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縣有800多個村莊。各村之名,追根溯源,皆有來歷:或因居人姓氏命名,或以地理位置稱名,或因某姓朝中為官改名,或由當時某些變故更名等等,均銘刻歷史的印痕,既寓意深,也富諧趣。下面僅舉幾例:
龍門辦事處建新街:北齊前辛姓建村,名小辛莊。平原縣城建城後,遭遇饑荒,有一道士於齊周兩次割己肉煮之孝敬父母,度過災荒,村人感其德行,改小辛莊為孝信街。“文革”初期風行“破四舊、立四新”,又改名為建新街。
北任莊:明洪武年間,任姓遷來建村,取名任鄉莊。後該村出了任士平一名大官(曾任刑部右侍郎),改為任莊,又因地處縣城北,又名北任莊。
軍屯:明洪武年間,燕王朱棣曾在此地屯軍墾荒,供作軍需,設軍戶數家,看守糧倉。當時許多饑民流落到此,也借廢軍營落戶開荒,遂成村落,名軍屯。永樂年間,又有鄭、李、劉、張、馬等姓遷至這裡,馬姓建村軍馬場,稱馬莊,其他幾姓倚倉建村,故名鄭家倉、李家倉、劉家倉、張家倉。至今,六個村仍互相連線。
十里墅:清初,丁姓在鬲津河邊建此村,取名丁家橋。後來,董探花、張翰林等名宦文人來此建宅、置地、修墓地、築別墅,該村日益富庶,又因距縣城10華里,故稱十里墅。
石莊:東漢末年,曹操曾在此駐軍墾地,有一石姓人家來此居住,曹軍走後,石姓建村,人口漸多,取名石莊。
恩城鎮大莊:明永樂年間,李姓建村。村西有一片大窪,大雁飛來,常在大窪棲息,人們取村名為大雁李,簡稱大莊。
大洞子頭:北宋初建村,名毛庵寺。宋仁宗八年,王則造反,佔據貝州城。官兵前來鎮壓,攻城不下,便使兵士、民夫從該村開始挖地道數條,直至貝州城內,王則大駭,遂撤出貝州城,官兵未屠城。人們感官兵不殺之恩,將貝州改為恩州,毛庵寺因仍有地道,改名洞子頭,並以一大地道口為界,分為兩村,東者謂大洞子頭(簡稱大洞),西者謂小洞子頭(簡稱小洞)。至明萬曆年間,大洞子頭的馬姓遷出,又建一村,名馬莊。
北站:相傳商代驛道透過此處,並建有驛站。蘇獲向紂王進獻美女妲姬過此,宿於驛站,稱此地“很太平”,遂改為太平驛。明代驛改站,因處恩縣城北,又稱北站。
東煙臺、西煙臺:戰國時期建村,村中有一烽火臺,後分為兩村,分別稱東煙臺、西煙臺。至今仍有烽火臺遺址。
腰站鎮腰站村:隋大業年間建村,北宋年間稱藥家鎮。明代北京至南京驛道過此,並設站、鋪,改稱譚家鋪。清乾隆年間,漕糧旱路過此,因其地處高唐、恩縣兩縣中間站,又改稱腰站。
鍋培口:明代建村於相家河西堤上。有一年,該河大堤潰決,村民各揭自家鐵鍋共數十口,堵住決口,保住大堤和村莊,遂將村命名鍋培口。
前、後槐王莊:明永樂年間,王姓從山西大槐樹下遷來,在前、後兩地建村,為不忘大槐樹,取名前、後槐王莊。
東、西韓營:西漢時建村。大將韓信夜渡平原津,在此紮營,奔襲齊之歷下軍,勝之。此村取名韓信營,簡稱韓營,現分東、西韓營兩村。
王鳳樓鎮王鳳樓村:明永樂年間,田姓在此建村,後因傳染病人口大部分死亡,幾近村滅。一王姓遷來居住,建起土樓,且漸富,遂改名王富樓,又演變成王鳳樓。另有一傳說:明萬曆年間,有山西省一落第之士王友才,攜全家來此居住,夜間忽然一隻鳳凰飛來棲於樹上,霞光萬丈,周圍樹上百鳥朝鳳,鶯歌燕舞。稍頃,鳳凰飛走,百鳥停鳴,一切歸於寂靜。王友才大為驚喜,認為是吉祥喜慶之兆,遂改村名為王鳳樓,寓“鳳棲王樓”之意。其妻先後生二女,起名大鳳、小鳳。王姓繁衍生息,漸成一大村。
