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聽了看了許多婆媳帶孩子的問題,作為即將成為寶媽的我有些拙見。 我覺得如果自己小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首選自己帶孩子,這個自己不是媳婦自己一個人帶,而是丈夫妻子共同為愛的結晶負責,共同承擔與付出,我聽過有身價的人,工作之餘煮飯做家務,帶孩子,道晚安;也聽過正常朝九晚五卻也能錯失孩子成長的人!當然這個“人”,大多是男人,偶爾的錯失孩子生活中的精彩可以理解,大家在這個奮鬥的年代結婚生子必然需要權衡利弊!但是一次都沒付出過的男人,你結婚有這個必要嗎? 當然了,孩子前三年是小夫妻兩個比較困難的階段,在月嫂和姥姥奶奶們之間的選擇,我覺得首先要看老人們自己的意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有選擇怎樣生活的權利,他們已經為自己的子女奉獻大半輩子,為什麼不可以選擇自己往後的餘生呢?雖然在情感上面,大家都認同是姥姥或者是奶奶來帶孩子,覺得現在曝光的月嫂幼稚園風氣不好,但是畢竟還是小部分,他們有資質去正確的教育孩子,而老輩人大多會存在一些陳舊的教育撫育思想,絕大多數是對幼兒的寵溺。 這個選擇,我覺得也要看每個家庭的個人情況! 綜上所述,一個大前提是“條件允許的家庭”。
8
回覆列表
  • 1 # 樂樂育兒大作戰

    承接上文

    剛剛提到的內容我覺得是鑑於“情況條件允許的家庭”,為什麼這樣說呢?說直白一點就是“錢”的問題!

    在一些條件不允許的家庭中,您覺得還有這麼多的選擇嗎?夫妻兩個的經濟情況少一個人就會還不起車貸房貸信用卡等的人群大有人在!這時候你說讓老人們自由自在的逍遙,夫妻兩個同時上班不是,一個人上班又不可以的情況該怎麼辦呢?那些拿著道德的幌子的人們啊!你們要知道從來沒有感同身受一說,只能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各執一詞只能說明各有各的心酸苦楚,別用您的言辭來抨擊一個起死回生的家庭,甚至是一個付出最多的主婦,那樣著實不公平!

    家庭情況不太理想的時候,作為兒媳的人當然是希望得到婆婆的援助,這時候您既不出錢又不出力,袖手旁觀,當然會造成嚴重的婆媳矛盾甚至是家庭矛盾,為什麼這裡說的是婆婆而不是媳婦的媽媽呢?因為華人很矛盾,也可以說是一部分人的自私,在自己有利時會搬出人道主義,新文化新思想來,不願意在照顧下一輩,想自己樂得逍遙;在自己暮年時又要求子孫孝順,想要闔家歡樂?一邊西方式的推脫一邊是中國式的說辭!這樣並不合適!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婆婆那裡,最終,媳婦的媽媽大多則會選擇替女兒承擔或者是媳婦自己自己承擔……如果這時候丈夫沒有一點付出,我想這段婚姻不會被所有人接受的!

    最後我想說,如果兩個人結婚前都是可以自食其力的,那麼婚後的一切也應該由兩個人共同承擔,體會彼此的不易,尤其是哺乳期婦女的無奈,更需要丈夫的理解與呵護,有愛才能有家!至於情況不太好的家庭,婆婆姥姥可以輪流幫忙,也就是頭三年的困難,大家和和睦睦豈不美哉?都是父母,每一方的付出都會讓人感恩,現在獨生子女眾多,希望哪一方都不要成為空巢!有錢出錢沒錢出力,我想這樣挺好。重點是孩子的教育請遵從新手父母的意見,這樣才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方向!也是避免產生育兒分歧的好辦法,陳舊的育兒觀點應該棄糟粕取精華的應用,實在分辨不出就聽從醫生老師的吧!

  • 2 # 蜜戀愛人

    如果孩子父母親真的偶爾很忙,可以適當讓公公婆婆老人們帶一下,不要把孩子完全丟給了老人們,且不說大眾眼中的教育問題。

    個人覺得:如果讓老人們帶孩子,他們肯定是會好好帶的,因為他們有過經歷,孩子可能會比自己帶的時候更加身體結實,但是畢竟老人們辛苦一輩子了,可以讓他們偶爾帶孩子開心一下,但是畢竟帶孩子太辛苦了,老人們雖說痛並快樂著,但是說實在的,我不會讓自己的孩子老讓老一輩們帶,因為畢竟他們已經年齡大了,你要儘可能讓他們輕鬆開心地過。

    不要有時候嫌棄老人們帶孩子會影響孩子教育方面,其實不一定,老人們對待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一定不會比為人父母帶孩子差的。

