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聞超人

    《漢書·元帝記》曾有記載: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可見漢元帝把王檣也就是昭君賜給呼韓邪單于是真實存在的,那麼昭君出塞這個故事也是真實的歷史事件!

    秦漢之時北方的匈奴對中原地區構成極大威脅,秦朝時秦政府就曾派蒙恬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設縣遷民。但是匈奴是遊牧民族擅長騎兵作戰,勝則聚敗則散,機動能力很強,對機動能力不如匈奴的中原軍事力量來說,戰場上擊敗匈奴不難,但是很難聚殲,不能大量傷其有生力量。所以只能修築長城,利用地形,藉著天險遏制匈奴南犯。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北方草原上的匈奴冒頓單于也征服草原上各種部落王國帶領匈奴迅速強大起來,還把蒙恬收回的河套南一帶又給奪回去了,冒頓單于在不斷擴張的同時,也多次帶兵南下襲擾新建立的漢朝,感到威脅的漢高祖劉邦就率軍北上親征匈奴,就發生了大家都知道的“白登之圍”。

    解圍之後漢高祖劉邦認為以當時漢朝國力用武力解決匈奴問題,此路不通。便採納劉敬建議與匈奴和親,並每年送給匈奴大批棉絮、絲綢、糧食、酒等物資,與匈奴約為兄弟之國,各自以長城為界。以後漢朝的文帝 景帝皆遵此約,懷柔匈奴,休養生息發展國力,然兩國之間衝突不斷,相信漢朝始終對匈奴做著戰爭準備。

    在和親匈奴的歷程中史冊的表述大多為“遣宗室女”、“宗室翁主”,唯有景帝時有一次表述為:遣公主嫁匈奴單于,景帝有三個女兒,唯有南宮公主不言其婚嫁,也沒有交代死因,漢究竟是哪個公主和親匈奴,史學家都含糊其辭,但是想來以宮女冒充應該是大機率的事情。但是漢武帝時為聯合烏孫遏制匈奴,和親烏孫的劉細君、劉解憂兩位翁主可是來歷清楚的漢朝宗室之女。

    漢武帝時國家國力強大,展開了波瀾壯闊的北擊匈奴的軍事行動,匈奴支撐不住,出現了“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的局面。後來經過漢朝幾代皇帝的持續打擊,匈奴沒落分裂,南匈奴歸附漢朝,到漢元帝時第三次來朝見皇帝的呼韓邪單于自請為婿,這才發生了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這個事件!

    王昭君嫁到匈奴後依照匈奴禮俗做了兩代單于的閼氏,匈奴和漢之間60年沒有戰爭,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昭君死後據說葬在了現呼和浩特南的大青山腳下,其墳冢名"青冢",杜甫有詩:"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歸州圖經》中有注:邊地多白草,昭君冢獨青。這個說法真假難以考證,但是大漠的青草獨青其冢,對昭君多情見憐如此,想必也可寬慰這個孤獨女子千載的悠悠思鄉情!

  • 2 # 洋姜父母外腦

    首先一定有昭君出塞這回事,其次昭君出塞的歷史真實跟戲劇故事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在正史中,《漢書·元帝紀》和《漢書·匈奴傳》壓根兒沒談到昭君自請出塞的事情,只是說道漢元帝把昭君“賜”給呼韓邪單于,至於這個賜的過程,並沒喲更加詳細的記載。雖然民間故事戲劇以及稗官野史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其渲染色彩更為濃郁。正史記載如下:

    《漢書·元帝記》記載:“竟寧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韓邪單于來朝。詔曰:“匈奴郅支單于背叛禮義,既伏其辜,乎韓邪單于不忘恩德,鄉慕禮義,復修朝賀之禮,願保塞傳之無窮,邊垂長無兵革之事。其改元為竟寧,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

    《漢書·匈奴傳》記載:“單于自言婿漢氏以自親。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願保上谷以至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備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

  • 3 # 南窗問秋

    感謝邀請!我是 小秋王昭君,本名王薔,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最有名的故事當是“昭君出塞”,“落雁”一詞由此而來。

    事情由來大致是這樣的: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

    後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援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這是比較官方的一種說法,之前與匈奴和親的物件主要是身份高貴的公主為主,而到武帝之後,宣帝元帝等的時候,國力增強,漢朝再也不需要以進貢公主的形式去求和,而是遣派宮女與匈奴和親,昭君此時的和親就是匈奴主動來和親的。

    以往也有很多的出塞故事,且大多是公主,但為什麼“昭君出塞”就那麼有名呢?

    其一:“昭君出塞”後所帶來的漢朝太平。出塞之後,昭君以其寬和柔膩的博大心靈和傾國傾城的美貌感化了呼韓邪單于與匈奴民族,用自己寶貴而燦爛的生命,使漢朝與匈奴和好,讓邊塞的烽煙熄滅了50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民族之間的民族團結,是符合漢族與匈奴民族人民利益的。胡漢之間這50多年友好相處,北國邊疆出現了“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人民熾盛,牛馬布野”的和平景象;

    其二:惜憐昭君。昭君與呼韓邪僅僅生活了三年,呼韓邪就嗚呼了,她就上疏漢成帝,要求回家,漢成帝的回覆異常冰冷,《後漢書·南匈奴列傳》載曰:“成帝赦令從胡俗。”什麼叫“胡俗”?也就是“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盡妻其妻。”皇帝有令,王昭君沒轍,只得含羞忍辱改嫁呼韓邪長子雕陶莫皋,共同生活十一載。鴻嘉元年(前20年),雕陶莫皋過世,此時王昭君約莫三十二三歲,一代佳人,風華正茂,卻已然沒了生念。後五年,有說她再嫁新單于,有說她服毒而死,均無確鑿史料支撐,鬱鬱而終倒是可能的。後世也因她的故事衍生出很多的文學和戲曲作品,使得昭君的故事添了許多感傷。

    存疑有這兩點

    昭君出塞的起因:有人說當時昭君進宮後,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些破綻,使昭君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見漢元帝。後呼韓邪單于親自入漢,請求和親(一說元帝在畫像中上挑選被畫師訛作的昭君做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欣然應允,並召後宮妃嬪議親。有人說王昭君挺身而出,自願和親。呼韓邪臨走時昭君參加了送別大會。她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想把她留下來,但已無法收回成命,昭君便出走塞北了。(元帝后來直接把毛延壽殺了)我覺得其實不管是昭君的主動還是被動,最終都是由皇帝來決定的,而且皇帝也不會因為一副畫像就隨意選擇的。不過在起因這處,我挺傾向於昭君的主動請示出塞的。

    昭君是有何能力讓胡漢友好五十年無硝煙:其實在這裡有很多訛傳吧,昭君有實打實的美貌,但是匈奴單于也不會因為這個跟漢朝永結和平,最主要還是當時漢朝的國力強盛,能夠抵禦外族的侵佔。再加上,單于認為元帝的真誠,將如此姣好的昭君出嫁於他,自然也會有些收斂了。

    總結

    我覺得歷史程序中需要這樣的事情,或許昭君出塞後的太平五十年有些訛傳,但其意義代表著人們對於國泰民安的祈願。畢竟在昭君出塞後,胡漢之間的太平景象的確呈現於世,“何如一曲好琵琶,鳴鏑無聲五十年”,所以大家都願意相信也都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

    或許為了增加歷史人物的神秘性,在流傳中難免不會走樣,以至於漸漸變得更加神奇了,而且對於當下國家去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兩岸和平統一更具有借鑑和啟示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匹空調銅管一米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