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山國學
-
2 # 路人象
我覺著這個提議很好,但是如何教,教完以後怎麼去應用,畢竟我們的社會的垃圾分類機制並不完善,而且國民素質並不高,在學校學的挺好,但是一進入社會我估計還是會隨波逐流,但是提議非常好,但具體怎麼實施是個問題,咱也不太懂,咱也不敢多問啊
-
3 # 律師少卿
垃圾分類需要一整套消納系統。比如分裝,分存,分運,分消。現在環衛,市政,運輸,物業等都沒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光給居民個人培訓體現不出實際效果。
-
4 # 飛魚勸學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其次,由攝影師陳國平老師提出“垃圾分類教育”,請允許我表示由衷的敬佩!
專門的“垃圾分類教育”,在學校還未廣泛開展。部分學校主要側重於清潔衛生、環境衛生教育,然而這些都是“動作上的”,而不是“理念上的”。
我們的學生急需進行以環境保護為核心的環保教育,但是目前學校往往只重視清潔衛生打掃,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教育行為。
在師範讀書時,我們的化學老師對我們人生的成長有深刻影響,他強調“保護環境”,不僅僅是打掃清潔衛生,而是要恰當地處理有毒垃圾,比如塑膠袋、鋰電池等,這些垃圾都是不易分解的,其埋藏地底,有毒物質很容易汙染地下水源!
這與陳國平老師提出的“垃圾分類教育”不謀而合,也讓我印象深刻!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少人對“垃圾分類”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垃圾分類總是那些清潔工人的事,與我們無關”,實際上這是非常錯誤的,“垃圾分類”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正常、健康、幸福的生活有著積極重大意義,“垃圾分類”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所以,我非常支援“垃圾分類”普及知識進校園活動,這樣的活動應該弄成體系,弄成課程,讓“垃圾分類理念”伴隨著孩子們一生的成長!
當然,我也有一些憂慮:這個活動本身有著深刻的意義,尤其是在習近平提出“綠色中國”的大背景下,我們決不能將這樣有深刻意義的活動流於形式,走馬觀花,停在表面!尤其是在小學階段開展這樣的科普及環保教育,可能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最後,再次感謝陳國平老師對教育事業的奉獻!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在學校、家長、社會共同的關注和維護下,才能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
5 # 邊緣慢漫遊
你這是很好的想法。
垃圾分類是個重要而迫切的問題。就目前的情況看,社會上的分類觀念遠未普及。社群垃圾箱,基本做不到。哪怕是最基本的分類,比如生活垃圾與工業製品垃圾都沒有分開。都籠統地丟進垃圾桶,或者裝入塑膠袋投入社群垃圾箱。
就我的觀察所見,社群垃圾箱雖然外觀改變了,從外表看起來有可不可回收之分,但實際上只是徒有其表。只是大垃圾箱分成兩個不同的入口,裡面都是同一個垃圾池。這明顯是糊弄人的,給環保部門還是什麼部門的領導看就不知道了。
就算大垃圾箱基本分開也沒有用,因為送來垃圾的源頭,就是每個家庭都沒有分類。誰能素質高到把垃圾袋丟進垃圾箱前當場分類?不可能。
而學校是個行為規範很容易統一的地方,廣大學生也是樂於接受新鮮事物的。如果率先在學校教育號召學生嚴格做到垃圾分類,學生習慣了以後勢必對家庭造成影響。學生長大之後對下一代也有影響。
總之,在學校普及垃圾分類是社會普及垃圾分類的很好的突破口。
-
6 # 木子李銀波
當然好啊,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情。
前幾天我去女兒的學校看女兒,發生了一件小事,剛好用於回答這個問題。
(140字微小說)爸爸別亂扔
昨天去看上高中的女兒,走進教室發現堆積如山的書籍,生活用品,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就是這個樣子,看來壓力很大啊!
