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筆意隨風

    篆刻是一門綜合藝術,其綜合性不僅體現在篆書的書法與精煉的刻印技法方面,還體現在豐厚的金石,文學修養方面,這是公認的。要成為篆刻大家,首先要成為書法大家,繪畫大家或者金石大家,乃至文字大家。

    在遠些,要在篆刻上有點成就,還必須要有相當的文學修養,對於吳昌碩則體現在詩歌方面,他的詩,跋,繪畫等作品的題款文字被他家人整理出版,合成了一本書《吳昌碩談藝錄》,其中就有大量的詩作,文學水平相當高,這是他的文學修養的體現之一。吳昌碩的詩歌素養是滋養其篆刻巨樹的源頭活水之一。因為文學素養足夠高,他才可能相對敏感,對藝術,對人生有相對細緻的體味。

    藝術是想通的,吳昌碩的“四絕”是相互滋養,相互生髮,相互促進的,歸攏之後,我們只說詩歌。

  • 2 # 今古探秘

    本人才疏學淺,對吳昌碩先生的作品瞭解有限,回答這個問題,只能淺嘗輒止。不足之處,由老師們補充、斧正吧。

    吳昌碩大師的詩是傾注了畢生精力的。他雖然寫詩較晚(大約30歲時開始寫詩),但是這種寫作一發而不可收拾,一直伴隨著他走到終老。

    吳昌碩寫了大量的詩作,但是他的詩作在中國文壇上並未有大的建樹,倒是他的印受到一定的影響。他有一枚“天下傷心男子”的印章,說起來挺有意思。據說這枚印章原創是他老師吳瘦綠先生,是否屬實尚未知曉。吳昌碩年輕時候,來往較密,經常與吳瘦綠互贈印章。

    吳昌碩曾經寫過一首這樣的詩:

    “一房山插十二峰,吸翠躍起龍湖龍。

    高吟直和郢中唱,古貌壓倒牆頭松。

    聞瓦甓道在朝夕,為兒女忙無夏冬。

    悲秋一病遽作古,數典問字吾誰從?”

    透過這詩感覺到,“天下傷心男子”的印章與這首詩在某種程度上似乎有些相通或關聯,或者存在著呼應。

    吳昌碩先生的印,很大程度上濃縮了他人生的詩意。

  • 3 # 手帳王羲之

    這個問題有點點小怪。“詩如何影響印的?”要說吳俊卿先生乃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詩書畫印可謂相得益彰,按陳振濂先生所言,當為四項“技能”都算是“打通”了,要說影響也算是相互融通。

    這詩是怎麼影響印的呢?想來令人頗費周章。

    詩為心聲。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區別是不是好詩詞,主要看境界。比如:

    玉樓春·春景宋祁 (宋)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紅杏枝頭春意鬧”,王國維說這一個“鬧”字,“境界全出”。說的是境界,其實也是氣氛。把氣氛透過詩句表達出來,這非常人所能為之。

    來看看吳昌碩先生的一首詩:

    祝枝山草書《秋興》詩卷怒猊抉石蛟鼉驚,氣象欲使天池傾。毫毛陷水信可脫,墨所未到波縱橫。今來古往法誰曉?顛素而後祝京兆。大寶入手當高歌,況值秋興吟婆娑。京華可望依南鬥,王母瑤池歸未久。少陵自比烏乎敢,孤舟老病徒相守。吁嗟乎!文人弄筆筆如鏃,好名一心見其腹。我也三百年後爭逐鹿,不知龍可從兮虎可伏。

    前面四句寫祝允明的草書狂放的氣勢和勁健的筆力。“怒猊抉石,渴驥奔泉”,語出《新唐書 徐浩傳》;“天池”,語出《莊子 逍遙遊》:“南冥者,天池也”。比喻祝枝山書法酣暢淋漓,筆勢遒勁爽利,氣勢非凡。

    祝允明草書《秋興》區域性

    再來看昌碩先生最後幾句想表達的“心聲”:

