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芊芊的媽媽
-
2 # 靜媽媽談育兒
鹽的主要成分是鈉離子,人類身體裡面需要這樣的礦物質,嬰幼兒應該少吃鹽,一方面從小口味吃大了以後吃東西就很挑食,清淡的食物就不喜歡吃!另一方面,鹽吃多了會造成腎臟代謝功能紊亂,對孩子的發育不好!
我們成年人每天需要食用的鹽含量為6克,就是啤酒蓋那麼多。三歲之前每天不超過2克,學齡前兒童不超過3克,儘量讓孩子養成少鹽少油的飲食習慣!
-
3 # 19153815679
寶寶4個月開始新增輔食,由於寶寶各個器官系統還沒有發育好,腎臟功能不健全,過早加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所以寶寶輔食不需要加食鹽
-
4 # 育兒手帳
輔食中要不要加鹽,是寶媽經常與老人遇到衝突之一。在餵養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以下幾個誤區。分享下自己的經驗。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新生兒在6個月前應以純母乳餵養,在6個月-2歲之間或更長的時間,應繼續以母乳餵養,同時新增其他食物作為輔助”
寶寶在4-6個月時開始出牙,6個月“挺舌”反應開始消失,並且對大人吃飯產生濃厚的興趣,流口水和吞嚥反應也更加明顯。出現這些反應的寶寶,家長們就知道可以給寶寶新增輔食了。但注意輔食只是額外幫助寶寶新增營養的方式,主食仍然以奶為主。
在給寶寶餵養過程中,難免與加家中的老人產生衝突,老人自認為自己經驗豐富,對養育孩子更有發言權。但是經驗並不是全都是對的,寶爸寶媽們在感激老人辛苦付出的同時,也應該更正其中的誤區。
誤區一:雞蛋作為第一口輔食
我們都知道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軟磷脂,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發育,但雞蛋不適合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雞蛋中含有大量鐵,而這些鐵元素對於未新增輔食的寶Bora說難以吸收,容易引起腹瀉,過敏。
綜合權威機構的建議,寶寶第一口輔食,首選強化貼米粉。寶寶米粉除了含鐵,還添加了何種營養元素,相比自己製作的米粉更加精細有營養,並且安全方便。
誤區二:給寶寶食用菜水
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這種情況,就是家裡的老人給寶寶喂大人吃的菜水,他們認為菜水有營養而且寶寶喜歡吃。大人吃的飯菜中都是高油,高鹽,這些調味料溶解但菜湯裡,刺激寶寶敏感的味蕾,導致寶寶不愛吃天然食物的味道。這些菜水中膳食纖維較少,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使寶寶營養不良。而如果長期攝入,寶寶體內鈉元素超標更是危害健康,百害無一利。
寶寶輔食應該單獨製作,保留食物中原本的味道,1歲前都不應該新增任何調味料。
誤區三:給寶寶喝果汁
有些家長認為,給寶寶喝果汁可以補充維生素。但是,果汁中同樣缺乏膳食纖維,而且果汁中的糖分高,口味好,寶寶喝果汁會導致不喜歡喝白水。而高糖和攝入不到膳食纖維,導致便秘。
給寶寶吃水果可以做成泥糊狀,帶皮的食物所含膳食纖維高,比如蘋果,香蕉。將果皮清洗乾淨,適量給寶寶打成糊,不僅補充維生素還含有膳食纖維,預防便秘。
給寶寶新增輔食應遵循從稀到稠,由少到多。確認寶寶不會過敏(出現腹瀉,嘔吐,紅疙瘩)才能繼續食用,如果寶寶過敏應停止餵食過3個月再給寶寶嘗試。製作輔食應單獨製作,注意乾淨衛生,不能直接給寶寶吃大人的食物。寶爸寶媽們可不要偷懶哦~
-
5 # 營養科醫生王磊
一歲之內不要加鹽,寶寶沒有接觸過成人的食物,所以輔食新增實際上是對正常食物的適應過程,成年人會覺得孩子的飯太淡了,肯定吃不進去,所以就覺得孩子吃的太少,但實際上孩子的味覺也處於成長的階段,從未接觸過食物,也就不會覺得食物太淡了,所以輔食加鹽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
6 # 妤婷的育兒感悟
