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女孩在歸徑橋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我背起黑色的行囊 / 走出深深的小巷 / 決心去流浪 / 只將少年留給了故鄉.......”
歸徑橋歷經風雨,依然靜靜地屹立在那裡,彷彿在目送著遠去的少年,又彷彿在等待著遊子的歸來。
歸徑橋,位於宜興城西10多公里的蒲墅蕩東北,在以水運為主的時代,這裡曾經是張渚地區通往宜興、無錫、常州的水上交通要道。橋始建於東漢建安年間,距今已1800多年。始建時為木橋,南朝時改建單孔石拱橋,後幾經興毀,現在的橋為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至今保持完好。
歸徑村則以歸徑橋而命名。歸徑老街以橋為中心分佈,歸徑橋的南北兩端,仍保持著明清時的老街風貌,橋南堍有過街騎樓,初建於明代嘉靖年間,過街樓道牆壁內嵌有5塊清代修橋碑記。
至於歸徑橋名稱的由來,則眾說紛紜。清光緒《宜興荊溪縣新志》載:“橋在蒲墅蕩北,跨癸涇,本以癸涇名,鄉音詐傳已久,鹹淳志作歸徑。”
而《談氏宗譜》記載“子傑(號源白)官拜禮部尚書,衣錦榮歸,造橋溪尾,始表其名日歸徑橋。”
也有人稱,歸徑橋名始於春秋,范蠡西施歸隱時,途經此地,得老翁夫婦相助,遂捐建一竹木橋,名“歸徑橋”。
我讀初中時寄宿在學校,學校在歸徑橋北三里地的西圩。每個週末,都要經過歸徑橋。那時候,歸徑橋是個熱鬧的地方。
南橋頭上有一個理髮店,老式的理髮椅,可以放平,大人的臉上捂著熱氣騰騰的毛巾,躺在那裡等待刮鬍子、修臉。理髮的師傅手勁特別大,每次理髮,頭都被他捏得疼痛。
橋南面的青石板巷裡,有一個老虎灶,每天都熱氣騰騰的,開啟水的人提著熱水壺來來往往。
橋南面的過街騎樓是一個茶館,木結構的房子,幾排長桌和長凳,人影在鼎沸的人聲和煙霧裡隱隱綽綽。坐在窗前,橋上的行人,橋下的船隻,都看得清清楚楚。
歸徑橋北面的巷子裡,住著茶館管事的聞家“老公公”。
上世紀六十年代,父親和老公公的忘年交在現在看來真是匪夷所思,那時候父親還只有二十多歲,冬閒時被派到歸徑參加“冬訓”,晚上幾個人出來找地方喝酒,找到了歸徑橋邊的茶館,認識了“老公公”,一來二去,就成了很好的朋友。父親每次到歸徑,總是帶些山貨去,而老公公也一定要留父親喝點酒聊聊天。這種友誼持續了一生,現在,父親也已七十多歲了。
在初三的最後一個學期,父親把我安置在老公公家裡寄宿,以改善吃住,“老婆婆”燒得一手好菜。每天早晨,“老婆婆”燒早飯的時候,我就起來,到門前的小河邊刷牙洗臉,那時的歸徑河水很清澈,沿河人家,都在河裡淘米、洗菜。偶爾會有搖著櫓的小漁船經過,泛起微微的水波。
茶館打烊很晚,老公公每天都很晚回來,我躺在被窩裡,能聽到他回來推門的吱呀聲,和輕手輕腳的腳步聲。每天凌晨四點多鐘,那些茶癮深的老茶客,就急不可耐地來敲門了。老公公趕緊起身,躡手躡腳地關門而去,我躺在那裡,聽著他們的腳步聲在小巷裡漸漸遠去,又重新沉到暗夜的睡夢裡。
這是我少年時的美好記憶。
一九八一年三月,正是春暖花開時候,回宜興家鄉寫生的吳冠中先生來到了歸徑橋,在這裡,他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創作了油畫《歸徑老橋》,這幅畫以非常寫實的手法,展現了歸徑橋歷經歲月滄桑的神韻。據陪同的宜興畫家吳俊達先生回憶,吳冠中先生在創作這幅畫的過程中,完全沉浸在創作中,滴水未進,直到下午三點多鐘,才吃了一個饅頭。
現在,吳冠中先生雖然不在了,但是歸徑橋卻隨著他創作的油畫《歸徑老橋》而聲名遠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歸徑鄉撤鄉並鎮之後,歸徑橋和老街就開始逐漸衰落了。年輕人都往城裡去了,老街上的老房子裡,租住了一些操外地口音的打工者。被遺忘的歸徑橋和老街,依然保持了三十年前的面貌。老橋和老街,記錄了歲月磨蝕的痕跡。
