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答: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

    當時戰亂不息,動亂不止。善良忠誠無藏身之所;邪惡奸詐有用武之地。這種世道,小人在朝廷得志,君子野外聽命。為善者,其智慧只能用於保全身命,待時而動。為惡者,其奸詐卻能在朝野間縱橫馳騁,無中生有。

    所以,老子對孔子說要大智若愚,看似消極,其實是明智之舉。加上原始人性的弱點和其劣根性,槍打出頭鳥是社會慣例。所以,韜光養晦是至人不二選擇。

  • 2 # 江湖夜雨92

    孔子認為,春秋的亂世,是禮樂崩壞的原因。《資治通鑑》為何從三家分晉開始?司馬光認為,戰國時,天下大亂,原因在於周朝天子不能堅守“禮”,破壞了維護社會秩序的規矩。這叫做亂自上作。

    夏商周三代的百姓純樸,沒有機心,沒有爾虞我詐。孔子的理想就是尋找已經喪失的周禮。

    在這樣的背景下,二千多年前,兩個文化領域的頂級人物相會了。

    老子說些什麼呢?他為什麼要對孔子說要大智若愚呢?

    老子說,你所說的,其人與骨,都已腐朽了,但言語還在。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我聽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應去除你的驕氣與多欲。縱情聲色,放縱任性,對你是沒有好處的。老子的這段話有三層意思,第一層說盡人的一生,用孔子的話說,就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實際上,這出自於《易經》的乾卦,有機會,就龍行天下,沒有機會就潛龍勿用,神龍不見首尾,遁世而無悶。孟子後來,又把他闡述為儒家的千古名言,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現在,很多高官從高位上退下來,鬱鬱寡歡,心裡落差大,都是不懂傳統文化的原因。第二層意思是核心,強調了道家為人處世的態度,重視內在,淡看外表,主張褐衣懷玉。老子曾描述過這種境界,眾人都高高興興地吃大餐,我卻象嬰兒一樣,內心恬靜。眾人都明明白白,我卻昏庸愚昧。王維在詩歌中寫到“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也表明自己修養身心,混同一個普通人的做法。後來,這種思想影響深遠,很多高人,厲害的人,從外表看,也是普普通通的,這就叫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第三層意思是補充,做人要戒驕戒躁,不能太傲氣,慾望不能太多,看看多少家破人亡的,不都是做人太傲,窮奢極欲惹得禍。結束語:可見,老子認為,最大的禮不是秩序,禮節,仁愛,而是謙恭,謙虛,謙下,人人都見素抱樸,保持赤子的純真之心,沒有欺騙,沒有掠奪,不是自己的,一毫也不取,這不就是理想的社會嗎?所以,老子說,大道無方,大智若愚。

  • 3 # 滿山文化心得

    一、老子所推崇的“愚”是什麼?

    1、智與愚,總是相對的。

    自以為聰明智慧的人,有三個特別突出的點,一是危險時退縮,二是有利時爭先,三是形象上自我標榜。但是,在老子所推崇的得道者身上,是看不到這些毛病的。相反,得道者的做法是“慈、儉和不敢為天下先”。老子把它們當作“三寶”。道者因慈而勇,不顧自身安危,為百姓謀利益;道者不把自身利益置於天下人之先,總是保持“不爭”、“無身”、“外其身”、“後其身”的姿態和做法,這裡的“身”是“自身利益”的意思。不以自我利益為優先,卻為了百姓利益衝鋒在前,在智者看來,就是傻,就是愚。還有,得道者被老子描繪為一個“被褐懷玉”的人,從不表現彰顯自己,不自以為是,簡直就是芸芸眾生裡的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穿著粗布衣服的人而已,甚至還“處眾人之所惡”,並不是光鮮亮麗的、高高在上的“聖人”形象,當然有點笨,有點愚了。可以說,老子的“三寶”就是給道者畫出了“愚”的形象。

    2、“愚”是“非常道”。

    在老子看來,“智”是“常道”,道者根本就不為所動;而“愚”是“非常道”,卻為世人所摒棄和嘲笑。《道德經》的主體內容就是老子對想建功立業的侯王所講的“常道”與“非常道”,智與愚是其中的一對。所以,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而且通篇幾乎都在說這個主旨,即要侯王以“非常道”為行為準則。

    老子給出的終極道理來自於道。老子說“天地所以長生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這才是正部《道德經》的精髓之所在!私慾合於道,得到了昇華,就能“無為而無不為”了。

