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庭前明月
-
2 # 飛羽研農
農業種植如果有坑,客觀來講,是因為準備不充分。
2,種植最大的坑是種植計劃不明確,沒有市場調查和分析,會有產品滯銷風險。
3,種植坑之技術準備不充分,即便找到了市場稀缺的品種,也會因為技術準備不足問題,影響種植品行的產量和品質。
4,種植坑之產品佈局,常規種植和經濟價值高的農作物合理按比例搭配,形成差異化收入。
-
3 # 包忠華
農業種植常見的幾種入坑型!
一、被高回報誘惑的落坑型:很多外行人有一定資金,檔不注誘惑盲目跟風,結果落坑血本無歸。
二、好心引匯入坑型:產業是好產業,行情好時政府常引導、扶持發展,但缺乏市場預警,很快供大於求,價格下跌,整體行業虧損。
三、情懷入坑型:很些人不懂農業,覺得農業種植容易,一腔熱血的進入,因不懂技術,沒有市場,後續資金盤短期缺,結果進入農業種植"黑洞"。
四、"羊群效應"入坑型:這是中國農業的主流,不知道市場需要什麼?哪些東西市場已過剩?見別人種什麼就跟著種什麼,去年什麼價格好今年就種什麼。
-
4 # 佰秀農業
農業種植上的坑雖然有很多,但大多都是自己跳進去的,你說你是被人推進去的我也信,但你不站在坑邊上,別人怎麼有機會推你?當然了,搞農業種植,還得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只要能避免掉進坑裡,縱然腳下的坑有千萬個,掉下去摔疼的也不是你。
下面,佰秀就用身邊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來為大家指一下農業路上的坑都有哪些,如果看完這篇文章,你依然義無反顧的往坑裡衝,那就不能怪我了。
坑一、衝動是魔鬼
搞農業種植,有幾個是經過深思熟慮並進行科學規劃了的?恐怕少之又少,大家搞農業種植的初衷是什麼?有的人真是為了想在農業上搞一番事業,而有多少人,是奔著補貼去的?
有人就算了,承包1000畝地,每畝補800元,就等於承包土地才200元,多便宜呀,我種某某作物,投入1000元每畝,咱也不求多賺,一畝淨賺500元,一千畝地就是50萬呀,又可以當老闆又有錢賺,怎麼想怎麼都是大贏家。
可是,這個想法太單純了,搞農業的都知道,天氣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市場行情不確定因素太多,不考慮這些就一味投資搞種植,就是給你免地租,結局也是你蹲在坑裡哭。
坑二、一夜暴富太天真
很多人承包土地搞種植,都是抱著賺大錢的目的,這想法並沒有錯,但錯誤的是,你選擇錯了,告訴你一個很現實的現實,那就是搞農業種植,是賺不了大錢的,想賺大錢請進軍房地產。
但身邊還時不時有賺100萬、200萬的鮮活例子出現,比如某某某前年種了一百畝白朮,結果大賺了一筆,某某某去年種了三百畝泡椒,賺了一兩百萬,頓時,所有的人都眼紅了,都拼命跟著投資種植,結果呢,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坑三、盲目投資受人騙
這個坑是很深的,有位福建的種植戶朋友,原本是做生意的,不知道為啥轉行搞起了農業種植,前年,有位賣種苗的朋友,忽悠他種了幾百畝中藥材牡丹。
當他懷揣著發財的夢想,憧憬著豐收的喜悅,投入了大本錢進行牡丹種植。結果種上之後,牡丹的行情就大跌不止,況且牡丹是個多年生中藥材,如今都生長至第三年了,行情依然在谷底徘徊。
這下可愁懷了他,中藥材值錢就是寶,不值錢就是草,投入了那麼多錢,原來自己種了幾百畝草呀。
坑四、病急亂投醫
搞農業種植,必須要懂得農業管理,對病蟲草害及增產管理都是要懂的,不然掉坑裡你還不知道是怎麼掉進去的,有人說,看看現在搞種植的大戶,有幾個是真正懂的?但不懂可以請懂的人管理呀,想法是不錯,反正你賺不賺錢不知道,管理員都賺了。
當然,這只是個例,但佰秀認識一位種地大戶,為中藥材白朮噴一遍農藥都要花好幾萬,按照每桶水(15公斤)計算,農藥成本竟然高達30多元,一般情況下,10元左右一桶水的成本就已經很好了。
另外,前期心疼錢,不好好管理,當農作物出現問題時,今天聽這位專家不錯,明天聽那位專家不錯,一個人一個辦法,花錢請了很多專家,搞來搞去,把自己都搞暈了,莊稼也成了別人的試驗田,有意思嗎?
