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尚時尚大王洲

    一般來說asics的鞋會參考腳型把他劃分成3類三個種一般足型跑鞋適合正常腳:總體緩衝和支撐性強大。Nimbus即是;緩衝型適合足內翻腳型:特別注重中底的緩衝,來抑制足外旋。Cumulus即是;穩定型跑鞋適合外翻:中底內側有一塊很硬的支撐用來抑制內旋。Kayano即是。 你提出N系和K系的優缺點,中好筆者就是做跑鞋買賣的滴,手頭剛好有。儘可能的詳細跟你說一下。就用N20和K24來說。

    說及專業跑X,跑步人一致會認為是亞瑟士。公認的“跑鞋之王”,你可以蹲在馬拉松終點線上看看。還有就是東亞的日本設計更符合華人的腳型,其實緩震膠是德國製造。

    但它也是出了名的難選,什麼內翻外翻概念就很繞口,關鍵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腳型。這個不去多說,簡單概括N系列是適合大多數腳型的,而K系列在提供緩衝的同時,內側的支撐性更好點。

    他們兩個都是頂級的跑X,使用了旗下全部黑科技,所以重量達到三百多克。它們也都更偏傳統跑鞋。值得說的是這兩雙鞋的中底厚度較此前幾代降低了不少。

    再說一下以它為代表的日系跑鞋和如歐美系的區別:它的理念是將最好的技術運用在上面,升級材質,儘可能減重;歐美則更多偏向“極簡”,開發輕質厚底零落差像BOOST。這也是目前的兩大趨勢。

    外觀

    N20 開箱你會感到非常“動物兇猛”,網面多了很多3D立體的印花,像蜥蜴的面板,比K24 張揚不少。視覺上N 20的焦點在後跟20字明顯,而K24更簡約風格,線條也越來越少。與23相比,透氣孔也少了很多,夏季貌似不適合穿著,鞋頭的壓膠也跟網布完美融在一起。以往K系列看起來龍飛鳳舞,拿24會更讓人把眼球往鞋側和後跟處的X型TPU支撐上引。24運用了大量菱形切割圖案,這是之前沒有的。

    顏值相對於之前的款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但依然很內斂,我們經常時候它有著土豪核心民工外觀,每一代不管怎麼變,都沒有往出街潮款的發展的趨勢,搭配運動裝沒問題,但是搭配休閒就略顯不足。

    鞋面/鞋身

    N20用的Gradient MESH 2.0+FluidFit。FluidFit就是在不同區域用不同密度的網面。像鞋頭、鞋身這些地方網面密度自然高很多;在常曲折的地方用大網眼面料,及透氣又減少摩擦。像蜥蜴面板的這種網面就是為了更好的支撐。

    K系在前幾款的設計是非常繁瑣的,過多的線條,後來用FluidFit才簡潔化,同業也在用料厚度上改善。以往像坦克而如今更像一輛輕快的跑車。

    值得說的是鞋身對雙腳的包裹,N20比更束縛一些的K24 出色。

    透氣性,雖然K24的透氣孔更明顯,真實的是N20更好一些。雖然都不不算特別“清涼”的那類,更適合春秋冬用。

    後跟上兩者都像籃球鞋,外部護踵支架的結構與材質基MetaClutch技術,內襯用了記憶泡沫內襯,貼合度非常好。無論是包裹還是支撐,都是無與倫比的。每一步的落地即使是踩到光滑帶水的地面上也不用擔心打滑。

    如果你是“挑”的跑者,N0會更適合你,穿著也是很明顯的包裹感;如果更喜歡輕便的鞋面,不想有太強的包裹,那Ka24更適合。舒適度方面,N20是柔軟的全包裹,K24是點到為止。

    中底緩震/支撐

    兩者的中底差距不是很大,除了K系多了內側的支撐設計。而實際跑步的腳感區別是相當大的。

    先說GEL緩震膠:都看過那個“18米高度雞蛋掉落GEL膠上毫無損傷”廣告,這只是它的一個特性,GEL更為人稱道的其實是它的穩定性和耐久性,打個比方,海綿泡沫塊,踩上去很軟,能短時間站穩,長時間擠壓也會塌而且不可復原。這就是區別。想想如果是跑步這不就糟透了。