老街往東五百米,就是菜場、銀行、百貨商店,是小鎮的商業中心,再往東,是小學、醫院,和紫霞安置小區。
琴鳳開的移動通訊服務店和彩票店,就在菜場的馬路對面。十多年前,琴鳳剛開店的時候,就把老同學周萍找來幫忙。周萍上中學時也是能說會笑的,唱歌也好聽,只是腿腳不便,就被困在家裡了。琴鳳上學的時候就一直照顧周萍,現在她開了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周萍。
琴鳳雖然看上去說話軟軟的,卻是個有主見的女人,家裡家外的事情基本上她做主,女兒在宜興城裡上中學後,琴鳳租了房子照顧女兒,兩頭跑,沒想到女兒考上大學,婚姻卻走到了盡頭。
周萍那老實巴交的丈夫對她非常體貼,每天電瓶車接送她,村裡的老房子拆遷後,在紫霞安置小區買了一套商品房,生活更方便了,女兒也在大學讀法律專業,也算諸事美滿。她唯一感到難過的是,為什麼心地善良的琴鳳,卻不能擁有一個美滿的婚姻?
琴鳳的女兒大學畢業了,她想把女兒留在身邊,因為她又盤下了另一個移動通訊服務店,她需要人手,小鎮上招人太難了,可是女兒的心已留在大城市了。
小鎮的生活,就這樣繼續著,有無奈,也有堅持。
這些年,寂寂無名的歸徑橋因為“歸徑月餅”而有了一點知名度。
歸徑橋月餅的工藝,傳自民國時的“復興盛”糕餅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供銷社糕餅店按照原來的老工藝開始生產月餅。 九十年代,供銷社解散後,供銷社的幾個職工按照老工藝,在自己家裡做月餅賣。這幾年,名氣越來越響,連附近常州、無錫、蘇州,都有人專程趕過來買。
中秋節前,老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大多手提剛出爐的月餅,一臉的喜氣。月餅作坊的門口,一溜兒的排滿了人,為了讓遠道來的人也能買到月餅,每個人只能買十個。一季中秋月餅,兩三個月的忙碌,一個作坊竟然能掙一兩百萬。一個老手藝,竟成就了這個老街的一行好生意。
為了探尋歸徑的歷史,我拜訪了原歸徑文化社社長張國平老先生,張社長告訴我,2006年駱駝墩文化遺址的發現,把長江流域水稻種植史前推到七千年前,我們的先民在七千年前就在歸徑開始了水稻的種植。水北真武殿窯址出土的陶器,表明在唐五代時期歸徑就開始燒製陶器,它是宜興陶業的發源地。歸徑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出了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蒲墅是周處從小生活的地方,有許多和周處有關的名勝古蹟和傳說,而陸平是潘漢年兄弟“潘氏三傑”的出生地。有些史實,都有待發掘和整理,張社長已經在著手編撰《歸徑志》,目前已完成十多萬字。我們可以從這本《歸徑志》裡,瞭解到紫霞山的傳說、皇問路的來歷、靈山殿供的是什麼神,也可以喟嘆一下千年古村蒲墅的興毀、水產豐美的蒲墅蕩近幾十年遭受的汙染。
無論走過了多少的橋,看過了多少的風景,魂牽夢縈的總是歸徑橋。初秋的傍晚,我又一次走近歸徑橋。
橋面的花崗岩,已經被磨得光滑而略微凹陷。坐在橋上的花崗岩欄杆上,路燈在橋的兩邊投下昏黃的光影,幾個操著外地口音的小孩子歡叫著從橋北跑到橋南,又從橋南衝向橋北。若干年後,他們也將從這裡出發去尋找自己的夢想,而歸徑橋也將成為他們魂牽夢縈的故鄉吧。
張社長告訴我,歸徑橋是宜興歷史風貌保持的較完整的老橋,1996年就已經列為宜興市歷史文物保護單位,政府正在規劃修整這條老街,使它煥發新的生機
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女孩在歸徑橋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我背起黑色的行囊 / 走出深深的小巷 / 決心去流浪 / 只將少年留給了故鄉.......”
