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月軒主

    都說現在過年沒有以前那樣的年味?那麼,現在過年與以前相比到底缺少了什麼?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在我看來不同地域的人答案一定會不一樣。畢竟過年缺什麼或多了什麼,一定是在我們的經歷或參與中才會有體會!

    上了點年齡的人都知道,兒時盼過年,是因為盼著那身新衣服,那頓“紅燒肉”,那個“小紅包”(壓歲錢)… …那是因為物質匱乏。而如今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了,大家不愁吃、不愁穿,為何還覺得過年沒“年味”了?這背後,是不是如今的春節失去了它原有的祈盼?

    你想,這肯定不是因為在物質方面的原因,而恰恰是因為精神上沒有了那份期盼,所以才感到“年味”淡了。你想想,以前我們一年到頭想要的那點東西,現在是天天都能得到,沒有了“祈盼”的東西?你還能感覺得到“年味”嗎?客觀上講,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這些確實都有可能沖淡過年的記憶。

    我們都知道,中國年文化的真正價值,就在於每個人自覺的參與!想想小時候,每到年底,那一家不是老小全員參與,比如掃塵,置年貨,熬米糖,蒸年糕,包湯糰,寫春聯,貼年畫等等。而現在呢?有哪一樣需要我們動手,你只要到一個稍微大一點的超市統統都搞定。因此,在我看來,缺少參與的“年”,你還能覺得有“味”嗎?

  • 2 # 草坡書院

    現在年味淡了,說白了就是缺少了人氣,現在過年人少了,城市人少了,返鄉回農村佔一部分;回老家探親的佔一部分;出去旅遊的佔一部分,所以大城市裡春節會出現空城計,過年氣氛當然不如以前。個人覺得人氣最重要,年味變淡了就是城市裡人氣少了。

    農村年味變淡了主要是因為物質生活提高了,衣食住行都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過年吃肉,吃魚,現在平日裡都吃,所以並沒有像以前那樣覺得過年可以大吃大喝,而且現在人注重健康飲食,也不主張大吃大喝,所以覺得年味變淡了。

    但是新的年味卻悄然到來,比如過年可以利用時間健身,看書,旅行等。

    年味變淡了,其實是新的“年味”的加入沖淡了!

  • 3 # 紅塵彌勒

    那就說說我個人眼裡年味兒的缺失,到底是缺少了什麼。

    按說呢,出於傳統文化的積澱與反哺,年的味道應該越來越足、越來越濃才對。但我們卻總是感覺年味兒有意無意間差了那麼些許火候,越來越不像小時候那個記憶之中濃得化不開的年了。

    到底是差哪兒了呢?

    這不得不從西風東漸說起,也叫外來文化的影響和衝擊,還有當下世人心目中那個獨一無二的年的光景,以及現代意識下人們心理嬗變對傳統文化的背離。

    恍惚記得,小時候的年,那才叫真的過年。家家戶戶儘管都是生活得不盡人意,甚而經濟拮据捉襟見肘,但卻分明能感受到質樸而熱烈的年的真誠氣息。但現在當下,人們早已走出了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時代,也走出了那個人心自設屏障的藩籬,但卻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如今的人們,行走在五色迷離色彩斑斕的萬花筒裡,生活的富足和享受,並沒有帶來足夠的文化營養滋潤,反而是金錢物慾讓人心更加疏離,甚至樹起了森嚴的壁壘高牆。人與人的信任和交流,反而愈加程式化、格式化,像在履行既定的模式,也像在複核已然的手續。看似熱絡不設防,其實是內心多織羅網,將內心完全遮蔽,猶如微機上一道靚麗的彩屏,看似色彩豐富,其實是需要密碼的。

