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福爾摩斯阻止布萊克伍德的殺人行為,並將此人繩之於法。期間,有華生醫生的協助,當然還有姍姍來遲的警察。此場景為開篇,交代了影片的主人公——福爾摩斯。他作為正義的一方,自然有幫手,分別是華生和眾位警察;當然還有反角——布萊克伍德。此場景結束後,便是影片的片名。
7——12:詳細描述了華生和福爾摩斯之間的朋友關係。當然,這裡面還提到了華生的意中人——瑪麗。並以此作為華生從貝克街搬走的理由。這樣的設定,相當於在兩人的關係之間製造了一點小插曲,以滿足觀眾的好奇,看福爾摩斯和華生如何解決於這個女人的關係。
12——16:在瑪麗面前,福爾摩斯展現了自己的特長——透過細節來判斷人的一切。這一點和原著不謀而合,算是給了福爾摩斯一個很體貼的亮相。不過,席間福爾摩斯惹怒了瑪麗,也為後來三人的關係埋下了伏筆。
16——20:此場景展示了福爾摩斯的身手。就如許多觀眾的不滿一樣,精通拳擊和擊劍的福爾摩斯完全是一中國式的武林高手。結合前一場景,這兩部分完成了對福爾摩斯的素描。從人際關係,到辦案能力,再到自身的能力,這起到了烘托正面形象的作用。
20——27:身在監獄的布萊克伍德要求見福爾摩斯,兩人完成了一段精彩的對話,引出了後面所發生事件的種種線索(當然,看第一遍是不可能明白的)。這期間,華生和福爾摩斯在馬車中的對話展示兩人的關係並沒有隨瑪麗的介入而變得不同。而旋轉吊橋隨著福爾摩斯的話語而被引入,為最後的決戰地點做了暗示。
27——28:布萊克伍德被處於絞刑。整個案件似乎結束了,其實,這才剛剛開始。
28——37:艾琳的出現,使福爾摩斯的情感生活展露出來。這自然是為了滿足劇情的需要,沒有人願意看一個沒有七情六慾的英雄,娛樂化的商業電影需要滿足觀眾的口味。而這一場景除了介紹了艾琳和福爾摩斯的關係,同時還引出了一個始終在本片中沒有露面的人物——莫里亞蒂(影片後面提到的)。福爾摩斯在接受了尋找里爾登的任務後,警察的出現使他和華生面臨了新的問題——布萊克伍德復活了。在這幾分鐘裡,蓋裡奇終於秀了一下自己擅長的剪輯方式,先交代結局,然後展現過程。
37——41:墓地之行讓福爾摩斯和華生堅定了繼續完成此案件偵破的決心。而他們需要尋找的里爾登此時已變成了一具屍體,躺在原本是布萊克伍德的棺材中。
41——55:福爾摩斯和華生檢查里爾登的住所,發現了許多線索,當然這些線索是為後來福爾摩斯解釋案件時用的,一般觀眾猜不出那麼多。另外,他們兩個在搜尋期間,面對前來破壞現場的三個人,分別體現自己的武藝,上演了一場接一場的動作戲、追逐戲和破壞戲。這些戲都是商業電影中必有的專案,看多了覺得膩,不看又覺得少了點滋味。符合現代生活對“快餐食品”的評價。
55——63:破壞船廠的福爾摩斯和華生在監獄了度過了一段時光,華生被瑪麗保釋,福爾摩斯卻被一批神秘人保釋。接著福爾摩斯被安排見到了神秘人,此人乃布萊克伍德的生父——托馬斯。另外,福爾摩斯還認識了斯坦帝和科沃德,這兩個人本身就是整個事件的一些線索(看完便知道了)。在他們的言語中,福爾摩斯知道了布萊克伍德一些背景,決定繼續追蹤此案,阻止布萊克伍德的陰謀。
63——71:採用蒙太奇手法,一方面是福爾摩斯和艾琳的情感糾葛,另一方面是托馬斯被兒子殺死。被惡搞的福爾摩斯檢查完托馬斯的兇殺現場後,拿走了許多物品,這些是後來解謎所需要的工具。
71——75:布萊克伍德成為聖教的領袖,並殺死反對者斯坦帝。並利用科沃德的能力以莫須有的罪名對福爾摩斯進行通緝。
