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麗姐愛音樂

    我們曾經說過,過去最普通的街道名稱是街和巷,即所謂大街小巷。

    1:《說文解字》:“街,四通道也”。前後左右都通,一般城裡的主要道路古代都稱街。如唐長安城的朱雀大街,宋汴梁城的御街,臨安城的天街,明清北京城的正陽門大街(前門大街)、長安街,宋代蘇州城的大街(臥龍街,今人民路),明清濟南城的院前大街,都是當時當地最主要的街道。

    2:巷那就是小巷了。同樣,《說文解字》:“巷,裡中道”。古時,城市稱邑。在漢代,邑往往也就是縣(隨便說一下,邑就是如今字中右邊的軟耳朵旁,阝,凡是帶右阝旁的字,除少數幾個與城市地位、功能有關的字之外,絕大多數都是邑名)。

    邑中分為若干裡,就像如今城裡分幾個區似的。《史記·高祖本紀》說劉邦是“沛豐邑中陽里人(秦沛縣豐邑中陽里人)”。漢代許衝把他父親許慎所作的《說文解字》獻給朝廷時稱自己是召陵邑萬歲里人。

    顯然,在“裡中”一定也在“邑中”,把巷解釋為“裡中道”,而不說邑中道,就是為了強調巷的區域性性,換句話說就是強調小巷。

    3:巷在古代的另一種寫法是衖,讀音為“胡絳切”。據清代大文字學家段玉裁說,“十七史言弄著,皆即巷字。語言之異也。今江蘇俗尚雲弄” 。

    所以,如今江南一帶所說的弄,里弄、弄堂的弄,一開始只是巷字的另一個讀音,後來,索性分出來了。實際上弄就是巷,一般人認為,弄更加小一點,而且常常是不通的即所謂“實窒弄堂”(死衚衕)。

    與江南把巷讀成弄類似,元大都的蒙古人,把巷讀成了衚衕,衚衕就是巷。這在拙文《衚衕不是外來語》中已述,這裡不再羅嗦。

    上面所說的裡,是居民區的名稱。有點像如今的居民小區,四周用牆圍起來,“小區”的門稱為“閭”。這種“裡”,實際上一直遺留到現在。

    江南一帶城市裡所謂的里弄,就是其遺蹟。前幾年,蘇州城裡尚有一百多個“裡”。一些新建築也仿此為“裡”,如位於蘇州觀前街的有名的承德里、位於北京的平安裡以及上海的眾多里弄等等。當然,這隻能說是遺蹟,在歷史的長河中,裡的概念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就成了巷。

    4:漢代城邑內的裡,到了唐代,被稱為坊。據《唐元典》,“兩京及州縣之郭內為坊,郊外為村”。唐長安城內就分為差不多110個坊。這個坊是一個後起的字。有人說,坊,方也。坊就是一個長方形的居民區。

    宋代也還是如此。不過慢慢的坊的概念也發生了變化,成了街道的名稱。之所以發生變化,我猜測還是坊的個數越來越多。就像行政區劃中原來州是一個很大的行政區,後來州的個數太多了,不得不上面設一個“道”來管束它(後面就要說到,或見拙文《州、道的“貶值”》2012-02)。

    坊的門,即牌坊,往往就是坊的標誌。後來,又有了許多有特別意義的牌坊,例如,表彰什麼人的事蹟,紀念什麼事件等等。

    中國的“城”往往與經濟有關,人們要從事貿易,這就是“市”。城裡總是有市,市形成街道,這街道名往往就是“市”。如東市、西市、牛市、騾馬市、菜市、皮市等。

    還有一些街道的名稱與某個特殊的建築、單位有關。例如,我前些天寫過的蘇州城裡的“前”,如觀前、舊學前等等(見拙文《從觀前街說“前”》2015-01-09)。又如,濟南泉城路西段,過去叫都司門口,那是因為明代的山東都指揮司設在那裡。泉城路東段青龍橋西,過去稱皇亭門口,那是因為清代在那裡有萬壽宮,供有皇帝牌位的“萬歲亭”俗稱皇亭。

    5:過去城市的街巷名稱,各地還有許多,如塘、園、場、橋、灣等等。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說“路”和“道”?

