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00669042708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五陰熾盛。 這八苦可以分為二類: 第一類是生老病死,這是人生的自然過程之苦; 第二類是憂悲惱、怨憎會、恩愛別離和所欲不得,這是主觀願望所不得滿足之苦 。最後歸結為“五盛陰”,“五盛陰”指對人生的愛戀與追求,以此為苦,說明 人的存在本身為苦。這樣,苦就具備了普遍的性格,凡是有生命的個人,苦都是 在所難免的。 生苦:指生命誕生時所具有的痛苦--十月懷胎,如住黑暗地獄,遭受倒懸之苦 ,母親的飲食,或冷或熱,或飢或飽,嬰兒實受寒侵、燒煮、擠壓之痛。及至嬰 兒出生,透過狹窄的通道,身體扭曲變形之苦,還有脫離母體,為外界炎熱或寒 冷的空氣刺激,猶如鋼刀刮身之苦,加上接生者的粗糙手掌觸控與提抱,嬰兒又 如遭皮鞭抽身之苦。所以嬰兒出生時都是豪壯大哭,絕沒有笑嘻嘻出生的,這就 是“生之苦”。 老苦:人有生長必有衰老,老之將至,如燭之將盡。時間無情,歲月消逝,註定 要將青絲變成白髮,將青春化為垂暮。於是,昔日的明眸皓齒,如花似玉,轉眼 間雞皮鶴髮,人老珠黃,往日的健康茁壯,神采奕奕,至而今老態龍鍾,步履維 艱,正所謂“流光如水不回瀾,難把優遊救老殘”,青春消逝,少年不再,豈不 苦哉! 病:常言道:人食五穀生百病。大自然的風、寒、溼、火、署、燥等所謂外在“ 六淫”,以及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內在“七情”,無時無刻不在對人 體產生侵襲損害,因此,作為人,不論貴賤尊卑,也不論其賢愚貧富,疾病的侵 襲總是無可避免的,而且它似乎總是“一廂情願”地悄然來到,弄得人叫苦連天 ,苦不堪言。輕者如影隨形,如蟻附羶,揮之不去,感之不走,重者常年纏綿病 榻,以藥物為食,以病房為家,有理想不能去奮鬥,想工作卻力不從心,而且拖 累他人,於心不安,成為社會累贅,於心有愧。這些病裡病外的痛苦,豈不深刻 ! 死:宇宙永珍,有生有死,有始有終。人類的每期生命,也有個盡頭。人類之死 苦,在於對死的恐懼,這種苦,勝過了人苦其它任何苦。因此追求長生不老歷來 有人。秦皇漢武祈求長生之藥,道家方士練汞燒丹,希望成神成仙,但最終無濟 於事,死亡的陰影無時無刻不伴隨人之一生。墳墓的貪婪,黑暗的冷酷,必將一 切生動化為靜寂。不僅如此,死亡之前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更是無與倫比。不論 是車船顛覆,飛機墜毀,火災水溺,懸崖跌落等自然災禍,還是因人老氣衰燈枯 油盡,或者身患絕症,無可救藥而致的自然死亡,其肉體上、精神上的痛苦都難 以言狀;而死亡之前,幼子嬌妻,親朋好友,陪伴身前,其生離死別,好不悽慘 。所謂“樂莫樂於心相知,哀莫哀於生別離”。還有自己心愛之物不能帶走,所 謂“萬般代不走,唯有業隨身”,或者還有什麼心願尚未完成而造成的終生遺憾 ,都是死亡帶來的無盡痛苦。 怨憎會:常言道:“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聚頭幾時休”,“仇人見面,分外眼 紅”,人世間的事就是這麼無奈。可不?話不投機,性格不合,厲害衝突,水火 不容的人若是終生不見,豈不清淨,偏偏身不由己,因為成了同事,或者鄰居, 趕之不能,避之不及,抬頭不見低頭見,甚而工作要找他,有事要求他,這怎不 叫人悲哀傷痛,苦惱悽慘。再有,自己喜歡的職業不能如願以償,自己討厭的工 作不得不幹,最不希望的事偏偏要發生,最希望到來的人偏偏不來,這豈不是造 化弄人,怎不令人痛苦不堪,傷痛欲絕。這就是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恩愛夫妻,意氣朋友,孝順子女等,或因掙錢謀生,或因迫於形勢, 或因天災人禍等,將要暫時甚至永久別離,情景悽慘,痛不欲生,所謂“樂莫樂 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是也。還有自己所熱愛珍惜的事物,偏要壞滅消逝 ,這也不免使人感到莫大的痛苦惆悵。這就是愛別離苦。 求不得苦:佛經雲:“求而不得,心中便苦”,自己愛上某人,偏偏得不到對方 喜歡,自己想從事某專業,偏偏不能如願,求財財不到手,謀官官位不就,而且 欲壑難平,有此企彼,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山望到那山高”,於是愈 求愈苦,愈苦愈求。 