桃園辦事處大營張村:明永樂年間,張姓從北京東石門遷來建村,取名張莊。清乾隆皇帝東巡時,因該村井水甜,村子大,曾在村前紮營居住,後人改名為大營張。
仇莊:元末明初,仇、侯兩人一賣豆腐,一磨香油,來此定居。後又有張、譚、楊、牛四姓遷來落戶,形成一個大村。世代流傳幾句順口溜:“千年仇,萬年侯,一家磨豆腐,一家磨香油。”
飲馬店:明崇禎年間,孫、管、楊三姓遷來落戶,取名太平莊。清乾隆皇帝南巡泰山,經過此處,因村莊水井多,水甘甜,遂令三千軍馬在此歇息飲水。後人為紀念此事,遂改名飲馬店。
王廟鎮張官店:戰國時建村,人員漸多,成為一邑。秦王贏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以此邑為縣城置平原縣。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平原縣城由該邑遷來今治。該地作為平原縣城駐地,時間長達七百七十多年。三國時代劉備坐守平原縣令,就發生在這裡。後張姓人辭去巡撫之職回家開店,故此演變為張官店。
沙集:明洪武年間建村,取名義和莊。清末,義和團一部曾在村東沙堆上祭刀,又因是集市,故改名沙集。
張老虎莊與捉虎屯、前槓子李、後槓子李:明正德年間,張姓帶一頭水牛遷來建村,取名水牛張村。因張姓多體健驃悍,“像群老虎”,又改稱張老虎莊。後有與張老虎有宿怨的人分別遷此處建村,一稱捉虎屯,一稱前槓子李莊(意為能打虎),一稱後槓子李莊(意為能趕虎)。
前曹鎮簸箕張莊:傳說戰國時建村。著名軍事家孫臏曾在此用兵擺陣,故名迷惑寨。後因村中張姓家家編簸箕、簸籮,又演變現名。
鳴雞店:西漢宣帝年間建村,因種穀多,名小米店。傳說東漢末年,張飛鞭打督郵後星夜逃跑至此村,正當雞叫,又因莊西有座大寺院,故演變為鳴雞寺。後該村立集多街店,又演變為鳴雞店。
吏部王:明代建村。王姓有人在當朝任吏部尚書,故演變今名。
張鐵嘴莊:明代張姓靠橋建村,取名張家橋。後該村出了一名能說會道的人,人稱張鐵嘴,故演變成村名。
張達子廟:金代建村名小楊莊。元代蒙古族張姓奉命住此村監視漢人,該人寬厚,不告密,不做壞事,後有人感其德,為他建廟,故改村名為張達子廟。
劉萬斛:元代建村,村人劉萬斛中了舉人,村人皆喜,故以人名命村名。
坊子鄉曹莊:東漢末建村,相傳曹操在此駐過兵,取名曹莊。
王公屯:相傳元代有個皇帝在此住宿,王姓在此建村,取名王宮殿,後演變為現名。
三唐鄉曲六店:明末,曲姓排行六的一人遷來建村,後人漸多,又開一店,故名曲六店。乾隆二十二年,乾隆曾在此設大營駐蹕。又據縣誌記載,清乾隆時在此設過行宮。
桃園站:相傳為東漢末年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之所。明清,北京至濟南的驛道由此透過,設桃園站,漸形成村,以站名村。
虎皮張村:北宋年間建村,名莊科。後明燕王掃北時變為廢墟。永樂年間,張、馬兩姓遷此重新建村,發現廟鐘有“虎瓶張”三字,以此命村,後訛傳為現名。
王打卦鄉王打卦村:明永樂年間,王姓遷來建村,稱王家莊。后王姓一家財主與一名御史打官司,將家業花光,不得已進行打卦,靠此收入在京城繼續告狀,終將官司打贏,為此更為今名。
義和莊:明永樂年間,陳姓遷來建村。後因與鄰村發生土地糾紛,全村人既講理,又講團結、講義氣,勝了鄰村,故改現名。
王杲鋪鎮王杲鋪村:北宋初,有個名王杲的人建村,取名王杲屯,並在驛道設鋪接待移民,為念其恩德,故更名為王杲鋪。
張華鎮範莊:明崇禎年間,原為範閣老墓地,範姓守墓發展成村,故名。
