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狗旦345

    [合,讀音作hé(ㄏㄜˊ),亦可讀作hā(ㄏㄚ)]

    第一個淵源

    傳至少典氏第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四代帝嚳:帝嚳次妃有娀氏,生契(商朝祖)為堯司徒,封於商,賜姓子氏。後來周武王封其子武庚於邶。武庚後來反叛,周公即古公亶父徵而滅之,然後乃以帝乙之元子微子封於宋邑,建宋國,為周之賓。傳三十二世而齊、魏、楚共滅之,三分其地後有了合氏。其支於戴國者,滅於鄭國,後有戴氏、甾氏、菑氏。子段分於褚為,褚氏、石氏、褚師氏。

    其合氏就是宋微子的後裔,分封在合邑,就是後來的廬郡合邑,在今安徽省合肥市東鄉一帶,族人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合氏。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合邑”是諸侯國對一種城鄉共合的居住群體的稱呼。

    關於合氏,有一個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

    今北京故宮的御花園內有十幾棵連理樹,多由松、柏培育而成。在天一門內有一棵園裡最著名的連理樹,該樹由兩棵柏樹主幹連結一起,長得十分粗壯繁茂。國內外遊客都喜歡在該樹下拍照留影,以求愛情甜蜜,生活美滿。

    戰國時期,宋國君主宋康王偃(宋國第三十五任國君,原名戴偃,公元前239~前286年在位),暴虐無仁、荒淫無道,時人稱“桀宋”。宋康王奪了自己的臣下封丘舍人韓憑之妻合息露,強行霸佔合氏為妃,為了將韓平支開,他還強迫韓平去築青陵臺。青陵臺築成後,宋康王又找了個由頭殺害了韓平。

    合息露聞訊後,痛不欲生。在參加韓平的葬禮時,她毅然跳入韓平的墓中撞棺而亡。

    殘暴的宋康王出於惡妒,令人把韓平、合息露屍首分別築埋於青陵臺的左右兩側,不將他們合葬一起。不料奇景出現,第二年於韓平、合氏的墳頭上,慢慢長出兩棵參天大樹,樹幹中部聚合在一起,緊緊扭抱連結著,此後常有百鳥嘻於枝頭歡躍、鳴囀。於是,後人便稱此種合抱樹為“連理樹”,比喻夫妻之間堅貞不屈的純潔愛情。

    連理樹,在人們的愛情詩歌中多有借喻。例如,南朝樂府《子夜歌》裡就有“歡愁儂亦慘,郎笑我便喜。不見連理樹,異根同條起“的詠唱。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也有“在天願作比翼鳥,於地喜為連理枝“的千古名句。

    第二個淵源

    早在宋、元時期,突厥族合魯溫部落,《補元史·氏族表》中曾有對其氏族中的合魯溫·滿速兒有記載,其時他曾任大都路治中的一位官吏。

    突厥一族在大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發動西征戰略的後期,被鐵木真的孫子旭烈兀徹底征服,其族諸部落被編入蒙古軍旅,後在元朝初期遷落新疆、雲南、中原內地等。其中的合魯溫部後逐漸融入蒙古族、回族、漢族與彝族,其族人中有取原部族名稱首音為諧音漢字單姓者,稱合氏,多居於陝西、雲南地區。

    第三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元明朝時期哈拉王族,屬於以帝王改姓賜姓為氏。

    哈氏為“回族十三姓”之一,起源於中亞布哈拉王族,北宋神宗年間(公元1068~1085年),布哈拉王及其弟艾爾沙率領族人五千來華,抵汴京開封,從此絕大部分人定居中原。

    據史籍《續雲南通志考》記載

    “哈散,贍思丁次子。流於河西,其曾孫政舉,始易哈為合。”

    賽典赤·贍思丁(公元1201~1279年),先知穆罕默德(別庵伯爾,即領袖,西域穆斯林對回教教主之尊稱)的後裔,是整個元朝時期(公元1271~1368年)享有極高盛譽的平章政事(中書宰相)。“賽典赤”的漢義,就是“貴族”。