閒著沒事,把教室裡的飲料瓶收拾起來,提著準備拿去扔進垃圾桶裡面。
剛走到門口,正整理書籍的女兒喊住我:“爸爸,別扔,等那個姨姨來收的時候我們直接給她,要不垃圾桶裡面太髒了……”
-
7 # 稷易報廢說分類
垃圾分類進校園會帶壞孩子們的思維,學術上不分清歷史文化演化會引領孩子走向思想死衚衕。垃圾從拉扱生成觀念,逐漸形式垃圾概念,造字釋義、承音意會,在中國以兩宋為界。那麼拉扱是什麼概念,從農業文明史中發現,積肥是拉扱的產物,垃圾也因此而有了好用處。也由此看工業化時代“垃圾”非農業文明時代的垃圾,垃圾分類在農業文明建設中有其崇高地位。那麼拉扱到底是一種什麼理念?文化歷史傳承,拉與擸承繼,與扱再結合,表達廢棄物收集、清掃和清運,這個生活過程或盛裝廢棄物並是混合盛裝稱拉扱。這個文明史中歷史文化演化演進不告訴小學生,機械地倡導廢物分類減量垃圾,他會想“垃圾分類”,彆扭不適,引導分類又不是垃圾,所以,依靠老少及有志環衛環保事業的婦女是對的,但要把今天工業化時代商業化生活的“垃圾”分類,無從下手的狀況說清楚,讓她們明白,而且為什麼分類,要求不一樣,分類的種類也不一樣,為焚化減量?為衛生填埋?為飼養蛋白蟲?為堆漚制吧?為迴圈經濟?兩網融合?無廢城市?市容管理?廢物利用或再生利用?一大串問號雖然孩子們不提問,可問題縈繞思緒,不明晰可能讓他們有歧義歧想,最終以懶惰扮習慣,還美其名習慣成自然,殊不知是想得太累,就做不了啦。
-
8 # 喚醒美好一天
垃圾分類這是沈大師身體力行幾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意義,也是價值所在。垃圾分類絕對是利國利民的舉措,但眼下的國情似乎還不是那麼符合實際。各個地區重視環保的程度不同,投資也不同,所以要因地而異,就像汽車排放的標準,不同的城市最低要求也不同。
垃圾分類進校園絕對是可以的,從育人的角度,從娃娃抓起,從素質教育抓起,顯然是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我們學校某些老師進行的校園實踐活動就是垃圾分類方面,理論結合實際,效果還是不錯的。總體來說可行但又不太可行。
首先,目前各個學校的主要工作仍然是學習成績,有些學校連體育課都壓縮到一週一節,遠低於國家標準,從時間安排上來說,不太可行。
其次,垃圾分類需要相應的回收機制,學校的垃圾處理要麼外包,要麼請校工,幾乎都是不分類的一股腦裝車拉走或者焚掉,從校園衛生處理方案上來說,垃圾分類需要重新指定相應規則,操作起來難度大。
第三,學校可以宣講這種分類理念,但也只有一些不太集中的時間,或者一些瑣碎的板報,作文活動,如果要學校肩起垃圾分類的責任,怕是鼓掌難鳴,需要相關部門配合,以及主管部門拿出考評的意見來。
垃圾分類進校園,可行,但行的艱難,理論宣講可以,實際行動,並影響到社會,難上加難,學校有這個義務,沒有這個能力呀!
有句話叫“習慣成自然”,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針對垃圾分類問題,很多家庭,很多人都是不分類的,每天習慣提一袋(一桶)垃圾直接丟進垃圾桶。我認為垃圾分類要從小培養。因此建議在中小學中,開展“垃圾分類”普及知識進校園主題活動。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目前看,國民素質還達不到讓人滿意的程度,能確保把垃圾完全扔到垃圾桶都不錯了,包括成年人扔垃圾,都不看垃圾分類標識,我感覺垃圾桶分類標識太小,特別是一段時間後,垃圾分類標識模糊不清,標識太小,這個分類標識太不明顯了,有圖但是沒有配置文字,為啥不寫清楚點,明確“回收“,“不回收“呢,大家誰去看那個圖示呢,能用文字說清楚的事情,為啥用一個小圖讓人去分辨呢,這這直接影響了垃圾分類,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起來。
國民教育,小學階段是最關鍵的,在小學開展垃圾分類教育當然是最好的,大家都應該全力支援,培養良好的環保意識,提高國民素質,建設美麗大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