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驛外春柳

    謝邀。方劑是因人而異,比如男女,老少,體質等。人患病有時表徵類似,但病灶未必在一個位置。比如胃病,有時它的問題出在肝上。人病的輕重,時間的長短也不一樣。藥物的配伍也不同。醫生的認知也有差異。但是中醫針對性強,治病考慮陰陽平衡,從整體看病人。因此,西醫是望塵莫及的。

  • 2 # 劍氣東來

    性,味,歸經,現在己經沒什麼人認賬了。這種味道,形狀,顏色,原產地環境的辨證方法太落伍了。比如西藥一定是:味苦,性寒,有小毒,入胃經,大腸經。因為所有西藥以上特徵都一樣。

  • 3 # 醫門匯通

    嚴格的講你的提問題有問題,因為它們的藥性不同,才有補陽藥和補陰藥之分。在這裡面只有枸杞子比較特殊,它是一味平補陰陽的藥,但它還是側重補陰。

  • 4 # 封之餘n

    這個問題太大,以致中醫中藥大學的學生讀了四、五年的中醫學,尚且不能做一個精確的回答。做為一個負責任的中醫生,更需要窮其一生努力探究的大問題,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得到滿意的答覆的。

  • 5 # 宣城中醫李忠新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有角度,非常有水平!即使專業中醫也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

    他原來提問的思路是如果一個病人需要甘涼或鹹平的補腎陰藥!是不是可以只用一味甘涼或鹹平的中藥,加大一味藥的劑量!不需要疊加另外的甘涼或鹹平的中藥!

    中醫的中藥治療是逐漸從單味中藥發展到兩種以上的複方治療!中醫起源的時候確實是用一味中藥(應該是草藥)治療開始的,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中藥的作用!如“神農本草經”,即使在“內經”,也很少超過兩味中藥(內經十三方)組方!這個單味中藥治病被後世醫家稱之為“藥證”!從單味中藥治病到多味中藥治病,這個就是中醫方劑的形成過程!一開始古人還是非常嚴謹的,一味藥的增加或減少,都是有根有據!有法可依!對中藥的認識和研究非常到位!後來方劑數量逐漸增多,強調隨症加減!這裡面無形中摻雜了隨意性,或許是醫家個人獨到的見解!

    回到主題。

    現在很少有醫生用獨一味中藥治病!不是沒有單味中藥治病的機會!而是醫生不關注這個問題!至於醫生選擇一組性味歸經基本一致的中藥治病,可能是所學的方劑就是這樣吧!也許擔心加大單味中藥的劑量會放大單味中藥的副作用!舉個例子,地黃飲子。

    熟乾地黃,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蓯蓉,附子,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麥門冬,菖蒲,遠志!

    這張處方里有兩組補腎藥!偏甘溫的熟乾地黃,肉蓯蓉,巴戟天補腎陽(附子辛熱不在此列),還有一組偏甘涼的石斛,麥門冬!補腎陰!中藥學上上面兩組五味中藥都有不同中藥,還是有點差別的!有人會問:能不能把兩組中藥合併為兩味中藥呢?理論上沒有任何問題!但要與原方比較療效!還有是不是多出了副作用!方劑運用強調增加中藥的疊加治療效果,抵消中藥的“副作用”(在特定病人不需要的作用)!

    還有朋友願意幫我補充嗎?

  • 6 # 張銳5692

    中藥裡很多同類藥,在性味歸經功效上有共性也有個性,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開處方時因病症不同而選取相對應的藥用於治療,這是中醫藥科學性的體現。

  • 7 # 非常中藥

    中醫用藥講究辨證論治,透過對病人病機的辯證,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確定治療方式後,再結合中藥的藥性進行組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病因、病機,不同的中藥有不同的藥性與功效,”滋陰補陽只是一個很簡略的概括,以下是關於杞菊地黃丸的大致用藥介紹,可以瞭解一下為什麼中醫組方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望、聞、問、切

    每個中醫經過長期的實踐,有自己獨特的診斷方式:舌診、手診、面診、脈診,透過這些,瞭解病人的症狀。但大都是透過“望、聞、問、切”,對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象、脈象等進行有目的的觀察。觀察到某青年男:經常頭暈耳鳴、盜汗(晚上半夜醒來發現被子被打溼)、遺精、腰膝痠軟、骨蒸潮熱、迎風流淚、羞明畏光、視物昏花。

    病因病機

    中醫透過診斷之後,有了初步判斷,再做進一步瞭解:該男飲食不規律,不吃早餐、愛吃辛辣,玩手機熬夜,經常手癮不節制。同時還沒有手腳發涼、自汗等陽虛症狀,最近沒有使用其他藥物,沒有感冒。於是明確了病因與病機:生活習慣不良、營養不良、房事不節制引起的肝腎陰虛導致的以上症狀。

    辯證論治

    確定了是肝腎陰虛的證候,就開始確定考慮治則與治法:

    一,指標治病求本

    1,指標與治本: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最終標本兼治;

    2,正治與反治

    正治:寒則熱之,熱熱寒之,虛則補之,實則洩之。想了解可學習八綱辨證的內容。

    反之:熱因熱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這個比較複雜,主要是病症有假象,透過辯證論治確定治本之後,標與本症候相反所以有反治之說。

    二,扶正與驅邪

    主要考慮:正氣虛扶正,實邪為主驅邪,或先驅邪後扶正,以及比較複雜的扶正與驅邪兼用。

    三,調整陰陽

    透過損其有餘,補其不足,調整陰陽達到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四,三因制宜

    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根據季節、地域以及人體的體質、性別、年齡等不同指定不同的治療方法。

    於是確定了滋補肝腎的補虛治法。

    君臣佐使

    由於中醫已經確定了證候,也瞭解這一證候的基本原則,所以就從六味地黃丸上面做加法(或減法):熟地黃、酒萸肉、山藥、茯苓、澤瀉、牡丹皮、(+菊花、+枸杞子)。

    確定每一種中藥的地位與用量:

    君藥

    熟地黃:甘補微溫,善滋陰養血、補腎填精,為補肝腎、益精血之要藥。

    熟地黃

    臣藥

    酒萸肉:酸甘微溫補斂,善補益肝腎;山藥:補澀斂性平,善養陰益氣、補脾肺腎;

    枸杞子:甘潤而平,善補肝腎而益精明目;菊花甘苦微寒,善疏風清熱、平肝明目。

    四藥相合,既助君藥滋腎養肝,又疏風瀉火明目,共為臣藥。

    枸杞

    佐藥

    牡丹皮:辛散苦洩微寒,善清熱涼血、退虛熱,制酒萸肉之溫澀;

    茯苓:甘補淡滲性平,善健脾、滲利水溼,助山藥健脾益腎而不留溼;

    澤瀉:甘淡滲利性寒,善洩相火、滲利溼濁,防熟地滋生溼。

    三藥相合,既洩肝腎之火,以免肝腎之陰被灼;又健牌滲溼,以免君臣藥之膩滯,故共為佐藥。

    茯苓

    全方配伍,主補兼瀉,共奏滋腎養肝、明目之功,故善治肝腎陰虛所致的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中藥每一味藥功效都不一樣,可能功效屬於一類,但是性(溫熱寒涼)、味(酸苦甘辛鹹)、歸經(十二經絡),同時人體的證候各不相同、體質、年齡、性別各不相同,需要辯證論治的不同點很多,所以中醫有同病不同證,同證不同藥的說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主招生和繼續教育的區別是什麼,哪個含金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