  • 3 # 卓理超人

    #樸貨研究所#

    1、老人有迷信思想而且還很重

    這種老人總是有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歪理”和“經驗之談”,寶寶生下來他就要“綁腿”,說是可以讓孩子腿長得又長又直;孩子屁股上長點斑,他不在意,還說是孩子出生前只是被閻王爺踹了一腳,這種孩子智商更高。還有孩子生病,他們做不到科學育兒,總是用民間的一些奇奇怪怪的“秘方”幫孩子治病,而且這種老人還特別固執,別人的勸解根本聽不進去,說不定哪天就害了孩子。

    2、追著孩子餵飯

    一些老人總覺得讓孩子多吃就是愛孩子。經常可以看到老人們端著碗,四處追趕孫兒餵飯,或者開啟電視放動畫片,趁孩子不注意就撬開嘴,塞一勺飯進去。總之,不管用什麼辦法,就是要使勁喂!哪怕孩子把飯吐出來,也要想各種辦法再喂進去,一定要喂到自己心目中的量。有的老人不讓寶寶用手抓飯 怕把桌子和地板弄髒。

    其實以上的行為都會害了孩子,孩子不但容易吃多,還容易形成不好的吃飯習慣。而且更嚴重的是這些行為還破壞了孩子專注力的發展。有些孩子上學的時候,為什麼他的注意力不好?實際上就跟他小時候一點一滴的這種“被打擾”有關。 

    3、孩子碰到桌子,不追究孩子自己的責任而是怪桌子

    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趕緊將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來,“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寶寶,打它……”。每當看到孩子因此破泣為笑,老人總會覺得這招特別管用。但是這樣做同樣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暗示,認為摔倒並不是自己的問題。長此以往,對於任何事情,孩子都會認為不是自己的責任,逐步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

    4、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我冷

    給孩子穿得過多,經常發生在由中老年女性比如奶奶姥姥或阿姨帶養的孩子身上。一般中老年女性體質寒涼,畏寒怕冷,穿得比較多,因此也覺得孩子冷,總是給孩子增加衣服。

    但是孩子新陳代謝旺盛,怕熱不怕冷,而且孩子經常處於停不下的活動狀態,所以孩子一定要比大人穿的少。要知道,孩子的病十有八九是捂出來的!中國古代醫書上就有“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話。

    5、限制孩子運動

    老人最常跟孩子說,慢點跑,別摔著。一歲半以後,其實經常是爺爺奶奶稍不注意,孩子一溜煙就沒有了。於是老人害怕:我乾脆就抱著他好了。經常抱著孩子會導致什麼情況?一旦會走路的孩子,反而不願意走路了,老想讓大人抱著。孩子也會形成了不敢冒險的意識,前面有危險,還是呆奶奶身邊好了。這樣很容易養出膽小的孩子。

    6、老人聽力不好

    有些老人聽力不好,所以總是對孩子大聲說話,而且看電視習慣放大聲,但是長期這樣對孩子的聽力是有損傷的。

    7、亂給孩子吃零食

    很多老人都會無限制的給孩子吃零食。豈不知,香、脆、甜、酸、鹹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話梅,奶糖,巧克力等是小孩最喜歡吃的食品。往往正餐時飯不吃,而這些食品不離口,結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另外,不時的攝取零食,勢必使腸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減少,引起腸胃功能失調。同時,過多地吃甜食,糖在腸道中容易發酵產氣,使肚子產生飽脹感,食慾便大受影響。這樣孩子就處在似飽非飽的飢餓狀態,所需營養不足,阻礙了孩子正常的發育。

    8、代替孩子做事情

    孩子吃飯前喜歡幫媽媽端飯,家裡老人就很擔心飯碗會摔掉,一般都是孩子還沒端起來,就被老人接過去了。老人說孩子小,大人應該幫忙,或者說孩子穿得不對,出去會讓人笑大人沒盡責,所以經常幫著孩子穿衣服。這些行為,其實是減少了孩子自己學習的機會,對孩子語言發育和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都是有影響的。

    9、教唆孩子撒謊

    貓爸有個親戚就是這樣,由於父母不讓她給孩子吃零食,結果晚上接孩子回家的時候奶奶就在外面偷偷的給孩子買。還告訴孩子不準告訴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問起來就說沒吃。我們都知道誠實的重要性,如果這麼小的孩子就學會撒謊,長大了又會怎麼樣呢!  

    10、寵愛孩子

    長期生活在爺爺奶奶的呵護寵溺下,孩子從小不知道什麼是困難。而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手足無措,性格變得懦弱,根本無法成事,經受不了任何一點小小的困難,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旦離開溫室就必然被暴風雨摧毀。

    另外,由於老人的過度寵溺,對於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不禮貌行為不忍心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禮貌,目無長輩,口無遮攔,更沒有基本的做人禮節,因為他壓根兒不知道禮節禮貌到底為何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中頻經絡通治療儀治療一型糖尿病效果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