平原縣有800多個村莊。各村之名,追根溯源,皆有來歷:或因居人姓氏命名,或以地理位置稱名,或因某姓朝中為官改名,或由當時某些變故更名等等,均銘刻歷史的印痕,既寓意深,也富諧趣。下面僅舉幾例:
龍門辦事處建新街:北齊前辛姓建村,名小辛莊。平原縣城建城後,遭遇饑荒,有一道士於齊周兩次割己肉煮之孝敬父母,度過災荒,村人感其德行,改小辛莊為孝信街。“文革”初期風行“破四舊、立四新”,又改名為建新街。
北任莊:明洪武年間,任姓遷來建村,取名任鄉莊。後該村出了任士平一名大官(曾任刑部右侍郎),改為任莊,又因地處縣城北,又名北任莊。
軍屯:明洪武年間,燕王朱棣曾在此地屯軍墾荒,供作軍需,設軍戶數家,看守糧倉。當時許多饑民流落到此,也借廢軍營落戶開荒,遂成村落,名軍屯。永樂年間,又有鄭、李、劉、張、馬等姓遷至這裡,馬姓建村軍馬場,稱馬莊,其他幾姓倚倉建村,故名鄭家倉、李家倉、劉家倉、張家倉。至今,六個村仍互相連線。
十里墅:清初,丁姓在鬲津河邊建此村,取名丁家橋。後來,董探花、張翰林等名宦文人來此建宅、置地、修墓地、築別墅,該村日益富庶,又因距縣城10華里,故稱十里墅。
石莊:東漢末年,曹操曾在此駐軍墾地,有一石姓人家來此居住,曹軍走後,石姓建村,人口漸多,取名石莊。
恩城鎮大莊:明永樂年間,李姓建村。村西有一片大窪,大雁飛來,常在大窪棲息,人們取村名為大雁李,簡稱大莊。
大洞子頭:北宋初建村,名毛庵寺。宋仁宗八年,王則造反,佔據貝州城。官兵前來鎮壓,攻城不下,便使兵士、民夫從該村開始挖地道數條,直至貝州城內,王則大駭,遂撤出貝州城,官兵未屠城。人們感官兵不殺之恩,將貝州改為恩州,毛庵寺因仍有地道,改名洞子頭,並以一大地道口為界,分為兩村,東者謂大洞子頭(簡稱大洞),西者謂小洞子頭(簡稱小洞)。至明萬曆年間,大洞子頭的馬姓遷出,又建一村,名馬莊。
北站:相傳商代驛道透過此處,並建有驛站。蘇獲向紂王進獻美女妲姬過此,宿於驛站,稱此地“很太平”,遂改為太平驛。明代驛改站,因處恩縣城北,又稱北站。
東煙臺、西煙臺:戰國時期建村,村中有一烽火臺,後分為兩村,分別稱東煙臺、西煙臺。至今仍有烽火臺遺址。
腰站鎮腰站村:隋大業年間建村,北宋年間稱藥家鎮。明代北京至南京驛道過此,並設站、鋪,改稱譚家鋪。清乾隆年間,漕糧旱路過此,因其地處高唐、恩縣兩縣中間站,又改稱腰站。
鍋培口:明代建村於相家河西堤上。有一年,該河大堤潰決,村民各揭自家鐵鍋共數十口,堵住決口,保住大堤和村莊,遂將村命名鍋培口。
前、後槐王莊:明永樂年間,王姓從山西大槐樹下遷來,在前、後兩地建村,為不忘大槐樹,取名前、後槐王莊。
東、西韓營:西漢時建村。大將韓信夜渡平原津,在此紮營,奔襲齊之歷下軍,勝之。此村取名韓信營,簡稱韓營,現分東、西韓營兩村。
王鳳樓鎮王鳳樓村:明永樂年間,田姓在此建村,後因傳染病人口大部分死亡,幾近村滅。一王姓遷來居住,建起土樓,且漸富,遂改名王富樓,又演變成王鳳樓。另有一傳說:明萬曆年間,有山西省一落第之士王友才,攜全家來此居住,夜間忽然一隻鳳凰飛來棲於樹上,霞光萬丈,周圍樹上百鳥朝鳳,鶯歌燕舞。稍頃,鳳凰飛走,百鳥停鳴,一切歸於寂靜。王友才大為驚喜,認為是吉祥喜慶之兆,遂改村名為王鳳樓,寓“鳳棲王樓”之意。其妻先後生二女,起名大鳳、小鳳。王姓繁衍生息,漸成一大村。
桃園辦事處大營張村:明永樂年間,張姓從北京東石門遷來建村,取名張莊。清乾隆皇帝東巡時,因該村井水甜,村子大,曾在村前紮營居住,後人改名為大營張。
