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冼容均
-
2 # 農村閒人搞野
海南和長江南北亞熱帶地區 但更多的應該是海南 ,海南不僅有適宜的氣候條件、溫度、且它的季節性差異也並不是很大 能一年三熟,這樣就能更快的繁育雜交品種
-
3 # 765318退休公務員
一、我吃過雜交水稻,而且吃了半個世紀,即從70年代一直吃到現在。其中有的品種不好吃,粗糙,難嚥下去。但在那糧食饋乏的年代,能填飽肚子,也很滿足、也很受歡迎。後來逐步改良了品種,現在特別好吃,細膩、柔軟、香,而且還有粘米、糯米兩種可選擇。我們制種基地自己吃的父本雜交稻米,堪稱米中極品,極為好吃。
二、我是湖南懷化市人,是雜交水稻產區和制種區。70年代袁老的雜交水稻 種子,紿我們市 (當時是黔陽專區)分得一點,為了提前一年推廣種植,我區立即安排地區農業局的骨幹張貽曉(後任副局長)帶領枝術人員赴海南租地制種,以後便逐步擴大並全面推廣,所有農田,基本都種雜交水稻,光照較好的平原(實際上就是大點的田壠)作為雙季稻種植,高寒山區作為一季水稻種植。並且,在漵浦縣黃茅園等地設立了制種基地。(雜交水稻必須年年制種)
三、雜交水稻解決了吃飽肚子的問題。過去,糧食產量低,人們處於半飢餓狀態,瓜菜樹葉要充當半年糧。雜交水稻使產量成倍增長,迅速解決了吃飯問題。過去使用常規品種,畝產500斤左右,種上雜交水稻之後,加上化肥農藥供應的不斷充足,畝產均在1000斤以上,作為一季中稻種植的畝產達到1200~1600斤。我家幾個兄弟的一季中稻每年畝產都達到1600斤。
四、現狀不理想。現在種雜交水稻的積極性不高了。分析其原因:一是市場糧食充足,因而糧價低,划不來。二是種籽貴,種子公司利潤太高,在基地收購價每斤8元,供應價就變成幾十元一斤,網友還說有100多元一斤的。三是農藥化肥用得多,而且貴。因此,農民種雜交水稻的減少了,有的農民隨便馬馬乎乎種點常規水稻應負一下,不管產量高不高,只要保著不被罰拋荒款就行了。總之,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不斷減少,耕地拋荒嚴重,糧食生產不容樂觀!
-
4 # 農蘭
雜交水稻在中國大江南北都有種植,就是口感差些產量高抗病抗伏倒力強,是中國水稻之父袁隆平為了解決中國水稻產量的一大貢獻和傑作,雜交水稻的出現基本上解決了中國的溫飽問題
-
5 # 草原雄鷹zab
雜交水稻在中國種了四十多年,覆蓋了全國水稻所有種植區,包括東北,長江中下游,雲貴川,兩廣兩湖及華南華東各省。我們吃的大米七成為雜交水稻米。
-
6 # 問天老人
我也有資格回答,因為我們村曾辦過雜交水稻制種場,而且與我們生產隊的地相鄰,一開始是國家提倡推廣,但由於生長期太長,只能作為早插晚稻種植,且由於勞動力緊張的關係,無法將所有地都種上雜交水稻,,像我們生產隊只能種植百分之40左右的面積,產量比常規水稻稍高,但米質差,出米率低,再加上國家收購價比普通水稻高2元,所以我們自己不吃,全都交給了國家。後來也推廣過優質雜交水稻,但產量低,出米率低,並不受農民的愛好,而現在雜交水稻無人收購,農民們當然就不種了。
-
7 # 一生好人大司馬
我吃過雜交稻米,我全家人都是吃雜交水稻。已經吃了30多年,到現在還在吃。種植水稻的地方大都種植雜交水稻,種植雜交水稻的都吃雜交水稻為主糧。
中國南方、長江流域各省市、黃淮流域、東北都種植雜交水稻。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我們這裡還沒有雜交水稻,都是一些流傳下來的老水稻品種。有時,也跟別的生交隊交換一下品種,因為老品種年年插,喜歡發病,畝產低。換個新的品種插,發蟲發病會少一些,畝產也要高一些。
那時的水稻大都是米粒較短、形狀較圓的粳稻米和秈米,一般情況下,早稻都交公糧和餘糧了,有些年份收成不好,光早稻都完不成賣糧任務。
到了80年代,我們生產隊人口與土改時翻了3倍多,人口多,田地面積少,所以每年每人分到的稻穀很少,總在100斤左右。大都是吃雜糧為主。
