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otap32233

      首先選擇合適的配戴者  在漸進鏡片的選擇適合配戴的顧客很重要:①45歲以上有希望看遠、中、近距離連續視力者②青少年學生控制和防治近視者③屈光度數在±6.00DS以內和±2.00DC以內者④剛進入老視,加光度比較低者以上是最佳配戴者。但是如果:①垂直屈光參差>±2.00D②散光>±2.00D③看遠、中、近距離有大視場要求者④在戴雙光鏡及三焦鏡,感覺良好者,以上的顧客需要配戴就應該謹慎。  其次漸進多焦點鏡片的驗光  漸進多焦點的驗光過程和普通鏡片的驗光其實沒多大區別,也分為3個階段,下面簡單說下過程:  遠用屈光度的矯正  初始階段①問診②眼部一般檢查③裸眼視力,舊鏡屈光度及矯正視力的檢查④電腦驗光⑤檢影。  精調階段①雙色試驗②散光表及交叉圓柱鏡檢查。  終結階段①主視眼的檢查②雙眼平衡及其它視功能檢查。  近用屈光度的檢查  ①交叉格子法:  在眼前放置±0.50DC的交叉柱鏡負軸在900,正軸在1800如出現  或 不加ADD,如出現  加入ADD直到水平的和垂直的線條一樣清晰。  ②經驗法:(年齡-30)×0.1=ADD  對於青少年ADD一般為+1.50DS。  鏡架的選擇和瞳距、瞳高的測量  鏡架的選擇  對於鏡架的選擇,首先要求瞳孔的中心點到鏡架的下邊框內緣一般不低於22mm,對於標準通道18mm  或19mm的鏡框高度應≥34mm,短通道的13.5或14mm的鏡框高度應≥30mm,還有避免選擇鼻側大斜角的鏡架,因為那樣容易把閱讀區“切掉”,還有儘量不要選擇無框的鏡架,因為容易鬆動,使各種引數發生改變。此外務必選擇有鼻託可以調整的鏡架。  瞳距的測量  對於瞳距我們要分別測量右左的單眼瞳距(因為很多人的鼻樑不一定位於雙眼中心),瞳距要精確到0.5mm,測量的方法有:瞳距儀、瞳距尺和用樣片標記法標出再用漸進鏡片測量卡測出,由於和普通眼鏡一樣測量就不介紹了。  瞳高的測量  瞳高是指瞳孔中心點到鏡框下框內緣的垂直距離。下面就介紹兩種方法:  樣片標記法  在測量之前必須對鏡架進行調整、校對以獲得最佳平衡,鏡眼距一般為12-13mm,前傾角為100-120,鏡腿長短合適。  ①檢查者和被檢查者相對坐著,視線保持同一水平。  ②檢查者右手拿記號筆,閉右眼,睜左眼,左手拿筆式電筒放在左眼的下眼瞼下面,令被檢查者看檢查者的左眼。根據被檢查者的瞳孔中心反光在眼鏡的樣片上用十字線標出瞳距,十字線的交叉點到鏡框下內緣的垂直距離就是被檢查者右眼瞳高。  ③檢查者右手拿記號筆,閉左眼,睜右眼,左手拿筆式電筒放在右眼的下眼瞼下面,令被檢查者看檢查者的右眼。根據被檢查者的瞳孔中心反光在眼鏡的樣片上用十字線標出瞳距,十字線的交叉點到鏡框下內緣的垂直距離就是被檢查者左眼瞳高。  公式法  h=(a-34)/2+22 h=瞳高 a=鏡框垂直高度  修正值:長通道h加1-2mm 短通道h減1mm  a大於40mm加1-2mm  漸進多焦點鏡片的加工和裝配  識別標記  ①水平參考線:臨時標記,對應裝成鏡水平線,檢測鏡片散光軸位是否正確。  ②隱形永久標記:恢復臨時標記用的,兩點距離34mm。  ③遠用測量區:檢測鏡片遠用度數。  ④近用測量區:檢測鏡片近用光度和ADD。  ⑤配鏡十字標記:對應配鏡的瞳高。一般在稜鏡參考點上2mm。  ⑥ADD標記:鏡片的下加光度。  ⑦稜鏡參考點:為ADD的2/3。  檢測鏡片  ①鏡片的眼別及其表面質量。  ②鏡片的遠用度數和近用度數  ③ADD標記  ④檢測水平參考線和永久隱形標記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從新根據隱形標記標出。  加工和裝配有自動掃描器的磨邊機  ①直接把樣片或鏡框掃描到機器上。  ②在機器上直接輸入瞳距和瞳高,完成自動移心。  ③把漸進片的配鏡十字線對準螢幕上移好心的十字交叉點上,保持水平  ④放入機器磨邊,裝配。  需模板的磨邊機  ①根據樣片製成模板  ②根據模板上的刻度線測量出瞳高,並標出瞳高線。  ③將模板固定在中心儀定位孔上。  ④漸進片蓋在模板上,配鏡十字線和瞳高線重合並水平移心  ⑤隱形標記必須在同一水平線上。  ⑥放入機器磨邊,裝配。  漸進多焦點鏡片的配戴及指導  ①為顧客進行常規的整形及調整使十字線對準瞳孔中心。  ②檢查遠近視力,如無誤用酒精或丙酮擦去臨時性標記。  ③使用遠用區時讓顧客看遠處目標,看清楚後慢慢抬起下巴眼球不要向下轉讓其體驗到度數的變化,並解釋是由於透過漸進區看到的。  ④使用近用區時,讓其頭部不動眼球下轉看近處的文字,並告訴顧客只能閱讀不能瀏覽文章(一般3.5cm×5cm範圍)  ⑤遠、中、近交替看時,讓其靠眼球的轉動看遠、中、近距離,練習找到遠用區、漸進區和近用區。  ⑥讓其靠眼球的左右轉動看像變形區,讓其注意像變形區的存在,並告訴顧客看左右物體時靠頭的轉動,而不能靠眼球的轉動。  ⑦讓其走路,感覺漸進片的變形情況,並告訴顧客看近處時頭要放低些。儘量看眼前1米遠。  ⑧告訴顧客漸進片有1到2周的適應期,適應期要按“先靜後動,先內後外”的步驟逐漸練習。  7. 漸進多焦點鏡片的不適原因及處理  對於過了適應期仍不能適應的顧客,我們首先要:  ①根據隱形永久標記,用漸進片測量卡恢復臨時性標記。  ②檢查鏡片的遠近屈光度和ADD並核對處方。  ③檢查裝配質量。  ④觀察配戴者的效果,尋找問題所在。  對於不能適應的表現一般為:閱讀區太窄、遠近視力模糊、頭暈、有晃動感、視物變形、看物體時需要轉動眼球或傾斜頭位才能看到。對於這些不適我們除了要問顧客的原屈光度、原配眼鏡和用眼需求外。我們主要要從所戴鏡片屈光度、配鏡引數和鏡架情況考慮進行考慮分析。見下表:  配戴不適的原因及其處理  不適表現 可能原因  處理方法  視遠模糊 ①配鏡高度過大 調整鼻託  ②處方不正確:正度數過多;負度數過少;散光不準確  重新驗光  視近模糊 ①配鏡高度過小②鏡眼距離過大 調整鼻託  ③處方不正確:近用加光度不正確;遠用屈光度不正確  重新驗光  ④瞳距不準確 重新訂做  ⑤垂直傾斜度不夠 調鼻託或鏡腿  ⑥鏡片基弧問題 調鏡架弧度  看遠時頭暈眼花  ①鏡眼距離過大②不很符合臉形③垂直傾斜度不夠④配鏡高度太大  調鼻託或鏡腿  ⑤視遠瞳距不準確 重新訂做  閱讀區太小(閱讀時頭部過度側移) ①近用正度數過高  重新驗光  ②瞳距不準確 重新訂做  ③配鏡高度太低④鏡眼距離過大⑤不很符合臉形⑥垂直傾斜度不夠  調鼻託或鏡腿  ⑦鏡片基弧問題 調整鏡架弧度  看遠時頭部後仰 處方不準確:負度數過多或正度數過少  重新驗光  看中/近距離時頭部後仰 ①處方不準確:正度數過少  重新驗光  ②配鏡高度太低 : 調整鼻託  看中時頭部前傾 配鏡高度太高 : 調整鼻託  看中/近距離時頭部前傾 處方不準確:正度數過多  重新驗光  只要遵循:選擇好、遠光準、近光足、測量精、加工細、交代全的原則,就能配出一副合格舒適的漸進多焦點鏡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龍為什麼監製胭脂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