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徐銘澤77

    我也是高一家長的媽媽,孩子抑鬱一多半是孩子很優秀,從小到大應該是讚揚聲中成長的,上了高中,高中的課程無論從廣度和深度來講,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孩子如果還沒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學習方法如果還是沿用小學,初中的方法去學習,成績下滑,努力成績也不會提升,孩子又找不到方法,孩子開始否定自己,覺得很無助,這是大多孩子開始抑鬱的原因,孩子如果和家長傾訴,很多家長都以為孩子矯情,怎麼會抑鬱,不和孩子做有效的溝通。等孩子出現了失眠,情緒崩潰,甚至有了自殺傾向。才開始認識到問題嚴重性,家長也開始焦慮,不知如何處理,首先家長要認可孩子生病了,要帶孩子積極的去面對,去找心理醫生,配合孩子吃藥,做心理疏導。從家長來說,你的焦慮也會傳染給孩子。你首先認可和肯定孩子,重塑孩子信心,帶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才是主要的,你的焦慮來源於孩子,你要對抑鬱這種病要有信心,孩子只是暫時心理疾病。只要配合好醫生,孩子會好的,你也不必焦慮。

  • 2 # 沉默心理

    一、首先搞清楚自己的焦慮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你所產生的焦慮是怕孩子因為抑鬱學習成績下降?考不上好的大學?以後沒有好的工作?沒有好的前程?還是單純的因為孩子抑鬱害怕孩子做出過激行為?這一點是需要自己去探尋的。如果你是因為孩子抑鬱可能會影響學習成績,那麼你需要做的是放下對孩子成績的執念,擁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才是最基礎。如果你是單純的焦慮孩子的抑鬱,那麼請帶孩子去專業的心理諮詢室或者醫院的心理科去做鑑定,看看孩子僅僅是抑鬱情緒還是真的患有抑鬱症。

    二、如果孩子只是最近壓力大有抑鬱情緒,那麼你覺察近期孩子的情緒變化,詢問孩子在哪方面遇到困難,是否需要得到你的幫助。如果孩子已經確診是抑鬱症,那麼我們就要注意了。以下是對確診抑鬱症後家人的建議:

    1、營造交流氛圍。不指責,不評判,環境舒適,讓患者感受到溫暖和愛,理解和包容;正確對待抑鬱症患者的不正常心理,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要施加壓力;經常讓患者接觸到生活中令人快樂、開心的事情,讓其感到生活的樂趣。家人也要學點相關的護理知識,適時地幫助患者制訂生活作息表,幫助患者樹立信心,轉移其消極情緒。使患者正視自己的病情,正確對待生活,減輕其心理負擔,給患者營造充滿溫情的家庭生活氛圍;

    2、不帶評判的傾聽。認真傾聽患者的訴說,不做出評判,不說他們說的對或者錯,也不說他們做的對或者錯,只要認真的傾聽,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即可;避免對患者進行過多的擺事實,講道理,千萬不能有牴觸的情緒,更不能用反駁的言語去與他們爭論,否定他們的觀點,因為大道理患者都懂,過多的理論說教往往只會加劇患者的挫敗和無力感;應該不斷鼓勵患者,給予希望,不好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一種負面狀態,這一切都會改變的;家屬應表現出最大程度的接受和體諒,起碼錶面上儘可能做到,而不是批評、指責,這一點非常重要。

    3、提出開放式問題。在傾聽的過程中不要問他們是不是,對不對,明不明白之類的問題,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起他們的思考;

    4、為已經發生的人和事尋找其他的原因。幫助患者從問題或者事件的不同角度去看問題,不讓他們把責任都歸結到自己身上;

    5、鼓勵運動。鼓勵患者多進行有氧運動,跑步、羽毛球、游泳、瑜伽等等;

    6、鼓勵社會性接觸。鼓勵患者可以參加一些聚會,先從小型的聚會開始,慢慢適應;

    7、尋找樂趣。幫助患者找尋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找到患者感到快樂的事情,讓他們慢慢對生活越來越有信心;

    8、鼓勵放鬆。可以做做SPA、聽聽冥想,放鬆身心;

    9、鼓勵自我照料和個人責任感。鼓勵患者承擔一些家務勞動,承擔一些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慢慢適應照顧自己。

    三、家長自己的情緒是肯定需要調節的。調節的方式有很多,最重要的一點是看到你自己的需求、感受以及情緒。成年人對於很多事情都是有執念的,但是有些執念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那麼不管孩子是否確診抑鬱症,作為父母,都要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孩子。不會愛自己的父母,是不會愛孩子的,同時孩子也不會愛自己。

    四、尊重自己的想法,尊重自己的感受,感覺自己情緒波動的時候,儘量遠離“戰場”,想辦法讓自己冷靜下來,建議可以在手腕上帶一個手環,提醒自己,當自己情緒波動很大的時候,要發脾氣的時候,就摸手環。到沒有人的地方大吼、在不傷害自己的情況進行發洩,發洩出來之後再來反思一下事件,如何處理更好。

