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光下的秋桃
-
2 # 雅蕾精品
今天一睜眼就看到了這個問題,我不想回答,
也不願回答,因為這個問題太沉重,感覺像一塊大石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我害怕說“再見”因為有些時候,再見就意味著再也不見!!
每每想起一些事或人,便心如刀絞,感慨萬分: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忽然之間,對面超市又放起了我最喜歡的那首歌: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臘燭成灰淚始幹!
此刻聽得我肝腸寸斷,涕泗橫流……
我害怕說“再見”便再也不見,可這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卻不得不說”再見”哪怕心中千般不捨,萬般不願,也只能道一聲“再見”珍重!!
-
3 # 每日堅果C
首先,說明觀點:我不害怕說再見。然後我想闡述一下害怕說再見背後的心理學原理,以及我不害怕說再見的原因。
依戀模型為什麼會害怕說再見,我覺得可能主要是因為對對方的依賴,人格的不獨立。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在任何一種情感關係中,我首先是我,是一個獨立的人格的存在,然後才是我的一些社會角色,在親情中是子女,在友情中是朋友,在愛情中是愛人。如果把這個順序搞混了,則會出現人格的依賴,自己首先是子女,是朋友,是愛人,一旦當這種關係面臨分離,對方要離開的時候,就會出現難以割捨的情緒,如同嬰兒離不開母親一樣,因此會害怕說再見。
根據嬰兒對母親的依戀模式,將其分為三類:迴避型、安全性、和焦慮—抗拒型。
迴避型依戀關係中與別人親密會令自己感到有些不舒服,自己難以完全信任別人、難以讓自己依賴他們。當別人與自己太親密時會緊張,別人想讓自己更加親密,這使自己感到不舒服。
安全型依戀中,與別人親密並不難,並能安心地依賴於別人和讓別人依賴自己。不擔心被別人拋棄,也不擔心別人與我關係太親密。能夠忍受分離,然後適應分離的情景,也能夠享受相聚。
焦慮—抗拒型,在與他人相處時,首先表現的很抗拒,一旦建立信任就會希望別人像自己希望的那樣親密。一旦要面臨分離時就會表現的十分抗拒,甚至再一次相聚時表現得抗拒,不予理睬。
題主提出的這個害怕說再見的心理,我想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依戀理論來解釋,並且害怕說再見體現的也是焦慮—抗拒型的依戀模型。
我不害怕說再見的原因人生分別總難免的,如同一輛向前行駛的汽車,一路上,上車下車的人,也許會在下一站遇到,也許相忘於江湖,消失在人海。我允許自己在分別時表現出傷心、難過,同時,也會在分別繼續進行自己的生活,因為生活不會因為一次分別而停滯,同時用心感受相聚時候的歡樂。
與女朋友戀愛已經有7年,4年大學都是異地,現在工作了仍在異地,5年的時間,分別的次數已經數不清了。第一次去到她的城市,走過她來時的路,單曲迴圈著《好久不見》,悲婉的情緒徘徊在心頭。執手相看淚眼,卻不得不分離,淚水不爭氣的泉湧。
到現在,再分離的時候,心中仍有不捨,但是,可以微笑著相互告別。因為我們知道,再見,是為了相逢時的喜悅。
-
4 # 敷衍怎麼表演
謝謝邀請:
不敢給他說再見,也不想說再見,是真的害怕再也不見,沒有告別,沒有相約。從此不再打擾,一別兩寬,永遠祝福你。往後餘生,我們再也不見。
如果能分開生活,希望往後餘生,儘量少見面吧
“如果我喜歡你,我會主動往你的方向走幾步再多幾步;如果你看我走過來了,卻沒有迎接我的意思那我就會停下來了。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我們可以靠艱苦奮鬥得來,唯獨對於愛情,我不想太努力;兩個人勢均力敵公平又平等的愛與被愛。但願在這個拼的你死我活的世界裡,能有一份不用努力的剛剛好的愛情。”
-
5 # 快樂有你有我
坦白來說,要看你和什麼人或什麼事說再見。有些再見,此生難講;有些再見,此生等待。
先來說說此生難講的“再見”。
我們都知道,再見,可能意味著再也不見。我們無法避免說再見,卻又不得不說再見。可能,這就是人生。
當你必須和深愛的人說再見的時候,我相信沒有人是願意的。當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重演,當曾經一點點侵入腦海,縱然千般不捨,縱然痛苦蝕骨,也必須笑著離開。你知道,這一聲再見,可能意味著此生不見,但你也必須仰著頭含著淚花,告訴自己:不要難過。
當你必須和最親愛的家人永遠說再見的時候,我相信所有人都是拒絕的。他們陪你長大,陪你歡笑,給你溫暖,讓你堅定。縱然曾經有過叛逆,有過爭吵,但你永遠知道有他們在的地方就是家。沒有了他們,思念無處寄託,鄉愁不處安放,我們又怎麼敢面對說再見的時刻?