歸徑橋歷經風雨,依然靜靜地屹立在那裡,彷彿在目送著遠去的少年,又彷彿在等待著遊子的歸來。
歸徑橋,位於宜興城西10多公里的蒲墅蕩東北,在以水運為主的時代,這裡曾經是張渚地區通往宜興、無錫、常州的水上交通要道。橋始建於東漢建安年間,距今已1800多年。始建時為木橋,南朝時改建單孔石拱橋,後幾經興毀,現在的橋為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至今保持完好。
歸徑村則以歸徑橋而命名。歸徑老街以橋為中心分佈,歸徑橋的南北兩端,仍保持著明清時的老街風貌,橋南堍有過街騎樓,初建於明代嘉靖年間,過街樓道牆壁內嵌有5塊清代修橋碑記。
至於歸徑橋名稱的由來,則眾說紛紜。清光緒《宜興荊溪縣新志》載:“橋在蒲墅蕩北,跨癸涇,本以癸涇名,鄉音詐傳已久,鹹淳志作歸徑。”
而《談氏宗譜》記載“子傑(號源白)官拜禮部尚書,衣錦榮歸,造橋溪尾,始表其名日歸徑橋。”
也有人稱,歸徑橋名始於春秋,范蠡西施歸隱時,途經此地,得老翁夫婦相助,遂捐建一竹木橋,名“歸徑橋”。
我讀初中時寄宿在學校,學校在歸徑橋北三里地的西圩。每個週末,都要經過歸徑橋。那時候,歸徑橋是個熱鬧的地方。
南橋頭上有一個理髮店,老式的理髮椅,可以放平,大人的臉上捂著熱氣騰騰的毛巾,躺在那裡等待刮鬍子、修臉。理髮的師傅手勁特別大,每次理髮,頭都被他捏得疼痛。
橋南面的青石板巷裡,有一個老虎灶,每天都熱氣騰騰的,開啟水的人提著熱水壺來來往往。
橋南面的過街騎樓是一個茶館,木結構的房子,幾排長桌和長凳,人影在鼎沸的人聲和煙霧裡隱隱綽綽。坐在窗前,橋上的行人,橋下的船隻,都看得清清楚楚。
歸徑橋北面的巷子裡,住著茶館管事的聞家“老公公”。
上世紀六十年代,父親和老公公的忘年交在現在看來真是匪夷所思,那時候父親還只有二十多歲,冬閒時被派到歸徑參加“冬訓”,晚上幾個人出來找地方喝酒,找到了歸徑橋邊的茶館,認識了“老公公”,一來二去,就成了很好的朋友。父親每次到歸徑,總是帶些山貨去,而老公公也一定要留父親喝點酒聊聊天。這種友誼持續了一生,現在,父親也已七十多歲了。
在初三的最後一個學期,父親把我安置在老公公家裡寄宿,以改善吃住,“老婆婆”燒得一手好菜。每天早晨,“老婆婆”燒早飯的時候,我就起來,到門前的小河邊刷牙洗臉,那時的歸徑河水很清澈,沿河人家,都在河裡淘米、洗菜。偶爾會有搖著櫓的小漁船經過,泛起微微的水波。
茶館打烊很晚,老公公每天都很晚回來,我躺在被窩裡,能聽到他回來推門的吱呀聲,和輕手輕腳的腳步聲。每天凌晨四點多鐘,那些茶癮深的老茶客,就急不可耐地來敲門了。老公公趕緊起身,躡手躡腳地關門而去,我躺在那裡,聽著他們的腳步聲在小巷裡漸漸遠去,又重新沉到暗夜的睡夢裡。
這是我少年時的美好記憶。
一九八一年三月,正是春暖花開時候,回宜興家鄉寫生的吳冠中先生來到了歸徑橋,在這裡,他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創作了油畫《歸徑老橋》,這幅畫以非常寫實的手法,展現了歸徑橋歷經歲月滄桑的神韻。據陪同的宜興畫家吳俊達先生回憶,吳冠中先生在創作這幅畫的過程中,完全沉浸在創作中,滴水未進,直到下午三點多鐘,才吃了一個饅頭。
現在,吳冠中先生雖然不在了,但是歸徑橋卻隨著他創作的油畫《歸徑老橋》而聲名遠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歸徑鄉撤鄉並鎮之後,歸徑橋和老街就開始逐漸衰落了。年輕人都往城裡去了,老街上的老房子裡,租住了一些操外地口音的打工者。被遺忘的歸徑橋和老街,依然保持了三十年前的面貌。老橋和老街,記錄了歲月磨蝕的痕跡。