75——86:根據在里爾登住所處想殺害福爾摩斯和華生的嫌疑人的屍體,兩人找到了更接近布萊克伍德的線索。在奈恩的河邊工廠,兩人與布萊克伍德發生了交鋒,以艾琳作為人質的布萊克伍德逃脫,留下三人與周圍的機器進行搏鬥。並最終在火藥的爆炸中,三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福爾摩斯算是失敗了一把。同時,華生的受傷更堅定了福爾摩斯追查到底的決心。
86——87:艾琳會見神秘人——莫里亞蒂,為後續事件埋下伏筆。
87——88:化了妝的福爾摩斯為受傷的華生治療,但是在瑪麗面前迴避自己。瑪麗也明白了兩人之間的情誼,支援福爾摩斯追查到底。
88——95:福爾摩斯自己整理所有線索,並將自己的推論說給艾琳和華生,確定了布萊克伍德下一步的殺人地點。
95——100:福爾摩斯被眾警察抓走帶給了科沃德。福爾摩斯在和科沃德的交談中驗證了之前的所有推論,並在與科沃德的對抗中成功脫險。
100——110:眾議員在會場的遭遇和福爾摩斯等人在下水道中的搏鬥交叉進行,製造了緊張的氣氛,也展現了整起事件最後的走向。
110——107:在旋轉吊橋的最後搏鬥中,福爾摩斯揭開了所有的謎底,而大反派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以另一種形式的完成了絞刑。至於艾琳,告訴了福爾摩斯指揮她的幕後人的身份。顯然,這個伏筆要等到續集中去解答了,這也是商業電影最喜歡留的尾巴了。如果第一部賣座就拍,不行就不拍,留著懸念也無所謂。但是,此部影片據說續集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107——120:華生的搬家過程中夾雜著福爾摩斯揭開布萊克伍德的復活之謎。接著,一名警察的介入也提到了幕後人。莫里亞蒂在上述事件中偷走了布萊克伍德的一項先進發明,同時殺死了一名警察。很顯然,影片的結尾留下了很大的尾巴,為續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影片的故事就是在層層的邏輯中展開,等所有的謎底揭曉,我們才明白了前面所有的鋪墊都是必須的。這也是一部懸疑片或者探案片所常用的一種手法。而對於影片的結構而言,這顯然是一個三段式。
開端部分可以持續到40分鐘左右,當墓地之行完成,影片為我們呈現了整個事件的起因,同時也交代了福爾摩斯所擁有的資源和麵臨的問題。當然,福爾摩斯展現拳腳這一塊對於影片整體而言並沒有太多幫助,只不過為了展示一下主角,多這幾分鐘也算賺足了眼球。而第一個情節點便是尋找艾琳求助福爾摩斯尋找里爾登,這為後續的故事發展打下基礎。
墓地場景之後,影片便進入了第二部分——對抗部分。隨著福爾摩斯取得線索的深入,他和華生開始面對各方面的阻力,首先是里爾登住所的打鬥戲,然後是在影片75分鐘左右(按120分鐘計算,此時大致符合黃金分割點)整個戲劇衝突達到高潮,主人公在此時會遇到困難,反派會獲得最大也是最後的一次勝利,隨後便為結局做好鋪墊。這種劇情模式的設定是商業片最常用的,如果有興趣,多看幾部類似的影片便會發現這種規律。第二個情節點便是福爾摩斯推斷布萊克伍德的殺人地點。
結尾的戲由福爾摩斯從科沃德那裡驗證自己的推論開始,直到最後的旋轉吊橋之戰,一切隨著福爾摩斯揭示的謎底而結束。當然,最後,福爾摩斯還要幽默一把,順便將布萊克伍德的復活之謎再來一次親身演繹。正義最終戰勝邪惡,這是好萊塢最擅長的戲路,也是商業片最拿手的法寶。
這種“開端——對抗——結尾”的三段式敘事結構符合大部分好萊塢的商業型別片,也正是這種簡單有效的劇作規律使好萊塢電影看似千面萬孔,其實都是相似的。而掌握了這種規律,對於我們看電影便少了一些盲目,多了一些理性。
