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汪哥廚房
-
2 # 暖饞饞愛美食
感謝邀請。宮保雞丁我也超級喜歡吃,做起來又簡單!宮保雞丁是四川久負盛譽的傳統名菜之一,據傳說清朝咸豐年間有一進士丁寶楨,歷任山東巡撫,四川總督等職,曾加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他初入四川時川人設宴,席間有一菜是用辣椒炒雞肉丁,頗受丁宮保喜愛,問及菜名,主人為討好丁宮保以宮保雞丁告知,故流傳至今。
用料:雞脯肉250克,油酥花生仁50克,乾紅辣椒 花椒 蔥薑蒜 醬油 食醋 白糖 精鹽 料酒 溼澱粉 花生油各適量
宮保雞丁做法:
1 把蔥薑蒜均洗淨切小片,紅辣椒去蒂籽洗淨切成兩釐米長的段
2 花生米放入鍋中炒熟,放涼待用。
3. 把醬油,白糖,精鹽,醋,料酒,兌入碗內調成味汁
4 將雞脯肉切成兩釐米見方的丁,用精鹽,醬油,料酒,溼澱粉,花生油抓勻調味
5 所有料準備好後就是這個樣子,下面準備炒菜啦!
6 敲黑板,注意啦:油鍋中放入花椒,炒香之後花椒從鍋中撈出扔掉,如果花椒留在鍋裡影響菜品口感哦。接下來放入幹辣椒段炒香倒入雞脯肉,加點料酒,加入蔥薑蒜翻炒熟,加入花生仁兒,倒入調好的那碗味汁,翻炒幾下出鍋!
菜品特點:色澤鮮亮,酸甜香辣滑嫩,味美可口
實用價值:這個菜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健脾胃,增進食慾
小貼士:一要選肉質細嫩雞脯肉 二要溼澱粉上漿厚薄均勻,上漿太厚,影響口感;上漿太薄,不能保持脆嫩。
-
3 # 不鏽鋼廚房1
宮保雞丁這道菜,是由清咸豐年間的四川總督丁寶楨創造,他本身就很喜歡辣椒、雞肉還有花生米放在一起炒,每逢招待賓客,必會派家中的大廚做這道菜,反響一直不錯,後來丁寶楨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身邊人都稱他為“丁宮保”,他最喜歡的這道菜也漸漸被外界稱為“宮保雞丁”了。
地道的宮保雞丁應該放啥?雞肉,但正宗的宮保雞丁都是放雞腿肉的,圖省事的才放雞胸肉,因為雞胸肉整齊、好切,沒有筋,但是等真的做完了才發現雞腿肉是嫩的,而雞胸肉要比雞腿肉口感略微柴一些。還有花生,要提前去皮放在鍋裡炸,火候和時間都要掌握好,火小了不酥脆,火大了口感發苦,炸好的花生要趕緊放到平盤中,讓熱氣散出去,這樣的花生才會酥脆,除了花生,還有人喜歡再放點腰果,也是一樣的做法。宮爆雞丁的最佳搭配是乾果,放胡蘿蔔、黃瓜的。還有那些放各式各樣的彩椒的,炒出一盤花花綠綠的宮保雞丁。
標準的宮保雞丁是糊辣荔枝味的,有酸有甜還有辣。荔枝口其實就是用醋和糖調出來的,你吃到的那些只是一味追求辣的宮保雞丁,其實還是有偏差的。正宗的宮保雞丁入口之後,有花生的酥脆、雞肉的軟糯,還有荔枝般的酸甜,在味蕾中迴轉,在一絲若有若無的鹹鮮中化作一味麻辣,味道百轉千回,留在口中,最後只化作一絲難忘。現在很多人都覺得宮保雞丁是一道俗的爛大街的家常菜,其實這道菜是經典的,只是被傳承的人做走味了,否則當年一直喜歡清淡飲食的梅蘭芳,就不會對這道菜情有獨鍾了,據說梅蘭芳去最愛的那家館子吃這道菜,吃完了還得打包一飯盒帶走,那麼精緻矯情的人都難抵宮保雞丁的誘惑,可見它並不俗。
-
4 # zxcvbnm130220
我是北京人,走過了很多地方,吃過各種地方各種口味的宮保雞丁,一次在武漢去一家重慶人開的飯館,點了宮保雞丁感覺最好吃!
