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自遠,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 1935年10月9日生於江西吉安,籍貫江西上饒。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1961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0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天文臺高階顧問。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家協會榮譽會長,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長。
參加和負責中國地下核試驗地質綜合研究。提出鐵隕石成因假說、吉林隕石的形成演化模式與多階段宇宙線照射歷史理論和地質體中宇宙塵的判斷標誌提出地球核轉變能演化模式,補充並發展了太陽星雲化學不均一性模式與理論論證中國K/T介面撞擊事件,提出並證實新生代以來6次巨型撞擊誘發地球氣候環境災變的觀點論證組成地球原始物質的不均一性、地球兩階段形成與多階段非均變演化及對成礦與構造格局的制約,提出類地行星的非均一組成與非均變演化的理論框架。參與並指導中國月球探測科學目標與長遠規劃的制訂,是中國月球探測計劃的首席科學家。代表作有《吉林隕石綜合研究》、《地下核試驗地質效應綜合研究》、《核轉變能與地球物質演化》、《月球科學概論》和《天體化學》。 1978年地下核試驗綜合地質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200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5年獲“第十四屆世界傑出華人獎”。
歐陽自遠,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 1935年10月9日生於江西吉安,籍貫江西上饒。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1961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0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天文臺高階顧問。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家協會榮譽會長,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長。
參加和負責中國地下核試驗地質綜合研究。提出鐵隕石成因假說、吉林隕石的形成演化模式與多階段宇宙線照射歷史理論和地質體中宇宙塵的判斷標誌提出地球核轉變能演化模式,補充並發展了太陽星雲化學不均一性模式與理論論證中國K/T介面撞擊事件,提出並證實新生代以來6次巨型撞擊誘發地球氣候環境災變的觀點論證組成地球原始物質的不均一性、地球兩階段形成與多階段非均變演化及對成礦與構造格局的制約,提出類地行星的非均一組成與非均變演化的理論框架。參與並指導中國月球探測科學目標與長遠規劃的制訂,是中國月球探測計劃的首席科學家。代表作有《吉林隕石綜合研究》、《地下核試驗地質效應綜合研究》、《核轉變能與地球物質演化》、《月球科學概論》和《天體化學》。 1978年地下核試驗綜合地質研究獲全國科學大會獎,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200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5年獲“第十四屆世界傑出華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