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化歷史精神

    那麼中亞將繼續被大唐統治,而不是落入阿拉伯手中,使得中亞地區開始出現伊斯蘭化,進而影響了中國的西北地區,中亞的陷落跟安史之亂有點關係,如果不是出現安史之亂重創大唐,大唐估計不用多少年便可收復中亞,因為實力很明顯,大唐能憑藉幾萬人便可打得阿拉伯十幾萬軍隊那麼慘,說明大唐軍隊無論裝備還是戰鬥力都是很強的,而後阿拉伯也沒進入過中國西北領地,不僅僅是因為阿拉伯內部問題,也是因為阿拉伯深知大唐實力不差。大唐能在怛羅斯之戰後短短兩年便恢復原氣,足以說明大唐軍隊的強大,可惜安史之亂又來了,大唐受到重創,政治也腐敗了,大唐已經一蹶不振,更別提要收復中亞了。

  • 2 # 陳參

    當然是李靖能贏,大唐取勝!之所以這樣說,當然是有根據的,不能隨口亂說。那麼讓我們回顧李靖和高仙芝的經典戰例,就可以得出李靖能贏的結論了。

    先看高仙芝為何會敗於怛羅斯

    高仙芝,高句麗人,其父高舍雞在高句麗滅亡後,遷居至河西並從軍,因軍功官至四鎮十將,諸衛將軍。高仙芝可以說是出身將門,且儀表堂堂,精於騎射,英勇善戰。因其父有軍功,故高仙芝雖然年輕,也被授予從五品的遊擊將軍,二十多歲時,再升為將軍,與其父級別相同。到了開元末年,高仙芝因平叛吐蕃和大小勃律之亂,再立軍功,唐玄宗提升其為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使。相當於安西都護府二把手,軍區副司令。

    高仙芝平定吐蕃和大,小勃律後,西域諸國震驚!紛紛遣使向唐朝廷進貢稱臣。公元749年,高仙芝已經官居安西節度使,成為安西地區最高行政軍事長官,這個時候西方的大食帝國(阿拉伯帝國)也剛剛興起,不斷向東方擴張。原本臣服於唐朝的西域各國,有部分小國開始背離唐朝趨附於大食。地處中亞的小國石國即是其中之一。公元749年,高仙芝突然帶領大軍征討石國,理由是石國無蕃臣之禮,不向唐朝進貢!其實748年,石國王太子遠恩還到長安向唐朝進貢。想來高仙芝突然出兵攻打石國,應該是聽說石國和大食有聯絡,或者高仙芝想透過攻打石國來鎮懾西域各國,以維持大唐在西域的統治地位。不管出於何種目的,方向沒錯,但方法錯了!高仙芝沒有采取直接軍事作戰手段,而是在到達石國後,先假意和石國和談,並趁機捉拿了前來和談的石國國王那具車鼻施,接著出兵血洗了石國拓折城,而且縱兵虜掠,將城內洗劫一空!石國王子拼命逃跑,城內王公貴族幾被殺盡!高仙芝雖然上報軍功再獲封賞,但是逃跑的石國王子趁機聯絡大食,並向西域各國講述唐軍之殘暴和高仙芝的不守信,在西域各國中留下很壞的影響,也為下一步高仙芝大敗於怛羅斯,埋下了伏筆!

    經過兩年時間,西域各國在大食的聯絡下,很多小國不再向唐朝進貢。公元751年,唐玄宗再命高仙芝出兵,進攻大食。對於當時的西域形勢,高仙芝心裡是清楚的,他雖然不同意和大食開戰,但也不敢抗命,只得帶領安西都護府的兩萬人馬,出發大食國境。在出兵之前,高仙芝也向西域各國發出同討大食的號召,但是出兵助戰的只有寧遠和葛邏祿兩國,且兩國共出兵一萬,也就是說高仙芝遠征大食國,兵力只有三萬人!經過三個月的行軍,唐軍到達怛羅斯城外。此時怛羅斯城內只有一千多守軍,但是高仙芝率軍攻城五天沒有攻克,而此時大食的援軍已經趕到了。雙方於怛羅斯城外列陣開戰,高仙芝採用的是鋒矢陣,即手執陌刀的輕裝步兵衝鋒在前,接著是步騎兵配合衝殺而出,最後面的是弓弩手強射!唐軍此陣中,大食害怕的是唐軍的陌刀手和最後面的弓弩勁射!據記載唐軍當時不但有連弩,還有車弩,床弩,這些都堪稱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武器!對大食軍隊構成較大殺傷和震懾。然而大食軍也有優勢部分,那就是騎兵和彎刀,騎兵就不用多說了,阿拉伯民族的馬肯定比唐朝好。彎刀值得一提,在一些阿拉伯影視劇中,常出現這種怪刀,像半個彎月,不知道這刀如何殺傷力極大?反正這個很怪異也很厲害。雙方是棋逢對手,打了個半斤八兩,按這樣下去,唐軍不會大敗的。但是關鍵時刻,聯軍中的葛邏祿軍隊突然反水,陣前調頭攻擊唐朝軍隊,說來這也是高仙芝曾經留下的惡果,結果唐軍在內外夾擊下大敗,高仙芝僅帶極少殘兵敗將逃回安西,從此西域各國都歸附於大食,唐朝漸漸喪失了對西域各國的影響力。