0——7:福爾摩斯阻止布萊克伍德的殺人行為,並將此人繩之於法。期間,有華生醫生的協助,當然還有姍姍來遲的警察。此場景為開篇,交代了影片的主人公——福爾摩斯。他作為正義的一方,自然有幫手,分別是華生和眾位警察;當然還有反角——布萊克伍德。此場景結束後,便是影片的片名。
7——12:詳細描述了華生和福爾摩斯之間的朋友關係。當然,這裡面還提到了華生的意中人——瑪麗。並以此作為華生從貝克街搬走的理由。這樣的設定,相當於在兩人的關係之間製造了一點小插曲,以滿足觀眾的好奇,看福爾摩斯和華生如何解決於這個女人的關係。
12——16:在瑪麗面前,福爾摩斯展現了自己的特長——透過細節來判斷人的一切。這一點和原著不謀而合,算是給了福爾摩斯一個很體貼的亮相。不過,席間福爾摩斯惹怒了瑪麗,也為後來三人的關係埋下了伏筆。
16——20:此場景展示了福爾摩斯的身手。就如許多觀眾的不滿一樣,精通拳擊和擊劍的福爾摩斯完全是一中國式的武林高手。結合前一場景,這兩部分完成了對福爾摩斯的素描。從人際關係,到辦案能力,再到自身的能力,這起到了烘托正面形象的作用。
20——27:身在監獄的布萊克伍德要求見福爾摩斯,兩人完成了一段精彩的對話,引出了後面所發生事件的種種線索(當然,看第一遍是不可能明白的)。這期間,華生和福爾摩斯在馬車中的對話展示兩人的關係並沒有隨瑪麗的介入而變得不同。而旋轉吊橋隨著福爾摩斯的話語而被引入,為最後的決戰地點做了暗示。
27——28:布萊克伍德被處於絞刑。整個案件似乎結束了,其實,這才剛剛開始。
28——37:艾琳的出現,使福爾摩斯的情感生活展露出來。這自然是為了滿足劇情的需要,沒有人願意看一個沒有七情六慾的英雄,娛樂化的商業電影需要滿足觀眾的口味。而這一場景除了介紹了艾琳和福爾摩斯的關係,同時還引出了一個始終在本片中沒有露面的人物——莫里亞蒂(影片後面提到的)。福爾摩斯在接受了尋找里爾登的任務後,警察的出現使他和華生面臨了新的問題——布萊克伍德復活了。在這幾分鐘裡,蓋裡奇終於秀了一下自己擅長的剪輯方式,先交代結局,然後展現過程。
37——41:墓地之行讓福爾摩斯和華生堅定了繼續完成此案件偵破的決心。而他們需要尋找的里爾登此時已變成了一具屍體,躺在原本是布萊克伍德的棺材中。
41——55:福爾摩斯和華生檢查里爾登的住所,發現了許多線索,當然這些線索是為後來福爾摩斯解釋案件時用的,一般觀眾猜不出那麼多。另外,他們兩個在搜尋期間,面對前來破壞現場的三個人,分別體現自己的武藝,上演了一場接一場的動作戲、追逐戲和破壞戲。這些戲都是商業電影中必有的專案,看多了覺得膩,不看又覺得少了點滋味。符合現代生活對“快餐食品”的評價。
55——63:破壞船廠的福爾摩斯和華生在監獄了度過了一段時光,華生被瑪麗保釋,福爾摩斯卻被一批神秘人保釋。接著福爾摩斯被安排見到了神秘人,此人乃布萊克伍德的生父——托馬斯。另外,福爾摩斯還認識了斯坦帝和科沃德,這兩個人本身就是整個事件的一些線索(看完便知道了)。在他們的言語中,福爾摩斯知道了布萊克伍德一些背景,決定繼續追蹤此案,阻止布萊克伍德的陰謀。
63——71:採用蒙太奇手法,一方面是福爾摩斯和艾琳的情感糾葛,另一方面是托馬斯被兒子殺死。被惡搞的福爾摩斯檢查完托馬斯的兇殺現場後,拿走了許多物品,這些是後來解謎所需要的工具。
71——75:布萊克伍德成為聖教的領袖,並殺死反對者斯坦帝。並利用科沃德的能力以莫須有的罪名對福爾摩斯進行通緝。