-
5 # 愛生活的夜闌
川味最棒!想當年做為一個“吃貨領袖”的清朝四川總督丁寶楨經過多年摸索,多次改良後終於被大內採用,定為大內宮廷菜,發揚光大至今,已成為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以其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而得到大眾的喜愛。
-
6 # 隨緣拾起
宮保雞丁是川萊中的傳統菜!!雖然重慶己脫離四川,但就菜糸而言都是一脈相傳!!所以說只有川、渝的宮保雞丁才是正宗的!
-
7 # 旅行8561
宮保雞丁
主料:
脯肉(225克)、花生米(50克)。
輔料:蔥(45克)、姜(10克)。
調料:幹辣椒(8克)、花椒(1.5克)、色拉油(60克)、食鹽(2克)、料酒(5克)、味精(2克)、醬油(8克)、白糖(10克)、醋(10克)、水澱粉(25克)。
製作步驟
1、將雞脯肉用刀背拍一下,切成小丁,加入適量料酒、食用油、白胡椒、鹽翻拌均勻醃漬10分鐘,再用水澱粉拌勻;
2、將大蔥洗淨切段,幹辣椒剪兩頭去籽,黃瓜切丁備用;
3、取小碗倒入適量醬油、香醋、鹽、薑汁、白砂糖和料酒,混合均勻調成味料汁;
4、起鍋燒油,待油溫升高將花椒和幹辣椒放入,煸出香味,隨後放入大蔥段進行翻炒;
5、待蔥段炒至輕微變焦,放入雞丁大火進行翻炒,烹入適量料酒,將雞丁滑炒至成熟;
6、倒入味料汁,放入熟花生米翻炒均勻,水澱粉勾芡即可出鍋!
-
8 # 食神修煉記
川菜的吧,花生比雞肉好吃。因為宮保雞丁就是用雞肉和花生做主食材的,只有雞丁沒有花生的叫炒雞丁,不叫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一定要用湯匙舀起,雞丁和花生同入口咀嚼,雞肉軟鮮與花生脆香相混,形成的獨特口感就是宮保雞丁的特色了。 同樣的,我們可以把雞丁換成牛肉粒、豬肉粒、蝦仁等,把花生換成腰果,要的就是一軟一硬,一鮮一脆,一肉類一堅果的對比效果。
-
9 # 槐下聽蟬
吃粗茶淡飯,過簡單人生,看人潮人海,走春夏秋冬~
據說是沒有花生米的宮保雞丁是缺少靈魂的。
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吃川菜傳統的宮保雞丁。
這道菜有說頭。
宮保雞丁又叫宮爆雞丁,是用白嫩的仔雞雞脯肉和花生米制作而成,是以急火爆炒而成的。相傳此菜是因清末四川總督丁寶楨首創和他最愛吃而得名。始於清同治,光緒年間。丁寶楨說是貴州人,麗人山東巡撫,四川總督。清朝總督是清朝地方的最高長官,對總督的尊稱叫“宮保”所以這道菜被稱為“宮保雞丁”。還有一種說法是丁寶楨任四川總督時,每逢有家宴,必上自己做的肉嫩味美的花生炒雞丁款待客人,很受客人們的歡迎和青睞。以後,人們便將丁宮保家的這道特色菜稱為“宮保雞丁”。不就,這道菜便進入清宮,稱為宮廷菜餚中一到美食,並很快稱為廣大民眾喜愛的珍饈佳餚,後經過廚師們的不斷改進創新,至今稱為享譽全國的名菜。
具體做法,僅供參考:
雞脯肉400克,花生米100克,耗油100克,料酒10克,鹽2克,白糖5克,味精1克,醋2克,豆瓣醬30克,蒜泥5克,幹辣椒0.5克,蔥姜各5克,雞蛋2個,主要是要蛋清,澱粉20克,醬油、花椒少許。
一是現將嫩雞肉切成雞丁,用醬油、鹽、蛋清抓勻。醬油、鹽、醋、澱粉、雞湯調製成汁起鍋。
二是花生炒熟,去皮。也可不去皮。
三是鍋中放油,燒熱後放入花椒、辣椒,隨後下雞丁炒散,再加入蔥薑蒜,料酒炒一下,再倒入調汁炒勻,倒入炒脆的花生米,翻炒幾下就好了。
不知道你學會了麼?沒事了,可以試試做做。
回覆列表
當然是川味的最正宗了。想當年做為一個“吃貨領袖”的清朝四川總督丁寶楨經過多年摸索,多次改良後終於被大內採用,定為大內宮廷菜,發揚光大至今,已成為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以其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而得到大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