    再來看李靖的

    李靖的經典戰例很多,在此只介紹唐朝初年,他平定江南梁國蕭銑的戰爭,因為這個和高仙芝攻取石國有點相似,但李靖卻採用了完全不同的策略

    公元621年十月,唐高祖李淵任命李孝恭為統領,李靖為行軍主管,兵發四路水陸齊進,攻伐長江中游的梁國蕭銑。當時正值長江秋汛,江水暴漲水流湍急,而李靖李孝恭所部正是夔州乘船順流而下,直奔江陵的。在這水文劇變情況下,眾將建議待水勢平穩再出發進攻,李靖力排眾議:唯水勢暴漲,敵軍不備,我突至其城下,必獲大勝!結果如李靖所料,蕭銑的沿江軍隊,果然在吧哮暴漲的江水面前放鬆了戒備,被突襲的唐軍打個措手不及,連失荊門,宜都兩城,李靖率軍隊直接殺到這江陵防衛線夷陵城外。蕭銑雖在江陵,但夷陵一失,江陵就不保了,於是急忙命各路軍馳援夷陵。夷陵城外的唐軍營中,李孝恭看城內守軍人少,想趁機突擊攻城。李靖卻不同意:城內守軍據城堅守,援軍又乘勇救敗而來,肯定勇猛非常!當此時也,必須堅守不出,挫其銳氣待其氣衰乃可取之!然而李孝恭是李淵的侄子,又是此次名義上的統帥,他堅持要帶兵出擊,李靖也不能反對,只好自己留守軍營,讓李孝恭出戰。結果恰如李靖所言,李孝恭被梁國援軍殺得大敗而歸!丟失軍需物資無數。梁軍見唐軍敗逃,都忙著搶奪唐軍丟棄的物資,守在軍營的李靖見李孝恭敗退回來,果斷帶兵出營進攻梁軍。正在搶奪物資的梁軍沒想到唐軍會殺個回馬槍,被李靖殺得四散奔逃,最後反而被李靖奪得戰船三百艘,殺溺敵軍萬餘人!攻取夷陵之後,眾人建議待各路人馬匯齊再攻江陵,因為傳言江陵有守軍四十萬,憑目前這點兵力實在難以攻取。結果李靖還是堅持已見:兵貴神速,不能待我軍匯齊,敵援軍已齊至,彼時再攻,難矣!於是留李孝恭守夷陵,李靖率軍五千突襲江陵。船到江陵城外,李靖命軍兵把所乘船隻,全部順江流放下,眾將不解:此船皆我軍力戰所得,為何順水放下以資敵軍?李靖解答:今我軍攻城步戰,船已無用,順水放下如被敵援軍發現,必以為江陵已被我軍攻取,此可令敵援軍失去鬥志放緩救援,則利於我軍攻取江陵!

    李靖真的不愧是大唐第一戰神!不但知敵還料敵如神,結果江陵城內蕭銑見唐軍突至,而援軍遲遲不到,失去了最後一搏的勇氣,率部下出城投降了李靖。而正在沿江奮進的梁國救援軍隊,看到順水而下的船隻,真的以為江陵已經失守,有的停下,有的乾脆調頭回去了,結果都中了李靖的疑兵之計!李靖待李孝恭到來後,一起率兵進城,部下唐軍將領向李孝恭請求,允許軍兵搶掠江陵城!畢竟跑了那麼遠的路,又拼了性命打仗,怎麼也得弄點財物回去孝敬爹媽,李孝恭想同意,但李靖不同意:如果縱兵掠虜,勢必激起江南民眾反唐意志,到時就堵死了其他州縣的歸降之路,所以縱兵掠虜萬萬不可!唐軍將領見李靖如此反對,於是退而求其次,改全搶為點搶,也就是隻搶那些和唐軍作戰的將士及官員之家,但再次遭到李靖否決:彼為其主鬥死,乃忠誠之士也!豈可同叛逆之科而籍其家乎?不但不同意這個搶劫方案,還把戰死的梁國官軍定位為英烈!這個舉措的回報是巨大的,其後梁國各州縣皆望風而降!

    好了,大唐戰神李靖和名將高仙芝戰例講完了,對於李靖能得勝怛羅斯,你還有疑問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腓特烈二世的戰爭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