仇莊:元末明初,仇、侯兩人一賣豆腐,一磨香油,來此定居。後又有張、譚、楊、牛四姓遷來落戶,形成一個大村。世代流傳幾句順口溜:“千年仇,萬年侯,一家磨豆腐,一家磨香油。”
飲馬店:明崇禎年間,孫、管、楊三姓遷來落戶,取名太平莊。清乾隆皇帝南巡泰山,經過此處,因村莊水井多,水甘甜,遂令三千軍馬在此歇息飲水。後人為紀念此事,遂改名飲馬店。
王廟鎮張官店:戰國時建村,人員漸多,成為一邑。秦王贏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以此邑為縣城置平原縣。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平原縣城由該邑遷來今治。該地作為平原縣城駐地,時間長達七百七十多年。三國時代劉備坐守平原縣令,就發生在這裡。後張姓人辭去巡撫之職回家開店,故此演變為張官店。
沙集:明洪武年間建村,取名義和莊。清末,義和團一部曾在村東沙堆上祭刀,又因是集市,故改名沙集。
張老虎莊與捉虎屯、前槓子李、後槓子李:明正德年間,張姓帶一頭水牛遷來建村,取名水牛張村。因張姓多體健驃悍,“像群老虎”,又改稱張老虎莊。後有與張老虎有宿怨的人分別遷此處建村,一稱捉虎屯,一稱前槓子李莊(意為能打虎),一稱後槓子李莊(意為能趕虎)。
前曹鎮簸箕張莊:傳說戰國時建村。著名軍事家孫臏曾在此用兵擺陣,故名迷惑寨。後因村中張姓家家編簸箕、簸籮,又演變現名。
鳴雞店:西漢宣帝年間建村,因種穀多,名小米店。傳說東漢末年,張飛鞭打督郵後星夜逃跑至此村,正當雞叫,又因莊西有座大寺院,故演變為鳴雞寺。後該村立集多街店,又演變為鳴雞店。
吏部王:明代建村。王姓有人在當朝任吏部尚書,故演變今名。
張鐵嘴莊:明代張姓靠橋建村,取名張家橋。後該村出了一名能說會道的人,人稱張鐵嘴,故演變成村名。
張達子廟:金代建村名小楊莊。元代蒙古族張姓奉命住此村監視漢人,該人寬厚,不告密,不做壞事,後有人感其德,為他建廟,故改村名為張達子廟。
劉萬斛:元代建村,村人劉萬斛中了舉人,村人皆喜,故以人名命村名。
坊子鄉曹莊:東漢末建村,相傳曹操在此駐過兵,取名曹莊。
王公屯:相傳元代有個皇帝在此住宿,王姓在此建村,取名王宮殿,後演變為現名。
三唐鄉曲六店:明末,曲姓排行六的一人遷來建村,後人漸多,又開一店,故名曲六店。乾隆二十二年,乾隆曾在此設大營駐蹕。又據縣誌記載,清乾隆時在此設過行宮。
桃園站:相傳為東漢末年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之所。明清,北京至濟南的驛道由此透過,設桃園站,漸形成村,以站名村。
虎皮張村:北宋年間建村,名莊科。後明燕王掃北時變為廢墟。永樂年間,張、馬兩姓遷此重新建村,發現廟鐘有“虎瓶張”三字,以此命村,後訛傳為現名。
王打卦鄉王打卦村:明永樂年間,王姓遷來建村,稱王家莊。后王姓一家財主與一名御史打官司,將家業花光,不得已進行打卦,靠此收入在京城繼續告狀,終將官司打贏,為此更為今名。
義和莊:明永樂年間,陳姓遷來建村。後因與鄰村發生土地糾紛,全村人既講理,又講團結、講義氣,勝了鄰村,故改現名。
王杲鋪鎮王杲鋪村:北宋初,有個名王杲的人建村,取名王杲屯,並在驛道設鋪接待移民,為念其恩德,故更名為王杲鋪。
張華鎮範莊:明崇禎年間,原為範閣老墓地,範姓守墓發展成村,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