    吁嗟乎!文人弄筆筆如鏃,好名一心見其腹。我也三百年後爭逐鹿,不知龍可從兮虎可伏。

    吳先生欲借祝枝山的草書,抒發逐鹿清末書壇的豪情。

    如果按王國維先生的說法,這首詩能算得上是一首好詩,但因為比較“小眾”,並沒有廣泛流傳。按照《人間詞話》“境界”分為“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當然屬於前者。詩意在感情色彩的選擇上屬於比較濃烈的型別,人物性情與所喻之物相互作用,抒懷也比較直接大膽,可謂直抒胸臆。所以要說境界,先生的詩還是屬於“有我之境”。

    但如果我們看了先生的印,那才叫達到了“化境”,那是站在高處的尤物,可謂境界開闊,開一代風氣。正因為此,先生才眾望所歸,被推舉為印壇領袖。

    所以,要說“詩影響印”,理解為學問做得深,貫通成就了先生的篆刻人生,比較恰當一些。

    一孔之見,僅作參考。

  • 4 # Enlai666

    詩、書、畫、印這四門都可歸入藝術,既然是藝術,就有藝術上的共通性,即藝術是用來表現美的,而且是表現更深層次的人性之美。

    詩這種藝術形式是在用語言文字表現人性之美。印源自於書法,書法是透過點畫、構架、筆墨、章幅等表現形式來表現人性之美

  • 5 # 千千千里馬

    但是,只是善繪畫和書法,也是不行的。

    其中“詩”是統領美術家的的靈魂,也是書法、繪畫、篆刻這些有形藝術的靈魂。

    這個道理已經是美術家的常識了。所以,能夠具備“詩、書、畫、印”“四能”的本領,這也是中國畫家的很高的一個追求目標了,而且,從明代以來,真正能夠達到“詩書畫印”“四絕”的美術家,基本上可以用“寥若星辰”來形容了。

    吳昌碩大師,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大師,第一任西泠印社的社長,沒有他在“詩書畫印”四個方面巨大的成就,那是不可想象的。

    吳昌碩從小就喜歡篆刻,為了篆刻,他什麼工具都用過,包括鐵釘也能作為篆刻的刀具,你就可以想象一下他學習的條件多麼艱苦,學習的興趣有多麼濃厚了!

    那麼,詩對一個篆刻家有什麼影響呢?

    我們從這個樣幾個方面來說說。

    首先是對文化的精美選擇。

    對美術家來說,“詩”不但是詩歌這樣一種文學體裁樣式的問題,也是泛文學的代表與象徵。其中詩歌的語言是最精粹的。

    篆刻,最終還是文學,要在簡短的文字裡面表達濃厚的文化思想,必須富有文學性,特別要富於文學的詩性。所以,有文學的支撐,篆刻作品的文化就更高雅了。

    其次,直接的表達性。

    篆刻是文字透過雕刻以後的書法和文學。其中文學性是篆刻的靈魂。所以,良好的文學修養,可以給篆刻帶來文學欣賞的美感。這就要求篆刻家,要選擇文學的語言來作為內容。對於文學修養良好的篆刻家來說,除了精美的篆刻藝術,還有更美好的文學價值。

    第三,詩化的篆刻人生。

    篆刻家一生除了刻一些姓名印和實用的藏書印以外,大量的印屬於“閒章”。這些“閒章”恰恰是篆刻藝術成就的主體。而這些“閒章”的內容,往往充滿了篆刻家詩化的人生,記錄了篆刻家人生歷程,是篆刻藝術的真正作品。

    第四,技法的高度融合性。

    吳昌碩先生是畫家,也是書法家,又是詩人。

    所以,他的篆刻高度融合了繪畫美、書法美和詩性美的統一。所以,吳昌碩的有些篆刻作品,看起來不但很有立體感和繪畫的美,而且也非常有詩意的美。

    例如他有一方印就是陶淵明的一句詩“此中有真意”。雖然詩句不是吳昌碩自己的,但是,他選擇的詩句,也概括了自己對藝術人生的讚美。

    而且,歷史上的優秀篆刻,也往往是很有文學性的詩化語言。

    綜合上述我們應該明白,一個篆刻家如果不注重自己的文學修養,可能你就只是一個篆刻工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六個月,早就開始吃鈣片了,兩腿為什麼還會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