-
5 # 芍藥緣
農業種植的出坑方式也很多:
1.選好品種,不要盲目追風。很多種植戶都是跟風種植,今年大蒜貴就種大蒜,殊不知大家的想法都一樣,大蒜面積增加了就是降價的必然,入坑的機率也就大了。去年冬瓜種植畝產萬元,今年種植面積就大幾倍,結果今年冬瓜一毛錢斤,種植戶就賠大了!所以種植戶要有逆向思維,不要跟風種植!種植品種要選擇用量大,而且價格穩定的。這樣就不愁銷路,也不會有大風險。
二,選擇種植品種最好掌握管理技術,向增產和品質要效益。比如白朮種植,投資高風險太大,一定要掌握病蟲草害的技術,達到增產的目的,效益就有保證。
三,種植品種一定要儘量採用立體種植模式,減少土地成本,降低種植風險,林下種植和間作套種模式。比如果樹幼苗間作白芍,白芍行間套種毛豆、辣椒等模式。白芍在前兩年可以間作毛豆,一年收兩茬,多增加3600元的收益,這樣大大降低了土地租金成本,也充分發揮了土地作用,最大可能的增加收益。
四,規模種植要採取多品種種植,以短養長,迴圈發展。
五,自我繁育種苗,節約種苗成本。我公司始終堅持讓客戶走自我繁育種苗的路子。比如白朮種植,當年選植株健壯的白朮留種,自己育苗,就大大節約了購買種苗的成本。降低了種植風險,增加了單位面積的收益。
六,走公司+農戶的模式,讓利於民,做好技術服務和銷售工作。新疆是中國紅花種植最大的產地。紅花產量低,屬勞動密集性種植專案,發展農戶種植,讓農戶參與種植,既可以提高產量和質量,也可以降低種植成本和防控風險,種植大戶做好銷路就可以了。
!
回覆列表
農業種植,找不到適銷對路的產品,真的是一個坑。跳進去,不知道要白廢多少精力與心血。更不要說財力的損失了。因此,面對眼花繚亂的種植專案,一定要擦亮雙眼去選擇。
綠化苗木。七八年前,我們村裡的一位村醫不知道從哪裡聽說,種綠化苗木前景好,利潤高,並且管理省事。於是,花大價錢購買了十幾畝地的小苗。到現在,盼了一年又一年,根本不見回收的訊息。周邊農戶意見很大,因為影響莊稼的生長與產量。這麼多年賣不出去,他自己心裡也很著急。毀了吧,太虧。這麼些年,地都耽誤了,只見投資,不見回報。高價藥材。前年,村裡幾家農戶聽說種藥材效益高。於是高價買來了鳳仙花,紫苑等種子。費了不少的周折總算盼到收穫了。拉到指定收購的地方,誰知道人家說土質不行,達不到標準。要麼賤賣,要麼拉回家當材燒。結果可想而知。打瓜。多年前農戶們不知道被哪裡的技術員忽悠住了,紛紛種起了打瓜。據說效益高。最後賣的時候,大夥做起難來。那麼多的瓜,要一個一個砍開只要洗淨晾乾的瓜籽。人們這才傻眼了。天!這得多少功夫呀!最後秋雨連綿,大部分人家的打瓜都爛在了地裡。過去好久了,人們提起來這事,還怒氣滿懷呢!畢竟,種植業不是單純靠辛苦就能夠發財的。沒有一定的判斷和市場把控能力,還是不要碰那些沒把握的事!
我是今夕月映。關注三農話題,與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