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速閱讀推動者

    這是好事,它意味著“智力”已經不再是父母們唯一關注的教養維度了。

    何為情商呢?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並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地受到後天培養的影響。

    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提出成功方程式:“20%IQ+80%EQ=100%成功”,即一個人的成功,智商只起20%的作用,而80%取決於情商。

    情商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成功與幸福。

    2

    有次跟朋友們聚會,他家6歲的兒子就讓人刮目相看。

    一夥人上樓梯的時候,他會停下來,讓出空間,說讓“女孩們先走”;

    在餐桌上,當別的孩子把菜汁甩到他身上時,大人們互相道歉,他卻說“弟弟還小呢”;

    這樣高情商的孩子,待人接物非常平和有禮貌,遇到難題不焦不躁,還能很好地照顧別人的情緒,真不知道是怎麼養出來的。

    其實,想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重要的有三點:

    ❶ 引導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幫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第一父母要做好榜樣。

    第二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

    一位媽媽問:

    我是一個22個月孩子的媽媽,最近很苦惱,常常被兒子哭得剋制不了脾氣,會對著寶吼,叫(你到底要幹嘛,能不能別哭啊!),還會打兩下屁股,但其實我心裡不是這樣的,但聽著那哭聲,火就往上冒,我知道不能打,不能罵,但我就控制不住了,我該怎麼辦?

    案例中的媽媽其實明白孩子為何情緒總容易出問題。

    這是位全職媽媽,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缺少了其他的活動內容,生活變得單一、乏味,一旦孩子有情緒不好或表現不如媽媽意,媽媽就容易發脾氣或有挫敗感。

    所以,我們給這位媽媽的建議是,可以請個保姆或其他親友陪同媽媽一起照顧孩子,分擔一些媽媽的壓力和勞動量;還可以在老公休息的時候,適當安排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等。

    孩子3歲開始,就可以上幼兒園了,媽媽就可以找個工作去做,豐富自己,也把注意力從孩子和家庭中分離出一些。

    總之,想讓孩子情商高,父母學會去控制情緒很重要。

    當想要對孩子發火的時候,請在心裡默數10個數,並作3次深呼吸,短暫的調整會對情緒平復起到很大作用。

    平時還可以透過一些靜活動來幫助自己培養“慢情緒”,比如寫毛筆字,繪畫,閱讀等,都能有效的幫助我們平和心態。

    最想提醒的是,父母們切忌對孩子忽冷忽熱。這隻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或導致孩子的逆反。在這種無規則的教養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十有八九情商不高。

    ❷ 引導孩子學會處理人際關係

    很多時候,我們用來評價一個人的情商高,多會用“人緣好”來形容,這說明了“情商”在人際交往能力上的重要性。

    家長要從孩子出生之後就注意發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後,交往能力差的孩子,往往會感到孤單,不知道如何主動和別人交朋友。

    如果不加以指導,會形成人際關係的消極迴圈,給孩子增添許多煩惱,入學後甚至成人階段也會遇到人際關係問題。

    丹尼爾·戈爾曼在《情感智商》一書中認為人際技能的四大要素是:

    組織能力

    這是領導者最重要的能力,包括激發與協調組織機構中成員的能力,表現在孩子身上則往往是遊戲場上的帶頭者。

    建議的促進方法:

    父母多陪孩子玩,並且多示弱,讓孩子主導遊戲並來引領我們;

    多帶孩子參加有組織的團隊活動;

    平日裡多組織家庭會議,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部分決策以及組織工作。

    協商能力

    中介協商、制止衝突、善於“化干戈為玉帛”,這種人擅長於仲裁與排解紛爭,適於發展外交、仲裁等事業。

    建議的促進方法:

    呵護好孩子的物權,幫他們區分好“你的”、“我的”等界限問題;

    平日裡允許、鼓勵孩子的言語表達;

    多陪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父母有意設定出衝突的情形,由孩子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承擔問題解決的任務。

    聯絡能力

    即對同伴所表現的移情與聯絡能力。

    這樣的人善解人意,適合與人合作,更是忠實的伴侶、朋友與事業夥伴。

    這樣的孩子善於察言觀色,解讀他人的情感,從而受到小夥伴們的愛戴。

    建議的促進方法:

    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陪伴孩子,並且保持對孩子情緒的關注,多提供情感支援。

    這樣養出的孩子,不僅情緒穩定,也更懂得對他人感同身受。

    當然,還有一點,是孩子社會化過程中,與其他小夥伴交往,父母能不介入,就不介入。

    分析能力

    能很敏銳地覺察他人的情感動機與想法,易與他人建立深厚的親密關係。

    建議的促進方法:

    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透過閱讀開闊孩子眼界;

    引導孩子多關注自己內在的情緒、情感、體驗,而非過於關注他人評價、過多與他人比較、盲從等;

    人類的情感都是相通的,一個善於內省、與自我保持聯結的人,更易讀懂他人。

    ❸ 幫孩子養成必要的環境適應能力

    很多媽媽說:我家孩子認生、膽小、不愛叫人……媽媽們從根上擔心的,是孩子將來能不能適應新環境。

    適應能力培養方面,最好的辦法是爸爸捲入。

    爸爸們天然具有外向、冒險、喜歡新鮮環境、勇敢且堅毅等優勢特徵。爸爸就是簡單陪孩子玩,以及帶孩子出門玩,孩子們也能耳濡目染。

    父母還要少替代,不溺愛,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獨立自主的孩子,解決問題能力更強,當然走向外界的時候,更不容易受挫,積極體驗也就更多。

    比如帶孩子出去吃飯,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告訴服務員想吃什麼菜等。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勇敢和自信,學會與人交往。

    孩子不喜歡做的事,不要催逼、勉強。同時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孩子有進步後,要及時給予肯定,使孩子的努力得到迴應,滿足孩子心理上的期待,促使他努力有更大的進步。

    情商形成於嬰幼兒時期,成型於兒童和青少年階段。因此,培養情商應從小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吃過雜交水稻嗎?有誰知道這種雜交水稻都在哪裡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