    五、遇到事件可能會產生很多的想法和情緒,導致結果和情緒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的想法和看法,這就是情緒ABC理論,建議可以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和課程,也能夠很好的幫助你調節情緒、接納情緒,當你的情緒調節好了,你才有能力和能量去幫助孩子。

    六、可以做一些靜心練習,聽冥想音樂、打坐、做瑜伽,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做做運動,跑跑步,哪怕是出去跳跳廣場舞,都是可以幫助你改善情緒的。

    七、在感覺自己沒有能力和力量去管理調節自己情緒的時候,建議您和孩子一起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這會讓你更快速更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以及情緒變化,才能調節。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回答,感恩遇見!

  • 3 # 天空之城的咖啡

    我的方法是放下。

    我也是一名高中孩子的家長,自孩子初三寒假開始就極度叛逆,自己開始要減肥。我擔心孩子身體受不了,馬上要中考了,不好好吃飯怎麼行?好心勸說卻使得母女關係越來越糟,孩子第一次衝我歇斯底里的發脾氣還揚言不去上學了,那時就非常擔心她不學了,好在她自控力還可以,就沒有耽誤學習,我也不再為吃飯的事糾結。在擔心害怕中,我壓抑了自己所有的情緒,孩子中考還不錯,順利考入了重點高中——一所大學的附屬中學。

    高中孩子學校可以住校也可以走讀,只是不在一個校區。為了很好的照顧她,我在本校學校附近租了房子陪讀讓她走讀,可孩子自己內心願意住校勉強答應了走讀。高一上學期一直回家都不願意理我們,一次晚自習回來因為一件事我們爭吵起來,一不小心她的手把衛生間門的玻璃打碎,鮮血順著胳膊就躺了下來,那噴濺的鮮血我意識到劃到動脈了,那時已經十一點多,打了120,去了最近的三甲醫院竟然沒敢收,說是怕割到神經了,包紮後去了全省最好的醫院(也在本市)。那兒晚急診太多了,等到半夜三四點做了手術,還有一天就期末考試,匆忙就出院了。等半月回來拆線,發現孩子的大拇指不能動,原來晚上手術的大夫沒發現孩子的神經已斷,沒給接神經。接下來找了最好的大夫,重新住院做手術接神經,這個神經只有頭髮絲的十分之一,是否能接好以及恢復怎麼樣都是未知數。手術過後新學期開學了,孩子要帶著支具一個半月去上學,因為新學期選科重新調班還可以選擇住校,她依然帶著支具去住校了,而且分配在上鋪。從那以後,我基本不再對孩子有任何要求,只是每個月定期帶她去檢查手。神經的恢復特別慢,至少半年,就這樣半年的誠惶誠恐,孩子的手功能總算恢復了,可那道手術一次又重新割開一次的傷疤卻也成了我心裡的傷疤。從此以後,我告訴自己放下一切,學習真的不是生活的唯一。好好活著才是根本。

    孩子今年高三,我絲毫沒有緊張的感覺了,經歷過那件事,也終於知道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因為我們的放手,情緒也不再那麼牴觸,母女關係反而緩和了。我今年送給我們全家的兩個字就是“捨得”。舍,即放下。

  • 4 # 一土心理

    我是心理諮詢師,高階家庭教育指導師,我的恩師是廣東省特聘最牛的四個心理專家之一。

    多年來我一直在跟我的恩師學習。

    您的問題問的很好,渴望透過自己的調整來影響孩子。

    孩子抑鬱如果沒有器質性的病變,基本是是由於長期的嚴重的情緒積壓導致的,只要父母學習一些情緒疏導的方法,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 5 # 明眼看世情的芸姐

    首先要以一個經歷過人生歷練的過來人的沉穩,控制住自己的焦慮情緒,然後積極地幫助孩子克服,告訴孩子,焦慮、抑鬱都不可怕,都是每個人面對壓力的正常情緒,哪怕在特殊的狀況下出現了暫時的失控,那也是一定可以克服的,而克服這些也如同人生旅途中翻山越嶺在山腳努力往上爬,雖然看不到山頂,甚至被荊棘枝椏遮住了視線看不到Sunny,但要始終堅信,Sunny就在那裡,山那邊的風景就在那裡!

    需要藥物治療就積極地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因為藥物對於病人來說猶如柺杖,雖然治標不治本,但是在病人非常虛弱,自身的抵抗力還無法足夠建立起來抵抗疾病的時候,柺杖就是必須的支撐。就告訴孩子焦慮和抑鬱也是青春成長的必修課,是一定能克服的。

  • 6 # 孤舟正能量

    給你一個身心雙修的動作 ,身心調整的動作 ,你和孩子一起練習 !有時間就練習 ,有事做事 ,利用碎片化時間去練習 ,不耽誤 !養成一個習慣 ,少玩手機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規律的推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