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再來一遍
-
2 # 念笯姣
最近在讀謝麗爾.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
這個社會對待女性遠沒有對待男性那麼包容,提供給女性的機會也比男性少很多。在上高中時有比較深刻的印象,一些媒體上有提到用人單位不應拒絕女生。這些年感覺有了些進步,但其實裡真正的公平還有一段距離。用人方在招聘條件中雖未明確列出來,但實際中卻更親睞男生,而且入職後提供給男生的機會更多,更著重去培養男生。尤其非應屆畢業的女性在求職時,是否結婚,是否有小孩,什麼時候生小孩,是人力資源必問的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對於你能否得到這份工作還是有關鍵性的作用。
很欣賞謝麗爾給出的建議:雖然離男女平等還有一段路要走,但作為女性,我們時刻記住,往前一步,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努力去爭取更好的機會。家庭和工作的平衡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要因為家庭而放棄了工作,很多例項表明在工作中取得較大成就的女性,家庭生活也是很不錯的。不要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不斷去平衡家庭與生活,找到那個平衡點。有的時候,完成比完美好。
-
3 # 一串七珠讀雜書
這幾天正讀傑克 凱魯亞克的《在路上》,還沒有讀完。
記得在一個朋友散文中提到過《在路上》這本書。
由於習慣和喜好的原因,年齡越大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喜歡中國小說和中國文化。總覺得因為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風俗不同,讀國外的小說,就像隔著襪子撓癢,總有點點割。哪怕讀《老人和海》、《飄》曳覺得他們的文字的確好。在個人體會上,還是喜歡自己國家的小說。
這沒有一點標榜的意思,只有大家喜歡或者覺得對自己寫作有幫助,喜歡哪個國家的作者,都是自己的權利,沒有必要因為這個掩飾什麼的必要。
《在路上》這本書,是2007年12月第二次出版的,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封面有著收藏著的簽字,是08年籤的。
這幾天偶爾整理書櫥,看到了這本書。在我累得滿頭大汗,腰痠背疼時,看到這本書,隨手就翻閱起來。
讓我感到吸引力的是小說的“引言”,作者有耐心而仔細的敘述了這篇小說成因、過程和經歷。作者凱魯亞克一次次修改、推翻、退稿和沮喪,對於熟悉這種心境和經歷的寫作者,無意是共鳴和觸動心扉的。
於是,我就開始讀下去,現在還沒有讀完。每個人每一段時光的心境不一樣,接受的資訊也可能不一樣。青年時,我購買大量的國外作品閱讀,目的是豐富自己的知識,開啟自己的眼界。後來是痴迷的喜歡了唐詩宋詞,自己也費盡心思的咬文嚼字的構思。真到了“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的地步。後來接觸到張愛玲,開始閱讀張愛玲全部的作品。2004年,我自己也開始寫散文,並且在國家級刊物上,開始發表散文。課下閱讀最多的,還是小說。
有人評價《在路上》這本書說:
凱魯亞克的小說大多數如實描寫小人物的生活和精神風貌的,突出"個人"及"個性",個人層面的懺悔在小說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在路上》,小說本就是一部內涵豐富的作品,其中飽含著那些生活在混亂時代的美國年輕人的複雜的內心情感:迷惘,尋覓,失望,短暫的亢奮,長久的悲傷,而始終存在的,還有永恆的懺悔。這本書最後給我的感觸是什麼,只有讀完以後,才能完整的回答!