    賽典赤·贍思丁在晚年授爵雍國公,又奉命行省雲南諸路。他積極為雲南地區帶來了和平與安寧,建立了雲南行省,改善了民族關係,發展了經濟文化,為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社會的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雲南期間,賽典赤·贍思丁治理了滇池水系,造福後代,雲南各族人民至今還在懷念他。賽典赤·贍思丁還在昆明建清真寺十餘所,將伊斯蘭教傳入滇、黔地區。在賽典赤·贍思丁去世後,被元世祖忽必烈在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追封為“咸陽王”,號“阿札勒”(極榮耀者),國內外的穆斯林皆尊稱他為“咸陽王巴巴”。

    哈散,就是咸陽王賽典赤·贍思丁的第二子哈散,在元朝時期為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廣東宣慰使都元帥。平安路,就是今青海省東部的平安縣,是唐蕃古道和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驛站,自古便是商賈雲集、市井繁華,為元朝時期西部地區的重要蕃鎮之一。

    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曾想以哈散為相,哈散以故事丞相必用蒙古勳舊,故力辭。元仁宗乃以伯答沙為右丞相,仍任命哈散為左丞相。

    史籍《元史》記載

    “仁宗即位,浮屠妙總統有寵,敕中書官其弟五品,思明執不可。帝大怒,召見切責之,對曰:‘選法,天下公器。徑路一開,來者雜遝。故寧違旨獲戾,不忍隳祖宗成憲,使四方得窺陛下淺深也。’帝心然其言,而業已許之,曰:‘卿可姑與之,後勿為例。’乃為萬億庫提舉,不與散官。久之,近臣疾其持法峭直,日構讒間,出為工部尚書。帝問左右曰:‘張士瞻居工部,得無怏怏乎?’對曰:‘勤政如初。’帝嘉嘆之,命授宣政院副使。五年,除西京宣慰使。嶺北戍士多貧者,歲凶,相挺為變,思明威惠並行,邊境乃安。因疏和林運糧不便事十一條,帝勞以端硯、上尊。會左丞相哈散辭職,帝不允,其請益堅,帝詰之曰:‘朕任卿未專邪?’曰:‘非。’曰:‘近臣有撓政者邪?’曰:‘無有也。’‘然則何為而辭?’對曰:‘臣自揆才薄,恐誤陛下國事,若必欲任臣,願薦一人為助。’帝問:‘為誰?朕能從汝。’哈散再拜謝曰;‘臣願得張思明。’即日拜思明中書參知政事。比召至,車駕幸上都,見於道,慰勉之曰:‘卿向不負朕注委,故朕用哈散言,復起汝。’未幾,升左丞。”

    從上史述中可見,哈散為人正直恭謙,他所推舉的張思明,後來在元朝整治體制中發揮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由於哈家多出將門,且功績顯赫,到哈散的曾孫時代,元順帝孛兒只斤·妥帖睦爾贊其家族忠誠,易其哈氏為合氏,其子孫後代中有繼為合氏者,但讀音仍作hā(ㄏㄚ)。

    又據《合氏宗譜》記載

    “吾族為元朝咸陽王賽(贍)思丁裔……公歿,葬於省垣南城外斡耳朵……哈政(舉)公、王去孫,落籍河西縣之下回村,為明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甲子科舉人,建坊村前,為該縣鼎甲之始,授四川綏定府達縣正堂,上(明英宗朱祁鎮)以其忠臣無二心,應無二口之意,以御筆塗去口旁,由此遵姓合。”其姓氏字雖改為“合”,讀音仍作hā(ㄏㄚ)。

    到了清朝時期,乾隆大帝也稱讚該家族曰:“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將種。”

    合光文:(公元1950~今),湖北隨州人。著名地方農村幹部。

    1977~1997年任沙窩村四組組長。1997年3月任沙窩村村主任至今。

    自任村主任以來,能認真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積極帶領群眾“開發三荒”,創辦企業,科學種養,發展生產,勤勞致富,特別是任村主任以後,工作任勞任怨,為群眾辦實事,1997年組織大戰15天栽植意楊1000畝,為發展集體經濟增強了後勁。

    在村級財務管理上能嚴格按照上級有關檔案辦事,堅持民主理財,定期公佈賬目,精打細算,為減輕農民負擔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受領導的好評和群眾的信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聯想T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