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哪些要點?
7
回覆列表
  • 1 # 福州禪武

    可以自學,但是會形成錯誤動力定型,以後改都改不掉,要點是如何發力,練習的程式控制。

    武術是一種技能,動作技能指透過練習鞏固下來的、自動化的、完善的動作活動方式。武術動作是由一系列動作組成的。就是簡單的行走,也是腿、腳、手臂和眼等的共同活動。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後面的環節就會連著錯誤,一但把錯誤的動作不斷的重複練習,肌肉就會形成錯誤的定力定型,之後改變將是很困難的。

    以散打為例;

    踢打的技術特徵及要求

    (一)速度快

    踢打技術如能發揮出“快”的特點,就會收到使對手防不勝防的效果。影響動作的快慢,原因是多方面的。

    1. 肌肉力量是基礎 進攻動作的完成最終是靠肌肉的收縮而產生力量,沒有力量作為物質基礎,想做到快速進攻是不可能的。

    2. 掌握用力技法是關鍵

    力量和速度,在沒有掌握用力的技法以前是很難成正比例發展的。任何武術流派的用力技法都要求剛柔結合,剛柔是用力技法中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兩各方面。剛柔相濟、先柔後剛、剛後必柔這種週期性的放鬆——收縮——放手就是武術用力的技法所在。只有肌肉處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才能產生第二次的最大收縮力量。

    3. 避免動作的“預擺”是根本

    每一個踢打方法的執行路線和動作的起止點都是有嚴格要求的,有的運動員為了加大力量而把動作的幅度做的很大,或帶有“預兆”,如先收後放、先引後打等等,無意中增加了動作的執行時間,提前暴露了進攻意圖,結果達不到快速出擊的效果。

    (二)力量重

    力量重是指踢、打動作的力度要求。散打比賽,運動員處在你追我退或你攻我防的激烈拼搏中,所用方法必須有一定的力度才能取得“清晰有效”而得的效果,同時也才能給對方一種威脅。例如,甲方使用左衝拳進攻乙方,乙方欲進身以摔法反擊,若甲方衝拳力量很大,乙方便會擔心被重擊而受傷,進身也就不那麼果斷。反之,力度很小,乙方心理不畏懼,進身抱摔時也就毫無顧慮了。再如,甲追乙退,乙方欲以左踹腿阻截,若力度小,則不但不能擋住甲方的衝擊,反而會因踹腿而反作用於自己,造成自己倒地。如何加大攻擊方法和力度呢?除了運動員必須具備力量素質外,還要提高全身發力的協調性,在現有素質的條件下發揮除更大的能量。任何一個動作的發力,都是透過腰的作用點而貫制四梢(兩手和兩腳)的,沒有高度的協調性,很難使動作發力完整。例如右衝拳或右貫拳,先是通過後腳的蹬地和前腳的制動,然後使力傳至腰,又透過腰傳至臂,最後達於手。一個動作只靠區域性力量是有限的,必須全身協調一致,同時配合呼氣,閉氣蓄勁,以氣催力,達到意、氣、力三者合一,使力量更加完整。

    (三) 力點準

    進攻技術的力點(受力點),是構成技術方法的重要特徵,必須準確無誤。力點不準,不但是方法錯誤,而且極易造成損傷。如鞭腿要求繃腳面,力點在腳背弓處或小腿脛骨下端,若把力點放在腳背的趾端,則大大地減輕了動作的力度,有時還會踢傷腳趾。造成力點不準的原因,一是動作外形上的錯誤,如該繃腳的卻放鬆,該勾腳的卻繃腳,該旋轉的沒有旋轉;二是腕、踝蹬關節部位在用力的一瞬間緊張不夠,梢節鬆弛;三是動作執行路線的錯誤;如鞭腿做成斜上撩踢,力點落在了腳弓內側;四是距離判斷錯誤,如勾腿時離對手較遠,著力點落在了腳的拇指上。因此,平時的訓練必須一絲不苟地抓好動作規格,多打移動靶和固定靶,體會動作的準確性,才能在實戰中提高判斷和運用的能力。