    二、老子對年輕孔子的告誡。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裡,老子對孔子說:“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但是向老子請教學問的時候,孔子年輕氣盛,自成一派大家的火候還沒到,在老到的老子面前顯得有“驕氣、態色”和“多欲、淫志”,老子就直接了當地指出是“皆無益於子之身”的。因為,這時孔子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東西正好就是“智”的特徵,是不合道的。而“不道早已”是老子的結論,當然要給遠道而來的有為青年予以忠告了。孔子後來對弟子們讚譽老子是高深莫測的“龍”,顯然是從老子那裡得到了教益。學派及理論成熟以後,孔子有了大公無私的儒家風範,有時也跟弟子們推崇起不可及的“愚”來,儘管儒道兩家的理論框架及核心不盡相同,看來,老子的告誡還是起了作用的。

    老子不單要孔子“愚”,而且要所有人都“愚”一點,要“絕聖去智”。其實,老子是隨順眾人對“智”的熱衷和推崇,就提出“大智”的說法來代替一般的“智”,而“愚”也不是真的愚,是有深刻意涵的、真正的處世智慧。

    還有,“難得糊塗”與老子的“愚”相去甚遠,不可同日而語。

    這條問題裡的其他文字,有提到鄭板橋的“難得糊塗”是至理名言云雲,有點與老子的“大智若愚”相混淆的意味,要區隔開的。得道的人不會為了自身利益而“藏、忍、裝糊塗”,而是“慈勇”地去作為!所以,“難得糊塗”單獨談談,可以。如果與老子的“大智若愚”相比較,它就不是“真正大智慧”了,而是不作為,更是逃避,並不可取。

  • 4 # 0山鷹之歌0

    老子不會告訴孔子,做人“大智若愚”。以老子的水平,不會不知道“大智若愚”是自然流露的相,不是有意裝。

    有意的不是大智若愚,是裝!“大智若愚”不是自我感覺,是別人看有道者的感覺。所謂“大智”應該是內智,自古追求內外兼修,但是,人畢竟是人,思想精神在內時外就會受影響,所以,別人會覺得其人“若愚”。是不是有“大智”得看言行,不是“若愚”的就一定有“大智”。

    裝的人最招煩!無論裝好還是裝壞。君子坦蕩蕩,不好也不壞,好壞隨機應變,隨遇而安。如水如鏡!你對我不好,我對你好不了,如果是我錯,我痛改前非,如果不是我錯,我就要糾正你的錯。你如果逃,就是你的損失。你的錯會繼續!

    前提得是真對。不然,兩個自以為是的相遇,永遠不會出現正確。找裁判以後,各打五十大板。

  • 5 # 大可5677035018122

    孔子學說,發於禮而形於外,重形重表,溫文爾雅,入世濟民,大智於形,以形衍理。老子學說,發於心而涵於裡,小國寡民,各安自在,出世修身,以形避世。兩種學說,門道不同,當然指責。只是,既然不同,說也白說。老子著相了。

  • 6 # 思清y

    這話用今天的表達方式來說,就是:即使你很有錢,很有品位,也不一定非得讓全世界都知道。讓自己邊緣一點,就是被人誤解了,也沒啥大不了。

  • 7 # 坤瑩

    “大智若愚”是一種高超的做人智慧,這個愚不是真的愚,而是看著象愚蠢一樣。現實中的人都喜歡抖機靈,喜歡爭強好勝,喜歡顯示自己優越,喜歡讓人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強……殊不知強就是弱,機靈就是愚蠢……試想下,沒有弱又哪來強,沒有笨又哪來機靈與聰慧?儘管人都喜歡聰明和機靈的,但過於聰明與過於抖機靈的人是沒人喜歡的,也沒有好結果的。現實中尖的處處算計利益的人,我們喜歡嗎?現實中機靈太過智慧不足的人,我們喜歡嗎?現實中看是愚笨但心性純正的人,經過時間與磨勵必會有所作為。人都是要有經歷的,才能改變!這就是看是愚笨但又實誠的人,最後都會有好的際遇與貴人,最後收穫頗豐!而那些聰明過頭的人,最後都不會被人信任讓人遠離。現實中是需要人與人之間打交道的,人有時要把自己的聰明與機靈稍稍隱藏下。一味的去顯示自己聰明反而不聰明瞭。人都喜歡實誠守信的人,聰明要用到正道上,做人也要在合適的時機隱藏鋒芒和機靈,該顯時才顯。不分時機與場合的抖機靈只會自討苦吃。因為顯聰明的時機不對,會招來嫉妒,憎恨,流言,中傷或打擊。若你滿腔抱負不懂得收斂鋒芒與所謂的聰明,就有可能被人打擊而踢出局,那樣空有抱負也無處伸展,或許還讓你失去機遇,喪失自信與失去理想。因為人大多不喜歡過於聰明過於顯示自己的人。如果你非常聰慧又機靈,但你懂時機又知進退,那就是“大智若愚”的大智慧!要知道世間聰明機靈的多了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能吃是福,我怎麼覺得我還是少吃點好,怎麼控制自己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