-
4 # 爻書書
最近再看亨利.梭羅的《瓦爾登湖》。但並沒有看完,大概看完了三分之一。這本書並不厚,看了一天,讀了四天。我是每天睡覺前讀一個小時左右。憑藉著幾天而言,我覺得亨利的思想是比較前衛且知命常樂的人。是一個有一點虛偽但卻滿足的人。
雖然才看了三分之一,但對生活的理解看得出超過了同時代的人物。因為在那個時代,無論是科技還是社會環境都不會允許一個人想太多的事情。但他是一個例外,這一點我比較欽佩。
他住在瓦爾登湖,四周沒有人,只有一個人然後享受孤獨和寂寞。很多人都覺得這兩點是不好的,特別是在心理學上是有問題。然而,孤獨和寂寞其實是一個人獨處時必不可少的,獨處會讓一個人認真的對待自己,這叫慎獨。
亨利住在這樣一個地方,面對著大自然,吃自己種的東西,看大樹嫩芽茂盛,而後冰雪十里。看大湖波光粼粼,冰封幾月,這都是一幅美景,是他選擇的生活。無關美不美,在於選擇。這也是一點我比較羨慕和敬佩的人。
對現代生活而言,浮躁的社會氣氛下去看這本書,就像找到了一片大湖,沐浴在湖畔暖陽裡,耳吹舒緩微涼的清風,呼吸大自然的氣。那是一種舒服和美妙。
看了一點,我也不知道後面會讓我看見什麼,但我知道,這本書值得讀,也值得思考。
-
5 # 莫止戈
愛是信仰,也是光
《長恨書》是英國作家凱瑟琳·休斯於2015年出版的作品,如果光聽名字的話,你可能會覺得是中國作家的著作,細細品來,英倫風味的文字也足以打動人心。
故事由蒂娜在慈善店裡送來的衣服裡找到的一封信開始,揭開了塵封了三十四年前的一段往事,克里西和比利相知相許,可克里西的父親百般阻撓,在比利得知克里西懷孕後一時無法釋懷先克里西離開,可令比利想不到的是這一次先走,卻也是生離死別。比利寫信給克里西道歉並向她求婚,可這封信被克里西的父親攔截下來,而這封信也因此塵封了三十四年,這一對有情人終究天各一方,甚至一個是生離,一個是死別。
故事的轉折是蒂娜發現信後的一年,蒂娜本是一個善良、美麗的女孩,卻一直收到酒鬼丈夫的家暴,她一次一次的原諒他,他一次一次的變本加厲,直至他打掉了他們兩個的孩子,心灰意冷的蒂娜才決心真正離開他。
威廉是克里西的兒子,在尋找母親的過程中,他深深地被蒂娜這個美麗善良的姑娘所吸引,最終威廉找到了母親,也找到了生命中的最愛。當克里西時隔三十四年拿到比利的這封信時,她終於獲得了救贖,一切本該是那麼的美滿,還好她最終知道了真相,她在三十四年後真正的放下了比利,開始的全新的人生。
故事的最後蒂娜和克里西都收穫了她們渴望的幸福,她們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她們可愛、善良、美麗,即使經歷過無比慘痛的曾今,卻都還能夠相信未來,相信善良,相信身邊的人,而最終她們都獲得了贏得的幸福。
愛是信仰,也是光。這是我在看完這本書後最大的感受,愛能讓一個人有力量苦苦等待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愛就像是信仰一樣,讓即使活的再苦再累的人相信未來,愛也是光,電量了原本漆黑的長夜,讓人勇敢的邁向未來。即便是再艱難的日子,艱難過後便是愛與希望。
如果說地球上最大的力量是什麼?我想那一定是愛,沒有什麼是愛做不到的,它是一種人們說不清、道不明的神奇力量,如果你曾處在黑暗中,如果你曾看不到未來,我希望你能再讀完這本書後勇敢起來、振作起來,因為,愛是信仰,也是光。
回覆列表
最近看完了《三國演義》,些許心得分享。挾天子令諸侯,唯才是舉的曹丞相。一路逃亡,不拋棄,不放棄,彎得下腰,抬得起頭的劉益州。事必躬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家庭幕府,獨有奴人之術,步步壯大的孫氏集團。在一段動盪的歷史中,法家寒族勢力的發展,不管迎來怎樣的巔峰,都是曇花一現,都只是無奈的掙扎。隨著三分歸晉,士族階級又登上了統治峰頂,在中國文化裡,政權的建立道路千萬條,統治道路只一條,文化不變,士族階級就永遠站在金字塔頂端,法治社會,人民當家作主,明主就還有很遠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