紅芋是主糧,紅芋加工曬乾的紅芋片、紅芋絲、紅芋粉、紅芋渣等等是常年的主糧。大米、小麥、蕎麥等都是難得的好糧食。
80年代開始,田地開始責任制了,雜交水稻也慢慢的推廣開了,畝產大幅度提升。農民們嚐到了雜交水稻的甜頭,幾年功夫,原來的常規水稻全部出局,家家改種雜交水稻。
記得我們這裡開始插的好象是汕優六號吧,比常規稻畝產高多了。後來,人們為了節省水源,減輕勞苦,由插兩季改為只插一季單晚了。
從開始種植雜交水稻起,一直到現在,都是吃的雜交米,在印象中,有幾個品種的雜交米特別好吃,也有許多品種的雜交米,口感很差。
當然這種感覺只是餐餐吃白飯的感覺,如果當年吃雜糧的時侯,有這些雜交米,不管是任何品種都會是很美味的。
民以食為天,感謝研究、發明、推廣雜交水稻的所有人員,讓我們的水稻畝產大幅度提升,再不用經常吃雜糧了,反而吃大米還要挑三揀四的了。當然,也期盼他們研究推廣品質更好、口味更好的、產量更高產雜交水稻來。
-
8 # 農藝師老周
你可能不信,華人有一半以上的人以大米為主要糧食,這足以證明中國國內水稻種植面積有多大。南方人吃自己生產的大米毋容置疑,南方城市裡的農民工數量比本地人都還多,在那裡,每天還是以大米為主食,想吃麵條非常困難,所以說,中國的大米消費量很大。
請看一下下圖,這就是中國水稻種植分佈區的大致情況。
那麼,雜交稻種植在哪些區域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雜交稻的具體情況。截至目前為止,雜交水稻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50%以上,而雜交水稻之中90%以上是秈稻,只有為數不多的粳稻雜交品種,不是不想推廣粳稻雜交品種,二培育難度很大,效果並不理想。
根據收穫季節可以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根據各地反饋的情況來看,一般情況下,早稻和中稻都採用的是雜交水稻,其中早稻品質差,都作為飼料和加工用途,晚稻大部分都是粳稻,基本上食用或者供應市場。
粳稻適宜在平均氣溫較低的地區生長,東北、內蒙古、寧夏等北方地區都是一季種植區,則以粳稻為主,雲南貴州等西南地區海拔比較高的地區,也是主要栽培粳稻。
雖然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粳稻種植,但是中國長江以南的華南地區和東南地區水稻栽培面積最大,栽培季節2~3季,所以秈稻種植面積最大。近年來,部分地區開始出現栽培秈稻老品種的趨向,主要因為老品種品質更好,所以,雜交稻在總面積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趨勢。這和國內市場消費水平提高有關聯,無法改變。
下圖就是各個地區種植秈稻的具體情況。
隨著WTO的加入,中國每年進口一定數量的泰國茉莉香米和日本大米等高檔大米滿足高消費人群的需求,也進口一部分緬甸大米和越南大米等低價糙米,供給加工米制品,也間接地影響了本國內部大米銷售量,造成了儲備庫大米庫存積壓。
可以這麼說,真正的五常大米銷售價格應該在每公斤10元以上,一般人根本就吃不到。市場上的東北大米價格普遍在7元以上,也摻雜有一部分南方粳米和秈米。全國80%以上的人口都在食用秈米,而秈米絕大多數都是雜交稻。所以說,除非你是達官貴人,或者是大老闆的家眷,你說你沒吃過雜交稻,簡直就是自欺欺人罷了。
回覆列表
對這個問題來說,雜交水稻是比土谷產量高點,但是也沒有他們所說2千幾斤一畝,太浮誇了,講到米質的話也要看品種的,有的好吃有的同樣是不好吃,照我現在種的逢高產的米質都不好吃,特別是早稻的米質:差就逢高產的種植時間要長,在一般情況下要百四日己上,對種雙季的不式誼,會影響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