的是生活經驗,而不是知識系統,生活就是幼兒園的課程,幼兒園的活動、遊戲教育活動都是幼兒創新創造教育的途徑和載體,不能單純依賴某一領域教育的作用。如:兒童喜歡玩水,洗手時長時間沖洗,久久不願離開,就可以組織幼兒討論:“水有什麼用?假如沒有水會是什麼樣子?”兒童說出了水的許多種用途,設想了沒有水的種種後果。這樣,既激勵了幼兒的發散思維,豐富了兒童的想象,又讓兒童懂得了珍惜每一滴水的重要性。  (四)善於利用各種有創造力的活動,發展幼兒的創新力。  兒童教育心理學早就指出,遊戲是學前兒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動,它貫穿於整個學前兒童的生長和發展之中。文學巨匠席勒說:“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遊戲;只有當人遊戲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認為,藝術和遊戲的產生,是人類脫離動物界的一個最後標誌,也是最重要的標誌。哲學家馬丁·海德格也指出:“兒童為什麼要遊戲呢?兒童遊戲就因為他們遊戲。‘因為’二字在遊戲中消失了,遊戲沒有‘為什麼’,兒童在遊戲中游戲。”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應試教育”最大的弊端、最殘酷的行為之一,在於中國學生自幼兒階段起,就開始被成人逐步剝奪了遊戲的權利和樂趣。即使在幼兒園裡,孩子們也沒有“玩與不玩”的自由選擇,遊戲也成了課堂作業,成了枯燥的功課。創新教育作為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維誤區,將遊戲真正還給幼兒,讓他們充分遊戲,快樂學習;美術、音樂、文學、科學等活動本身都是創造性的活動,教師可以在活動中讓幼兒多進行仿作、創作,逐步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如,在美術活動中,在幼兒掌握基本繪畫的技能後,我們應讓幼兒警醒獨立構思、創新想象,儘量減少讓幼兒模仿示範畫,應抓住活動中的講授要點,讓幼兒自由的去創作。特別是在評價幼兒作品中,不因看幼兒畫得像不象,重要的要看他的作品是否具有創造性,要讓幼兒自己覺得獨立自主、有創造性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使孩子們主要透過遊戲來了解自然、探索社會、體驗人生,同時在遊戲裡學習認知、學會關心、學會交往和合作,在遊戲中潛移默化地實現創新教育的基本宗旨。  (五)創造有利於創新能力發展的物質環境  心理學家皮亞傑強調:“兒童是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透過主體與環境的互動作用,獲得各種能力的發展。”幼兒是一個對外界環境的積極探索者,任何奇特的事物,只要稍稍引導都會使其產生好奇心,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關注和參與院內的各種環境創設,激發幼兒的參與願望,既是對幼兒的創造性進行鋪墊。我們牆飾的佈置、活動區的設定中,應充分考慮創新教育的因素。如:開設結構遊戲區、講述區、娃娃家、手工區、音樂區等活動區域。並可在活動區中投放大量半成品材料供幼兒操作,引導幼兒將各種聯想加以具體化。豐富的活動內容和多變的活動材料,為幼兒創新能力的發展插上了翅膀。對培養兒童的創新能力來說,精神環境比物質環境更為重要。在培養兒童的創新能力時,不僅要注重智力因素的開發,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開發。要培養兒童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優秀的個性品質,要注重激發和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冒險性和挑戰性。教師、家長都要多給兒童一些選擇的自由,不要包辦限制得太多。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創新能力得以發揮的重要條件,所以,我們要為兒童創造寬鬆、自由、愉快的精神環境,使兒童的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六)幼兒園創新教育的思索  在創新教育研究的熱潮中,有的幼兒園將創新教育走向了誤區,有的將科學教育、藝術教育等同於創新教育、素質教育,一些幼兒園開始投巨資建設科學宮,對教師開展科學培訓,搞娃娃發明創造展覽等等,一些幼兒園開展了歌唱、舞蹈、繪畫等活動,以為就是實施了創新教育,也有的將個性等同於創新能力。因此,在社會上、幼兒園裡,特長班氾濫,美術班、鋼琴班、武術班、書法班、舞蹈班等等,不一而足。應當看到,科學教育、藝術教育乃至特長培養對兒童主體性、創造性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無論如何,它們均不是幼兒園創新教育的根本與全部,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決定了幼兒園的創新教育主要是培養幼兒自主活動、探索的興趣與意識。在以往的實踐中,教師對幼兒活動過程的價值重視不夠,對幼兒活動的結果評價過嚴,缺少寬容與鼓勵,對幼兒活動過程控制程度過高,常常以自己的主導作用替代幼兒的主體地位,成了幼兒創造性萌發的羈絆。因此,解放幼兒,讓幼兒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想,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用自己的雙手去感受自然和社會是最重要的。這樣成長的幼兒不愁沒有創新創造的興趣和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詹皇復出首戰便拿到準三雙,帶領湖人戰勝快船,如何評價詹皇的表現以及這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