    (四) 預兆小

    所謂預兆,是指做動作前預先暴露了進攻意圖。動作有預兆,這是散打運動員普遍容易出現的錯誤,也是致命的錯誤。在實力相當的比賽中,由於動作有預兆,對手

    一旦抓住了規律,進攻不但不能實現,反而會給對手創造反擊的良機,導致比賽的失敗。動作預兆有多種表現形式,如動作前有的習慣眨眼、皺眉、咧嘴,有的身體先往下松在擊打,有的手、腳明顯先後引再出擊,有的打拳先動步,有地起腿前先明顯地倒換重心、上體後仰等。克服動作預兆,首先要求練習者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每學一種方法都要嚴格要求;其次是練習的初級階段最好在教師或同伴的指導與監督下進行,有條件的可面對鏡子練習,使動作正確進而鞏固定型。

    (五) 方法巧

    散打比賽靠力量取勝固然重要,但以巧取勝則藝高一籌。方法的巧妙,必須與攻擊對手的時機、掌握對手重心、控制動作的力度以及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例如,甲方以墊步左踹腿進攻乙方,乙方若趁甲方墊步重心向上時,迅速用左蹬腿阻擊其腹部以上部位,甲方則必因受擊而後倒。再如,甲方以左貫拳打乙方頭部右側,乙方左閃身以左衝拳直線反擊甲方的頭部,很有可能將其擊倒,或者在甲方重心落在左腳的瞬間使用右勾腿反擊,也能產生較好的效果。

  • 2 # 劍客浪心2021

    泛泛來說,武術可以自學。比如學習武術套路,學習一些武術基本技術,甚至包括自己進行武術相應的素質能力訓練,這些都可以自學。

    然而更重要的是,假如說學習武術真的是為了對抗性質的實戰,那麼這方面就沒有辦法進行“自學”了。再退一步講,可以說不需要老師進行親自去“教”或者“演示講解”然而真正去練習和體會,是絕對沒有可能自己去比劃或者說靠著器械等輔助工具,就能夠學到身上的。也就是說,哪怕沒有教練,也必須要有個陪練。

    不過基本上好的教練也就是最好的陪練。所以這個意義上去說自學是不太可能的。

    某人在深山老林發現了一本武功秘籍,然後自學了幾年出來就成了絕世高手。這種情節只能是存在武俠小說裡面。現實是不可能的。因為任何情況之下,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真正的替代人和人之間真正的實戰對抗。

    比如說,我們可以在頭腦中無數次的模擬一遍一遍的帶球過人,然而真的在球場上趟著球面對防守的時候,一定會發現想象當中華麗的過人然後射門的動作是多麼困難才能實現。足球運動是如此,搏擊實戰就更是這樣。

    武打電影裡面那些精彩華麗的招式攻防動作,在真實的打鬥當中,是非常難以呈現的。因為對手絕對不可能在實戰當中對你這麼配合。而即使是你的陪練這樣去配合了,真正進行實施的時候,才會感覺到其中究竟是需要什麼樣的要領訣竅能夠讓你真的完成這個動作。而這個感覺,是看一萬遍影片光碟的動作演示,還有背一萬次要領口訣也完全沒有辦法真正體會到的。

    還有就是身體的真實感受。無論是攻擊到對手身上的感覺,還是說對手攻擊自己防守接觸的感覺。這些同樣沒有辦法真正去體會。無論是沙袋還是說各種陪練器材。這些都沒有辦法取代真正的人。攻擊不說,最近傳武和現代搏擊對抗當中,比較典型的鏡頭是明明已經擋住了對手的重拳,卻依然被破壞掉了整體的身體核心穩定,那麼接下來的攻擊就沒有辦法再堅持防守了。這其實就是根本沒有進行過真正人和人實際對抗練習的後果。

    我記得好像有個賽後的採訪評價說,他們(指哪些傳統武術練習者)根本沒有體會過什麼叫做捱打的疼的感覺。這句話其實也就一下子說中了一切沒有經過實戰對抗練習的根本癥結。

    因此總而言之,如果說是為了實戰對抗的目的學習武術或者搏擊,那麼就不可能是脫離陪練的閉門自學了。

    而如果是不是為了對抗的目的,那麼練武肯定也就沒所謂,當然可以自學。要點也簡單很多,多看,多想,平時多自己堅持練,就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下學期初三了,物理這次考了50幾分,怎麼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