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52203417347
-
2 # 娟子冰絲座墊面料
小池
宋 ·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賞析
此詩是一首描寫初夏池塘美麗景色的、清新的小詩。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蟲鳥彩墨畫。畫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筆都小,卻玲瓏剔透,生機盎然。
第一句,緊扣題目寫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細流的泉水。泉水從洞口流出,沒有一絲聲響,當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細流,更是小而又小了。這本來很尋常,然而作者卻憑空加一“惜”字,說好像泉眼很愛惜這股細流,吝嗇地捨不得多流一點兒。於是這句詩就立刻飛動起來,變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寫樹陰在晴朗柔和的風光裡,遮住水面。這也是極平常之事,可詩人加一“愛”字,似乎用她的陰涼蓋住小池,以免水分蒸發而乾涸,這樣就化無情為有情了。而且,詩舍形取影,重點表現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靈。
三、四句寫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剛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顯露出勃勃生機,可在這尖尖嫩角上卻早有一隻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領略初夏風光。小荷與蜻蜓,一個“才露”,一個“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一切,捕捉那稍縱即逝的景物。
詩題“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詩詞需有不同的題材與剛才,有的重大題材,須寫出壯闊的境界、恢宏的氣勢;有的題材甚小,僅是生活中一個細節,但卻能寫出幽情逸趣。且此詩寫的猶如一幅畫,畫面層次豐富:太陽、樹木、小荷、小池,色彩豔麗,還有明亮的Sunny、深綠的樹蔭、翠綠的小荷、鮮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畫面充滿動感:飛舞的蜻蜓、影綽的池水,充滿了詩情畫意。
1. 水亭涼氣多,閒棹晚來過。 —— 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
2. 久斑兩鬢如霜雪,直欲漁樵過此生。 —— 張耒《夏日三首·其一》
3. 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 —— 陳維崧《好事近·夏日史遽庵先生招...》
4.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 蕭綱《採蓮曲》
5. 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 —— 張元幹《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6.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 李白《折荷有贈》
7.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 韋應物《夏花明》
8.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 蘇軾《菩薩蠻·迴文夏閨怨》
9.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 李白《江夏別宋之悌》
10. 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簷。 —— 白樸《天淨沙·夏》
11. 過雨荷花滿院香。 —— 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12.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 杜甫《夏夜嘆》
13. 穠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 蘇軾《賀新郎·夏景》
14.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 陳文述《夏日雜詩》
15.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 杜甫《夏夜嘆》
16. 別來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猶昨。 —— 陳維崧《好事近·夏日史遽庵先生招...》
17. 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 —— 蘇軾《賀新郎·夏景
18.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楊萬里《小池》
19.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 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20.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21.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 王昌齡《採蓮曲二首》
22.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23.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 范成大《喜晴》
24.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 楊萬里《閒居初夏午睡起》
25.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 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26.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27.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28.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29.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30.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 李商隱《贈荷花》
31.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 李商隱《晚晴》
32.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 張養浩《水仙子·詠江南》
33.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
34.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 杜甫《夏夜嘆》
35.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36.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 —— 李白《江夏別宋之悌》
37. 佳人彩雲裡,欲贈隔遠天。 —— 李白《折荷有贈》
38. 碧紗窗下水沈煙。 —— 蘇軾《阮郎歸·初夏》
39. 新荷跳雨淚珠傾。 —— 周邦彥《浣沙溪·翠葆參差竹徑成》
40. 遠書珍重何曾達,舊事淒涼不可聽。 —— 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41. 乳燕雛鶯弄語,對高柳鳴蟬相和。 —— 元好問《驟雨打新荷》
42.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43. 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 ——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44.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裡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 —— 王士禎《浣溪沙·紅橋》
45. 沈李浮瓜冰雪涼。 —— 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46. 卻是池荷跳雨。 —— 楊萬里《昭君怨·詠荷上雨》
47.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 李白《折荷有贈》
48.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 —— 蘇軾《菩薩蠻·迴文夏閨怨》
49. 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 —— 蔡松年《鷓鴣天·賞荷》
50. 擁紅妝,翻翠蓋,花影暗南浦。 —— 高觀國《祝英臺近·荷花》
51. 石榴半吐紅巾蹙。 —— 蘇軾《賀新郎·夏景》
52.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 陸游《幽居初夏》
53. 一片笙歌醉裡歸。 —— 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