    據我所知,過去城市中道路似乎沒有稱某某路和某某道的。

    漢語中稱道路的字很多,例如,路、道、途、徑、蹊、阡、陌等等,過去都不稱呼城市道路。

    路就是道,是供人行走的的。就像大家熟知的魯迅先生的話,“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路是足字旁,道是走之旁。

    途也是路。路途。徑是小路,雙人旁也與走有關。蹊也是小路,稱蹊徑。阡陌都是田間的路。

    這些字中間,途、道、路是可以走車的路,往往是古代的“國道”。據說途寬走一車,道寬二車,路寬三車。它們都不用於城市內的道路名。

    道和路都是古代的高階行政或監察區劃名稱。

    戰國各國地方先後有郡縣。秦統一天下,實行郡縣制。四十來個郡(王國)轄一千多縣。後來,漢代的郡越來越多達一百多個,於是設十三個州也就是十三刺史部監督這些郡。到了東漢後期,州就正式成了管郡的一級行政機構。經過南北朝的大混亂,州、郡數量都大到難以數清的地步。

    隋、唐都精簡併合併州郡,取消郡,最後統一稱州,但唐代仍有三百多州。於是,設“道”以監督這些州。一開始是十道,後來十五道。

    這些道的面積都非常大。如江南道為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後分江南東道約為江蘇南部、浙江、福建,江南西道為今江西、湖南。又如河北道為今河北、東三省及黑龍江之北直至薩哈林島的廣大地區。隴西道包括了今甘肅、新疆直到今烏茲別克的塔什干。最後藩鎮割據,道就管起了州,近乎一級行政機構。

    宋代改道稱路,當然職能上也還有些不同。由於地域小了很多,路的數目卻增加了許多,這樣,路的面積一般也小了一些。

    如兩浙路為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後來又分浙西(錢塘江北)和浙東(錢塘江南)兩路。京東路為今山東、河南東部,到金代改稱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如今意義上的“山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元代,路是一級正式的行政區劃,但是面積又比宋、金小了很多,因為它上面多了一級——行省,簡稱省。例如,當時的“蘇州”就稱為“平江路”,南京稱“建康路(集慶路)”,杭州稱“杭州路”,北京為“大都路”等等。但是,道仍然是一級地方高階監察機關,面積還比較大。

    明代把路改稱為府。這才是如今人們還常常提到的濟南府、蘇州府、常州府、揚州府、杭州府等等眾多府治的正式開始。“路”從此從行政區劃系列中消失。

    因而,在清代以前,道和路都難以成為城市道路的名稱。

    到了民國年間,地方行政為省、縣兩級,道作為行政區劃和行政機構都被取消,而路早在明代就沒有了行政區劃或行政機構的名分。

    這樣,路和道就分別在清末和民國年間,才正式登上了城市道路名稱的舞臺。

    清末和民國初,各地方道路開始“現代化”。過去,除了京城的“御街”之外,各地的街道都非常狹窄,所謂“大街”也就三米來寬。而新建或改造後的主要街道大多有十來米甚至十多米寬,於是就改稱為“路”,以示其新、其大。這樣,某某馬路、某某路的名稱在各地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了。如今大多數城市中的某某路大多出現在民國年間。

    有的地方,如天津、東三省等地。則用“道”來稱呼那裡新建的城市道路。

    到了今天,道路的現代化是過去沒有人能夠想象得到的,道和路的最大寬度似乎已經沒有人能夠說得清了。很多地方甚至用“某某大道”來稱呼,似乎想表示比一般的“道”和“路”更寬大氣派。

    這就是今天的道和路名稱的來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曼秀雷敦新碧防曬霜好幾種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