這是爺爺奶奶等老一輩人的嬰幼兒輔食餵食觀念,是一種毫無科學依據的說法。
孩子身上有沒有勁兒,取決於他從母乳、奶粉或者其他食物中對蛋白質、脂肪、乳糖、鈣、鐵、維生素、水分的獲得和吸收轉化情況,而不是簡單的從透過鹽來攝取。這裡並不否定鹽在我們生活當中的重要性。
鹽是我們日常烹飪時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人均攝入量嚴重超標。可以說,每天我們每個人的餐桌都離不開食鹽的加持。鹽能夠飯菜更香,還能提供一定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但是,鹽的攝入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適量。
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檢測結果顯示,全國每人每天平均吃鹽 10.5 克,遠遠超過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16》中推薦的 6 克的標準。注意,這只是個平均資料,具體而言,像筆者的家鄉,習俗就是飲食一律比較清淡,可以說在類似這樣的地區人均鹽攝入量必然少於全國均值。當然了,有了這個低值,全國範圍內平均數值的偏高就必然由其他部分的高值來填補。
高鹽攝入其害無窮。要知道,高鹽的攝入是增加高血壓、腦卒中(中風或腦溢血)和胃癌發生風險的誘因之一。就在一個月前,筆者幾十年如一日地保持飯菜多鹽習慣的公公,在還不到58歲的年齡突發腦梗,好在發現及時,沒出現大的問題。這種現象在當地並不少見。他們在就診時醫囑都是這樣的:低鹽低脂飲食,多運動。
所以說,長期保持高鹽的攝入,無異於是在慢性自殺。
對於寶Bora說更是如此。經常看到一些新聞報道說,由於人們在孩子吃飯方面不夠重視,或者說是怕麻煩,就讓很小的孩子和大人一起吃飯。因為大人長期吃鹽,口味會變得越來越重,稍微過量並不會有明顯的感覺。長期下來,孩子在腎臟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的情況下,無法把過多的鈉排出血液,而體內的鉀隨尿液排出,就會上火,引發肥胖,或者導致心臟方面出問題。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身體機能一旦遭到破壞,隨著他逐漸長大,前期積累的病灶會引發越來越多的健康問題。所以,鹽的攝入問題不容小覷。
為了讓寶寶從小有個健康體質,我們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來嚴格管控鹽的攝入,而不是越多越好。這是資料整理自《中國居民膳食營養指南(2016)》,它向我們展示了兒童在不同年齡階段對食鹽的攝入要求:
年齡 鹽攝入量
滿 1 歲之前:輔食不加鹽
滿 2 歲之前:可以加鹽,但最好不加
滿 4 歲之前:每天不超過 2 克
滿 7 歲之前:每天不超過 3 克
滿 11 歲之前:每天不超過 4 克
滿 14 歲之前:每天不超過 6 克
透過這個列表,孩子每天對鹽的攝入標準就一目瞭然了。
那麼,具體的克數要怎麼來衡量呢?一克鹽的重量大約相當於一顆普通黃豆粒的重量。
除了用黃豆粒大小來衡量,在給孩子的輔食中新增鹽時,還可以直接利用量勺。量勺的價格也很親民,成本是很低的。
瞭解了這些,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選用含碘低鈉鹽
2.平常孩子對鹽的攝入嚴格按照標準執行
3.放好心態,不怕麻煩,用刷劇的時間給孩子單獨做飯菜
4.若條件不允許,需要大人孩子一起吃飯,就整體調低食鹽的用量,以孩子所需量為基準
5.平時多給孩子喝水,多帶孩子運動。只有讓孩子有個健康的身體,才是真正的沒有輸在起跑線上。
一鍵關注@婷婷妤麗的孕育感悟 ,一起探究育兒新路。
回覆列表
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談下我的經驗吧,僅供參考
新增輔食階段不建議新增食鹽,寶寶在這個階段,腎臟發育並不完全,新增食鹽對寶寶消化吸收負擔較大。
但是我在餵食寶寶之後會偶爾讓寶寶舔下鹹菜條,我覺得會讓寶寶去火,那也只是偶爾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