    這種內心深處穩穩的焦慮和浮躁,自然會影響人們自我本體的行為舉止,有一種內心深處由內而外的冷。

    這種冷過渡到年的時空,就會感覺彷彿若有失的尷尬,而恰恰是這種悵然若失的尷尬,讓年的味道越加寡淡,越加出離。

  • 4 # 下飯娛樂醬

    我們總是說現在的年都沒有年味兒了,殊不知是現在的我們已經不是過去的我們了。

    其實年一直都沒有變,從小到大一直如此。每年的鞭炮燈籠,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還有我家裡每年媽媽親手包的羊肉胡蘿蔔餡兒的餃子,一直如此,從未有變化。有變化的只是我們而已,從當年的七八歲無憂無慮,再到十六七歲的青春叛逆期,再到二十三四歲大學畢業之後的迷茫,一直到現在30多歲的初為人父、為人母。

    其實是我們的角色一直在變化而已。每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於新年的感覺也不一樣。兒童的時候總想的是能夠穿新衣服,能夠從長輩手裡接到三五十塊的紅包,能夠吃到平時很多吃不到的好東西;十八九歲青年的時候總想著過年放假能夠和隔壁村裡那個心中的阿蓮,在雪地裡漫步;20多歲的時候只想著窩在被窩裡,給物件通電話。

    時至今日,好東西已經吃膩啦,隔壁心中的那個阿蓮,也已經為人婦為人母了。曾經日日夜夜想念的那個物件,現在也已經是自己小孩的媽媽了。

    30多歲的人生命裡好像,只剩下掙錢養家這一件事了。每天睜開眼房貸和車貸壓的喘不過來氣。孩子的那一罐奶粉在280塊和360塊之間徘徊了許久,咬咬牙還是拿了那一罐360塊的,小時候我們自己受的罪不能讓我的孩子再受一遍;新年送給妻子的金項鍊,在十幾克和二十幾克之間猶豫再三,咬了咬牙還是拿了那個20幾克的,這幾年來家裡的這大大小小的事多虧了妻子,不能虧待他。

    記得很久以前,有一個問題問。男人為什麼總喜歡在開車到家後在車裡多待一會兒。其實張愛玲給了我們答案: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年一直都在那裡,並沒有變,變的只是我們。兒時的快樂、少年時的瀟灑、青年時的意氣,都慢慢的隨著歲月的流失離我們遠去。你說到底過年缺了些什麼呢?其實就是缺少了往昔的自己。

    無論怎麼的年,我們都應該快樂的過,祝大家新年快樂!

  • 5 # 厚德載物192215333

    不是缺少了什麼,而是多了煩腦!認為沒必要那麼麻煩!三五天的年折騰的都不得閒!家家好像要給寶貝兒了結婚似的,置辦年集!

  • 6 # 莫笑他人老時光饒過誰

    是因為我們長大了,小時候我們容易滿足 所以過年有吃有喝就行了。 所以我們都是開心的。 而長大了總是覺得少了什麼似的。對什麼都不滿足,怎麼能無憂無慮。怎麼能開心!還有就是不是這個年味越來越沒有了。而是現在過年最開心的人,已經不是你了!

  • 7 # 又見新秋

    現在,我們聽到越來越多的聲音說,現在過年是越來越無聊,越來越沒有年味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個人認為有這麼幾點:

    第一點,快節奏的生活已經打破了傳統生活賦予人們對過年的情懷。交通的便利,資訊網路的高速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的極端追求,使得過年成為人們生活中一個約定俗成的要去參加的宴會,而不是說一個神聖的節日。

    第二點,一些傳統的所謂的“繁文縟節”逐漸被取消或取締,傳統的過年習俗被摒棄,使得年味缺失。

    第三點,是我們自己“老了”,已經沒了童年時對年的那種渴望,加上生活的工作的壓力,大多都是年前急匆匆跟上除夕晚上,瘋狂的年票加班使得我們生理和心理上已經疲憊不堪。

    第四點,中國發展太快了,以前人們只有在過年時候才能改善一下生活,所以孩子們對過年的渴盼最大程度就是吃好的、穿新衣、壓歲錢。現在呢,日常生活已經和過年差不多了,人們自然對它的期望值變少了。

    第五點,城鎮化程序加快,人人住高樓,鄰居都是陌生人,哪有什麼年味可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哥斯拉》系列電影的觀看順序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