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arlesccz

    活動本身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花小錢辦大事的典型,一場價值7900萬的營銷活動,幫助華帝把品牌知名度推上一個階梯。希望華帝不要在兌現承諾上犯錯誤,切切試試做好退款,不要找各種理由搪塞,或以購物卡代替,那樣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畢竟圍觀群眾並不傻。

  • 2 # 大材研究

    一手好牌打爛了。《華帝退全款受阻引怒批,中消協喊話,一場爆破營銷如何爛尾?》

    受益於法國隊奪冠退全款、天津北京經銷商事件、強有力的推廣等多種因素,華帝最近這半個月出盡風頭。

    單從知名度的提升來看,絕對是大豐收。從7月1號開始,華帝的百度指數就從以前的1600左右,翻了幾個跟頭,漲到1萬以上,高峰期在1.8萬,最高峰殺到了48萬,時間是7月16日,這個時間就是華帝公佈退款流程的那一天。

    如果說之前華帝只是在部分人群中享有一定的影響力,相對小眾,那麼現在的華帝,則上升到了全民皆知的層次。

    但可惜的是,退款環節的種種變故,各種負面訊息紛起,讓華帝差點成了眾矢之的,一場本來非常成功的爆破式營銷,有了爛尾的風險。

    最激烈的質疑,出現在華帝宣佈退款之後。

    另一方面,很多消費者在辦理退款時,發現要享受到退款需要當初簽訂協議,而且放棄當時的一些其他優惠活動才能參加。

    還有一些在京東、蘇寧易購等線上平臺購物的消費者發現,他們獲得的退款其實只是購物卡,而不是現金。

    比如《華帝“退全款”處處設限 消費者感覺被“套路”》《華帝“退全款”營銷:消費者感覺“被忽悠》《華帝啟動退全款:捆綁銷售退全款實際只能退50%》《世界盃華帝退全款:從營銷案例變成一場鬧劇》《全額退款變“退卡”華帝深陷“違約門”》等。

    這就意味著,在華帝目前節節攀升的知名度裡,還摻雜了份量不輕的差評,名氣推得越大,這種負面對品牌的殺傷力將越大。

    事情鬧得有點大,連中消協都站出來了。

    7月18日,中消協透過微博喊話華帝:

    把廣告費花在消費者身上,這個營銷創意還是挺讚的!希望華帝切實履行承諾,按照售前約定和承諾,切實做好每一位消費者的退款工作。誠信,才是任何營銷的完美註腳。

    隨後又釋出《關於徵集有關“華帝”促銷活動引發投訴的公告》,其中提到:

    目前消費者退款工作已在緊張有序的開展。我司將恪守誠信原則,嚴格按照售前約定及承諾,切實地做好每一位消費者的退款工作。請@中國消費者協會 及廣大消費者監督指導!

    但問題是,市場上的質疑並沒有徹底消除,而且批評聲持續數天,華帝直到中消協發聲之後,才站出來表態,很容易被視為:他們這麼做,是迫於中消協的壓力。

    什麼叫退全款?正常情況下,我們將它理解為款項,什麼是款項?就是錢。退全款會被消費者理解成:交了多少錢,就退多少錢回來。

    結果不在正常的理解範圍內,“退全款”變成了發放等額購物卡,包括天貓超市卡、京東E卡、蘇寧禮品卡、國美美通卡。

    雖然說這些卡也能購物,跟現金的差別不是特別大,但給人的感覺肯定變了,你講的可是“退全款”。

    那麼,華帝到底有沒有說是退卡呢?確實說了!在網上公開的活動細則裡,“退全款”的方式確實規定為退卡,如果購買時享受了“奪冠套餐”中贈送的價值為1499元的消毒櫃,則不可再享受退卡。

    看起來沒錯,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在沒有被明確告知的情況下,很少人會去看這些小字的內容。正常情況下,都是盯你的核心廣告是怎麼說的。主廣告可是“退全款”。

    在宣傳海報沒有明顯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自然容易引發買家的激憤,就像有些評價認為的那樣:又一次被套路了。

    事實上,上述現象在營銷活動裡非常普遍。

    大多數營銷活動,都會將具體的規定放到詳情介紹裡,但這些細節性的文字,往往都比較小,密密麻麻的,很多消費者也不會細看,基本上都是奔那個活動主題去的。

    鄧超明建議,如果消費者因此產生了誤會,或者事先沒有詳細瞭解,建議企業還是按照消費者的訴求調整活動回饋方式,以華帝為例,提供現金、購物卡等多種退全款的方式,自然更為妥當。

    2、退款打折扣,或者退不了。

    這次華帝活動,線下渠道的退款,由各個區域的經銷商承擔。

    線上部分,由華帝公司承擔。從目前傳出來的訊息看,有不少消費者在退款時遭遇了各種情況,跟華帝宣傳的“退全款”差距甚遠。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的訊息,北京、天津、廊坊、張家口等地的華帝經銷商跑路,令該活動執行困難。比如廊坊華帝專賣店,買了奪冠套餐,但經銷商沒了,華帝稱這個店沒有參加活動,沒法退款。

    另據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的資訊,一些經銷商稱,買的時候光有小票沒簽協議,就不能退。這也是霸王條款了。

    作為消費者來講,不少人可能受到公司總部的宣傳海報或者其它公開的宣傳資料影響,對活動的判斷自然也是遵循這個。

    但是,1000家經銷商、1000家門店,就可能有1000種銷售方式,1000種對待誠信的態度。放到終端環節,不同地方的門店可能設定各種補充條款,比如繫結其它商品一起賣、比如不參加總部的營銷活動等等。

    問題是,華帝公司放出來的宣傳資料並沒有這樣講,單單一句“活動細則詳詢華帝當地各終端門店或各電商平臺華帝授權店。”肯定不能破解市場質疑,也不能讓公司總部置身事外。

    除非活動剛開始的時候,在公開渠道上,華帝就已經將參加活動的門店,以及各個門店的具體促銷政策予以公開。

    有時候,我們為了宣傳效果,往往忽略了一些細節的重要,尤其是忽略了事情引爆之後,該如何處理;忽略了消費者會怎麼看待;忽略瞭如何讓知名度轉化為美譽度。

    如果華帝想讓事情變得更好一些,事先安排由總部統一退款,然後再跟經銷商做內部結算,或許更為妥當。畢竟在面對消費者時,有不少經銷商其實是一錘子買賣的思維,拿到手的錢並不願意再掏出來。

    即使往外掏,也不會特別痛快,而正是這種拖延或者各種解釋,往往會激發買家的憤怒情緒,導致負面發酵。

    有觀點認為,華帝在退款環節設定多重障礙,並且沒有提前協調好各地經銷商,導致消費者遭遇退款受阻,差評如潮水般湧來,這只是華帝的營銷策略。

    他們的思路可能是:先讓大家批判,保持輿論關注的熱度,在合適的時候,再出來糾正,這樣會將事件的熱度延長一些。

    沒有跡象表明,華帝的操盤手會劍走偏鋒地這樣做,畢竟冒天下之大不韙、給消費者下套路的做法,在這個資訊表達渠道多元的時代,風險極大,有可能導致品牌於危險之境。

    無論如何,華帝目前名聲再響,但負面已成,口碑受損,估計在未來的日子裡,華帝此次活動既會成為眾多公司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是值得警惕的案例,可惜了這一場借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國藩組織的湘軍為何不打燒圓明園的英法聯軍,還聯合英法全力打太平軍?有哪些歷史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