五陰熾盛:五陰,又稱五蘊。即: (1)色蘊,指有形物質積集人體五根(眼、耳、鼻、舌、身); (2)受蘊:指六識(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外界的六塵(色、聲、香 、味、觸、法)的功能; (3)想蘊:指意念在六塵而起想象的功能; (4)行蘊:指人體身口意(行為、語言、思想)造作的功能,引起善、惡或者 無記(不善不惡)的後果; (5)識蘊:即認識、辨別事物的功能。五陰熾盛,即--色蘊熾盛時,組成人 體肉身的四大(地水火風)不調,身患疾病;受蘊熾盛時,則危外物所迷,受業 力牽引,不得正受;想蘊熾盛時,則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之苦;行蘊熾盛 時,則由行造業,形成未來苦因、業種;識蘊熾盛,則起惑造業,生死流轉,不 得解脫。 佛曰人生有八苦: 生,老,病,死 , 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然而當你得到了,放下了,忘記了,相聚了就一定不會再苦了嗎? 當你妄想逃離苦海時,新的苦海正悄悄地把你淹沒。 掉進苦海中心的人只會拼命地掙扎,四處逃散,從來都不會回頭。 如果失去是苦,你還怕不怕付出? 如果墜落是苦,你還要不要幸福? 如果迷亂是苦,再開始還是結束? 如果追求是苦,這是堅強還是執迷不悟? 這八苦之中的至苦自然是求不得苦。山谷易滿,人慾難平,誰會感覺到自己一切 都滿足了呢?不滿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豈不苦惱? "求不得"之大苦,卻非人生之至苦。"和士開大膽地抬起頭盯著高湛,"拿不起、 放不下、理不清、說不明,亦愛亦不愛、亦恨亦不恨,既想保持距離、又割捨不 了,既想冷淡處之、又時時掛念,此等迷茫糾纏與矛盾折磨,才是至苦--所謂" 不得求"。 怒,莫大與有所求而求不得。 哀,莫大與有所求而不得求。 若心有所求,縱有萬千險阻,終有一絲希望,故"不得求"之大苦,終有解脫之可 能。怕則怕心懷痛楚,卻茫然不敢相求,不敢嘗試,此"不得求"之至苦,才難以 解脫。" 苦之源,膽怯也,膽怯者,消極也,欲脫苦者,方要不棄則算真勇。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 ,萬物皆不變。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 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佛曰: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 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 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佛曰:剎那便是永恆。 若人生了悟如佛,無悲無喜無夢無幻,無愛無恨四大皆空,生與死又有何區別。 不能了,不能悟,不能捨,不能棄,參不透,捨不得。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問曰:”為何人有善惡之分?” 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問曰:”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佛曰:”尋找自我。” 問曰:”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問曰:”人為何而活?” 佛曰:”尋根。” 問曰:”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 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雲:一剎便是永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度消瘦會對人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