當你必須和夢想說再見的時候,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痛心的。我們都曾是少年,我們也都曾懷揣夢想。不管你的夢想有多大,那都是你曾經執著了很多年的追逐。當你因為各種原因,需要放棄夢想的時候,內心怎麼會波瀾不驚?曾經為之付出的努力,曾經為之堅定的信念,頃刻間都化為烏有。說再見的那一刻,是心碎的聲音,也許你會恨自己,也許你仍然不甘心,但是你只能接受。
再來說說此生等待的“再見”。
當你終於和不喜歡的過去說再見的時候,內心是狂喜的。看著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看著曾經的拼搏終於有了曙光,你又怎麼會不欣喜若狂?
當你終於和不優秀的自己說再見的時候,內心是激動的。看著自己一點點變好,看著每天的堅持有了效果,你又怎麼會不搖旗吶喊?
當你終於和不喜歡的崗位說再見的時候,內心是竊喜的。看著自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看著自己告別了曾經的不悅,你又怎麼會不重燃鬥志?
我們每天都在和時光說再見,每一天都更老了一點。
那麼,
願此生難講的再見少一些,願痛苦和傷心少一些。
願此生等待的再見多一些,願激動和開心多一些。
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6 # 人生實驗室
害怕啊,因為再見的潛臺詞往往就是再也不見。
很多人的交集,就好像兩條偶爾相交的平行線,這一刻剛好碰在一起,所以發生了段故事,但是越往後各自的道路清晰,線又會重新歸於平行。
高中畢業的時候,全班聚在一起唱歌、郊遊,訴說著不捨。後來漸漸地等到快開學,大家都要各奔東西,於是互相揮手告別:再見啦!明年一定要再聚一聚。
結果上了大學後各自都有自己的新圈子,之前的那句再見則隨著那一年的夏風,被永遠裝訂在了記憶裡面。
其實很多人害怕再見,倒不是真的畏懼離別,而是害怕再見即永恆。畢竟世事無常,你永遠也無法預測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也無法去改變些什麼。
既然如此,倒不如不去說再見,也許等到下次真的再次見到面了,那種喜悅感才是會讓人忍不住溼了眼眶。
回覆列表
提問:你害怕說再見嗎?為什麼?
對於我喜歡又在乎的人,我並不害怕說再見,而是特別盼望和渴望著在某天的某一時刻再次見到他/她。哪怕就是隨時見面天天膩歪在一起也不嫌煩悶,只有欣喜和愉悅的心情包圍。
對於我既討厭又反感的人,我非常害怕並不願意對著他/她說:再見。因為我知道再見意指——希望再次見面,再次出現。我怕再次見到自個心裡不願再見的人臉上流露出不自然的神色,盡顯尷尬;也總是擔心,當自己與對方碰個正著時更不知該如何是好,那時的自己好像是雙重性格的人,不光在糾結中選擇,還在和自己拼命搏鬥!在擦肩而過的幾秒鐘,哪有那麼多時間讓你去仔細思考,究竟該如何應對!要不低頭或者裝作看不見,要不出於禮貌打聲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