75——86:根據在里爾登住所處想殺害福爾摩斯和華生的嫌疑人的屍體,兩人找到了更接近布萊克伍德的線索。在奈恩的河邊工廠,兩人與布萊克伍德發生了交鋒,以艾琳作為人質的布萊克伍德逃脫,留下三人與周圍的機器進行搏鬥。並最終在火藥的爆炸中,三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福爾摩斯算是失敗了一把。同時,華生的受傷更堅定了福爾摩斯追查到底的決心。
86——87:艾琳會見神秘人——莫里亞蒂,為後續事件埋下伏筆。
87——88:化了妝的福爾摩斯為受傷的華生治療,但是在瑪麗面前迴避自己。瑪麗也明白了兩人之間的情誼,支援福爾摩斯追查到底。
88——95:福爾摩斯自己整理所有線索,並將自己的推論說給艾琳和華生,確定了布萊克伍德下一步的殺人地點。
95——100:福爾摩斯被眾警察抓走帶給了科沃德。福爾摩斯在和科沃德的交談中驗證了之前的所有推論,並在與科沃德的對抗中成功脫險。
100——110:眾議員在會場的遭遇和福爾摩斯等人在下水道中的搏鬥交叉進行,製造了緊張的氣氛,也展現了整起事件最後的走向。
110——107:在旋轉吊橋的最後搏鬥中,福爾摩斯揭開了所有的謎底,而大反派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以另一種形式的完成了絞刑。至於艾琳,告訴了福爾摩斯指揮她的幕後人的身份。顯然,這個伏筆要等到續集中去解答了,這也是商業電影最喜歡留的尾巴了。如果第一部賣座就拍,不行就不拍,留著懸念也無所謂。但是,此部影片據說續集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107——120:華生的搬家過程中夾雜著福爾摩斯揭開布萊克伍德的復活之謎。接著,一名警察的介入也提到了幕後人。莫里亞蒂在上述事件中偷走了布萊克伍德的一項先進發明,同時殺死了一名警察。很顯然,影片的結尾留下了很大的尾巴,為續集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影片的故事就是在層層的邏輯中展開,等所有的謎底揭曉,我們才明白了前面所有的鋪墊都是必須的。這也是一部懸疑片或者探案片所常用的一種手法。而對於影片的結構而言,這顯然是一個三段式。
開端部分可以持續到40分鐘左右,當墓地之行完成,影片為我們呈現了整個事件的起因,同時也交代了福爾摩斯所擁有的資源和麵臨的問題。當然,福爾摩斯展現拳腳這一塊對於影片整體而言並沒有太多幫助,只不過為了展示一下主角,多這幾分鐘也算賺足了眼球。而第一個情節點便是尋找艾琳求助福爾摩斯尋找里爾登,這為後續的故事發展打下基礎。
墓地場景之後,影片便進入了第二部分——對抗部分。隨著福爾摩斯取得線索的深入,他和華生開始面對各方面的阻力,首先是里爾登住所的打鬥戲,然後是在影片75分鐘左右(按120分鐘計算,此時大致符合黃金分割點)整個戲劇衝突達到高潮,主人公在此時會遇到困難,反派會獲得最大也是最後的一次勝利,隨後便為結局做好鋪墊。這種劇情模式的設定是商業片最常用的,如果有興趣,多看幾部類似的影片便會發現這種規律。第二個情節點便是福爾摩斯推斷布萊克伍德的殺人地點。
結尾的戲由福爾摩斯從科沃德那裡驗證自己的推論開始,直到最後的旋轉吊橋之戰,一切隨著福爾摩斯揭示的謎底而結束。當然,最後,福爾摩斯還要幽默一把,順便將布萊克伍德的復活之謎再來一次親身演繹。正義最終戰勝邪惡,這是好萊塢最擅長的戲路,也是商業片最拿手的法寶。
這種“開端——對抗——結尾”的三段式敘事結構符合大部分好萊塢的商業型別片,也正是這種簡單有效的劇作規律使好萊塢電影看似千面萬孔,其實都是相似的。而掌握了這種規律,對於我們看電影便少了一些盲目,多了一些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