    跳起後刻意用後跟落地,N比K軟彈的多。兩雙鞋中底其它部分都用了FlyteFoam材質,比早些的Solyte、FluidRid等材質要輕彈許多。幾次跑下來,N的柔軟和彈性並存,非常舒適,上腳奔跑能很直觀的感覺到中底的緩震,也不會有拖沓的陷入感。 而 K系似乎是更需要磨合的,跑過幾次後才明顯感覺它“軟”下來——但與前輩比,如今的K系大量堆砌科技,可能真要告別 “踩屎感”了。

    K作為支撐系,DYNAMIC DUOMAX雙密度中底防傾斜黑科技一直在前幾代存在。而從第18代後的產品對雙腳內側的支撐感由強烈到逐漸消失,這是好事,畢竟大多人用不到。

    DYNAMIC DUOMAX的作用是在長時間跑步後肌肉特性下降,動作開始變形(參考馬拉松跑前和完賽),此時就能感到他的作用,不至於像踩泡沫那樣踩在中底上。

    總結N非常舒適的中底,在保持柔軟的同時還有比較好的支撐性,K緩震不在柔軟,中底更輕盈,彈性更好,和K23一樣,沒有“踩屎感”,科技一大些,沒有累贅感,更趨向高效;之前的K適合大體重的跑步者,現在不僅如次,體重較輕的一樣能駕馭;需要多穿幾次才能磨合出比較好的跑感。

    外底

    N與K外底也堆了很多新科技。

    N(右)外底中部左右各兩片Trusstic穩定片,防止運動中足部的過度扭動,增加腳部著地穩定;

    K(左)Trusstic面積更大。

    理論上Trusstic是防止扭動,提高落地後掌前掌動作的連貫性,通俗理解就是跑起來拖泥帶水的拖沓感,穩定片會和重心引導線系統降低這種感覺。重心引導線系統(Guidance Line)後掌的凹槽部分,“可以有效地引導腳跟到腳趾的姿勢,有一個跑步旅程,減少能量消耗和延緩疲勞。”

    外底是亞瑟士的良心,很多都愛在外底上耍心機:中底與地面直接接觸,說更好的抓地,真是讓壽命大幅下降。幾百公里後就要換。而 N 與 K都用AHAR+橡膠,使用壽命高,也能在絕大多數路面上用。不同的是N外底紋路多為六邊形圖案,前掌黃綠色部分要比黑色部分更軟一些。較深的紋路凹槽也能加快跑過溼滑路面的排水效能。

    K的底紋路有點像“鳥巢”,另外雖然同為AHAR+橡膠,硬度上感覺K的外底橡膠更硬一些,是因為含碳量跟多。但是抓地力依然那麼瀟灑。

    總結

    慢跑是動作的無數次重複,稍微的一點差別就會重複N多次。在大量好的技術前提下,經過多年調校,也算是潤物細無聲,只要選對了碼,在長時間雙腳與鞋與路面的接觸中跑者完全不必擔心會有不適感—這他有極高人氣的原因。N系出到第20代,一直都是最舒適的,沒有之一。

    而K 最近5代的改進,越發硬實的中底,更輕盈的腳感讓 K更像跑車。延續了6代以來的變革,甚至在剛上腳時有種硬實的錯覺。好在穿開之後K 24 開始變得貼合,支撐和緩震都恰到好處的發揮功力。

    至於意見,與iPhone的略一致,出到20+代後,Ni和 K 每隔2-3代有較大更新,隔代會有小的改進。(下面K24的GEL上方皇色數碼即可召喚到筆者,C15帶150軟妹即可帶走,讓劇友們知道一下筆者對於跑鞋是多麼的有能力)如果你是更早款的使用者,儘量按照隔代來選,畢竟 也都是出了名的耐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常寧的家人說其有傷,而蔡斌卻說其無傷,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她依然需要佩戴腿部護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