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金大哥
    以前對諡號多少有一些瞭解,知道是後人對死去前人的蓋棺論定,用一個字或者幾個字來概括他的功過是非。

    百度了一下發現人家的比咱這個要到位的多了,咱就有的地方引用一下。

    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劉邦建立西漢之後又恢復了諡號制度。

    那麼諡號有那些種類呢?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等;

    平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愍、懷、思、惠等;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煬、厲、幽、靈、煬等;

    像質、衝、少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後人給他們的稱呼,

    還有一種私諡,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諡”始於週末,興盛於漢朝。

    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諡號和廟號聯絡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廟號,隋煬帝就是諡號,乾隆皇帝就是年號。一般最早的皇帝諡號用得多,後來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那麼哪一些人才有資格獲得諡號呢?

    周朝時期天子、各國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得諡資格;到了漢朝規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諡資格;唐朝規定職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諡資格;唐朝二品以上官員有得諡號資格;一般文人學士或隱士的諡號,由其親友、門生或故吏所加,稱為私諡,與朝廷頒賜的不同。

    我覺得一個諡號也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功勞或者過失,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你想啊諡號一般都是後來人給前人加上的,如果恰好是後面一個朝代給前面朝代的亡國之君贈諡號呢,我估計大多數都是不好的,就像隋煬帝。

    一個人即使再壞他也有好的一面,但是後面朝代把前面朝代給滅掉了,那麼對前朝歷史肯定需要一些遮掩,否則怎麼給後人一個合理的交代呢?!

  • 2 # 歷史春秋網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對其生平主要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國學大師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是諡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

    皇帝的諡號是在嗣位皇帝的參與下得到的,末代皇帝的諡號由下一王朝的帝王追贈,或者由遺民政權上諡,比如明崇禎帝的諡號。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議定以“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同時因“諡號”的定奪將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而廢除諡法。嬴政自稱為始皇帝,後世則以數計,如二世、三世等等。漢代時期又恢復諡法。

    諡法分褒揚性的美諡、憐惜性的平諡、貶義性的惡諡三種。美諡如:莊、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平諡如:懷、悼、哀、閔、思、殤,有點同情的意味。惡諡如: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諡號的發展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先秦至隋朝:這一階段諡號以用一個字為常,也有用兩三個字的。用一個字的如:齊桓公、秦孝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釐王、趙孝成王、衛睿聖武公等。漢代以後,諡號大多為兩個漢字:漢文帝劉恆諡號為“孝文”皇帝。漢景帝劉啟諡號為“孝景”皇帝。漢武帝劉為“孝武”皇帝。

    第二階段:唐朝至元朝階段:武則天稱帝后,打破皇帝一、二、三字諡號的舊例,她作為皇太后臨朝稱制時追諡丈夫唐高宗李治為“天皇大帝”,諡號字數開始達到四字。武則天稱帝后,又開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溢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著的時候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尊號的累加也影響了諡號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後一直到元朝,大多數皇帝的諡號都在四個字以上。當然也有例外,元朝末代皇帝諱妥歡帖睦爾諡號就一個字“順”即元順帝。

    第三階段:明清時期:明清時期皇帝的諡號字數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大大增多,大多在十幾個字以上。例如明成祖的諡號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咸豐帝的諡號為: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乾隆帝的諡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由於諡號字數的原因,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諡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洪武皇帝、永樂皇帝、嘉靖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

    諡號制度的實施對封建帝王施政行為產生了一定的正向引導作用,因為大多數帝王既要追求生前的榮耀,也要追求死後的哀榮。如前所述,皇帝的諡號是在嗣位皇帝的參與下得到的,這本身就對嗣位皇帝產生了觸動,因為若干年後,他也得死去,同樣需要嗣位皇帝來評價他,因此,在位期間能建功立業更好,如果沒那個能力,也要對自己的言行多加註意,以便千秋之後能得到子孫和臣民的好評。

  • 3 # 每天讀宋詞

    何止封建王朝,早在周朝(奴隸制時期)已經有了諡號,並且諡號也不僅僅限於皇帝,比如:在漢朝如果被封侯死後可以得諡;到唐朝則二品以上官員就可以。可以初步判斷,有地位的人才有資格有諡號,比如我們熟悉的蘇軾、歐陽修就曾獲“文忠”的諡號。

    所謂諡號,簡單說就是,對一個人的評價,前提是他已經不在了。字數或長或短,我們見到最多的是一個字或兩個字那種。

    要說正式形成,據說是起於周,這一點是可以確定的。王國維認為形成西周中期,同樣《逸周書·諡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諡。

    但是連續正式應用還要從漢朝算起。在周朝近八百年的歷史(包括春秋戰國),各國都廣泛推行諡法制度,但在秦國統一六國後被廢除。主要是秦始皇認為,自己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王朝,德兼三皇,功高五帝,自稱“皇帝”,且認為自己的千秋功業怎可由得後人評說,於是諡法中斷。

    到了漢朝建立,又開始啟用諡號,比如劉邦諡號高皇帝,還有孝文皇帝、孝景皇帝指的是漢文帝、漢景帝(因為漢朝講究以孝治天下,所以諡號前面都有一個孝字)。

    其實在中國古代,在唐以前的皇帝大多是稱諡號,比如曹操諡號武王;曹丕諡號文帝,需要說明的是曹操屬於死後被追封為皇帝,還有司馬懿。唐宋主要用廟號,例如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到了明清幾乎用年號稱,嘉靖皇帝、萬曆皇帝、乾隆皇帝就是年號。

    而諡號也有分類,大概是三種,有美諡(褒揚)、平諡(憐憫)、惡諡(貶義)。

    美諡:比如如文、武、宣、明、襄、睿、景等。這裡就有漢武帝、漢明帝等

    平諡:比如懷、悼、哀、閔、思、殤,帶著同情味道,比如傀儡皇帝梁閔帝

    惡諡,比如厲、靈、煬,含有否定意思,比如隋煬帝

    最後總結,古代皇帝裡除了秦始皇外所有皇帝都有諡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成立一個地方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