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怎麼寫
首先我們得清楚認識到什麼是讀後感。很簡單,讀後感便是在讀過一篇文章或是一本書之後,把自己讀完書之後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潛在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如此寫成的文章便叫“讀後感”。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的闡述,透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讀後感範文
範文一:
水滸傳讀後感800字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藉助這個假期讀完了這本描寫人物的性情鮮明的名著給讀完了,讀後感嘆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勝,令我興奮不已!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華人!感慨萬分.
水滸傳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膽大如虎的武松,機智聰明的吳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官逼民反,隻手遮天的社會狀況。
我被裡面的情節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對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現在我來品一品他吧.
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刀筆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養成一種辦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喜歡玩權術。因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習慣。宋江到梁山泊以後,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有人說他虛偽、玩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如俘獲霹靂火秦明,讓位盧俊義等。他犯罪後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開啟時,他說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生矛盾時,宋江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他為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宋江上梁山後,成為義軍的首領。他自己說在文武方面並無過人之處,為什麼還能當梁山泊的首領呢?這是由於宋江有以下優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戰役,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受招安以後,宋江成為了一個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為國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蓋死後,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對起義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以後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他也由起義軍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徵起義軍領袖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悲劇的結局。宋江帶領眾人徵方臘以後,原本的108位好漢還剩下27個,其餘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並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讓李逵喝藥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後成為朝廷忠臣,最後是悲慘的結局。
範文二: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裡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為我們儲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裡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後感怎麼寫
首先我們得清楚認識到什麼是讀後感。很簡單,讀後感便是在讀過一篇文章或是一本書之後,把自己讀完書之後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潛在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如此寫成的文章便叫“讀後感”。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的闡述,透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讀後感範文
範文一:
水滸傳讀後感800字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藉助這個假期讀完了這本描寫人物的性情鮮明的名著給讀完了,讀後感嘆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勝,令我興奮不已!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華人!感慨萬分.
水滸傳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膽大如虎的武松,機智聰明的吳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官逼民反,隻手遮天的社會狀況。
我被裡面的情節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對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現在我來品一品他吧.
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刀筆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養成一種辦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喜歡玩權術。因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習慣。宋江到梁山泊以後,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有人說他虛偽、玩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如俘獲霹靂火秦明,讓位盧俊義等。他犯罪後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開啟時,他說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生矛盾時,宋江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他為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宋江上梁山後,成為義軍的首領。他自己說在文武方面並無過人之處,為什麼還能當梁山泊的首領呢?這是由於宋江有以下優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戰役,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受招安以後,宋江成為了一個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為國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蓋死後,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對起義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以後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他也由起義軍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徵起義軍領袖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悲劇的結局。宋江帶領眾人徵方臘以後,原本的108位好漢還剩下27個,其餘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並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讓李逵喝藥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後成為朝廷忠臣,最後是悲慘的結局。
範文二:
傅雷家書讀後感600字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說了。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說是源遠流長。隨著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裡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傅雷家書》來說,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說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戶,很好地為我們儲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裡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說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著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著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