老街往東五百米,就是菜場、銀行、百貨商店,是小鎮的商業中心,再往東,是小學、醫院,和紫霞安置小區。
琴鳳開的移動通訊服務店和彩票店,就在菜場的馬路對面。十多年前,琴鳳剛開店的時候,就把老同學周萍找來幫忙。周萍上中學時也是能說會笑的,唱歌也好聽,只是腿腳不便,就被困在家裡了。琴鳳上學的時候就一直照顧周萍,現在她開了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周萍。
琴鳳雖然看上去說話軟軟的,卻是個有主見的女人,家裡家外的事情基本上她做主,女兒在宜興城裡上中學後,琴鳳租了房子照顧女兒,兩頭跑,沒想到女兒考上大學,婚姻卻走到了盡頭。
周萍那老實巴交的丈夫對她非常體貼,每天電瓶車接送她,村裡的老房子拆遷後,在紫霞安置小區買了一套商品房,生活更方便了,女兒也在大學讀法律專業,也算諸事美滿。她唯一感到難過的是,為什麼心地善良的琴鳳,卻不能擁有一個美滿的婚姻?
琴鳳的女兒大學畢業了,她想把女兒留在身邊,因為她又盤下了另一個移動通訊服務店,她需要人手,小鎮上招人太難了,可是女兒的心已留在大城市了。
小鎮的生活,就這樣繼續著,有無奈,也有堅持。
這些年,寂寂無名的歸徑橋因為“歸徑月餅”而有了一點知名度。
歸徑橋月餅的工藝,傳自民國時的“復興盛”糕餅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供銷社糕餅店按照原來的老工藝開始生產月餅。 九十年代,供銷社解散後,供銷社的幾個職工按照老工藝,在自己家裡做月餅賣。這幾年,名氣越來越響,連附近常州、無錫、蘇州,都有人專程趕過來買。
中秋節前,老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大多手提剛出爐的月餅,一臉的喜氣。月餅作坊的門口,一溜兒的排滿了人,為了讓遠道來的人也能買到月餅,每個人只能買十個。一季中秋月餅,兩三個月的忙碌,一個作坊竟然能掙一兩百萬。一個老手藝,竟成就了這個老街的一行好生意。
為了探尋歸徑的歷史,我拜訪了原歸徑文化社社長張國平老先生,張社長告訴我,2006年駱駝墩文化遺址的發現,把長江流域水稻種植史前推到七千年前,我們的先民在七千年前就在歸徑開始了水稻的種植。水北真武殿窯址出土的陶器,表明在唐五代時期歸徑就開始燒製陶器,它是宜興陶業的發源地。歸徑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出了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蒲墅是周處從小生活的地方,有許多和周處有關的名勝古蹟和傳說,而陸平是潘漢年兄弟“潘氏三傑”的出生地。有些史實,都有待發掘和整理,張社長已經在著手編撰《歸徑志》,目前已完成十多萬字。我們可以從這本《歸徑志》裡,瞭解到紫霞山的傳說、皇問路的來歷、靈山殿供的是什麼神,也可以喟嘆一下千年古村蒲墅的興毀、水產豐美的蒲墅蕩近幾十年遭受的汙染。
無論走過了多少的橋,看過了多少的風景,魂牽夢縈的總是歸徑橋。初秋的傍晚,我又一次走近歸徑橋。
橋面的花崗岩,已經被磨得光滑而略微凹陷。坐在橋上的花崗岩欄杆上,路燈在橋的兩邊投下昏黃的光影,幾個操著外地口音的小孩子歡叫著從橋北跑到橋南,又從橋南衝向橋北。若干年後,他們也將從這裡出發去尋找自己的夢想,而歸徑橋也將成為他們魂牽夢縈的故鄉吧。
張社長告訴我,歸徑橋是宜興歷史風貌保持的較完整的老橋,1996年就已經列為宜興市歷史文物保護單位,政府正在規劃修整這條老街,使它煥發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