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西峽言武堂

    空中格鬥最講究看得見和打的住,這就非常考驗雷達的發現能力和武器的精準度,當然如果這兩樣都差不多的話,那麼考驗的就是飛行員的臨戰發揮。沒有絕對的碾壓,只有相對的強勢。

  • 2 # 追風箏的summer

    戰鬥機按現在世界的通行叫法,大體分為美系和蘇系(俄系)兩種劃分方法。兩者大體相同,但俄系劃分一般都會比美系劃分多一代,比如美系三代機對應的是俄系四代機,F15對應Su-27,以及中國的殲-10,其實是屬於同一代戰機。

    關於同代戰機之間,他們普遍都有一些相似性,比如三代戰機,都具有高機動性,電傳飛控系統,強大的探測能力等。僅僅按這些來講的話,同代戰機之間一般是不會產生碾壓的。

    但是,現代戰爭,特別是空戰,不僅僅是比拼單純戰機的效能,也比拼兩者飛行員的水平,更多的的比拼兩者的空戰體系誰更強大,比如有強大預警機的支援,有空天一體的支援。在這種體系下,很容易出現一邊倒,也就是碾壓的狀態出現,比如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幾次空戰。

  • 3 # 雨江山

    同代戰鬥機有碾壓,就是心理方面及飛行員駕駛戰鬥機的技術方面的碾壓,碾壓的飛行技術果斷的攻擊才是取勝的法寶!

  • 4 # 老槍與戰線

    當然有啦,我拿二戰舉例吧。太平洋戰爭爆發時,荷蘭裝備的CW-21惡魔式,是寇蒂斯公司的外銷型戰鬥機,這種飛機被日本飛行員稱為紙飛機,你可以想見被抽成什麼樣了;還有民國空軍買的伏爾梯P-66前衛戰鬥機,戰果只有一架,自己倒損失不少飛行員;美國海軍的F-2A3水牛和出口型B-339被日本飛機一路平推;而另一種出口型B-239又在芬蘭吊打一切蘇聯飛機,交換比26:1。

    說這麼多差不多了吧。

  • 5 # 航空視界

    戰鬥機的劃代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許多國家的標準還不一樣,就目前的戰鬥機劃分來說,第五代戰鬥機就是被俄羅斯的劃分方式給硬頂上去的,這其中就是蘇-57的作用。俄羅斯在研製蘇-57戰鬥機的時候把這款戰鬥機提升為了第5代戰鬥機,這樣一來原來的蘇-27系列戰鬥機就成為第四代戰鬥機了,美華人後來也只能跟著俄羅斯的腳步把原來的第三代戰鬥機變成了第四代戰鬥機。

    就算同代戰鬥機之前的差別也是很大的,譬如美國的F-35閃電II戰鬥機和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同樣都是第五代戰鬥機,如果這兩架戰鬥機要直接對抗的話,被碾壓的就是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了。蘇-57戰鬥機雖然號稱是第五代戰鬥機,但是這款型號在隱身能力上與美國的F-35閃電II戰鬥機有很大的距離,其發動機的葉片就直接暴露在發動機進氣口,這個將極大的增加雷達反射截面積。

    同樣作為四代戰鬥機的印度的LCA光輝戰鬥機如果和俄羅斯的蘇-35戰鬥機相互對壘的話也是一敗塗地,LCA光輝戰鬥機僅有300千米的作戰半徑,攜帶的武器也就只有3噸而已,而蘇-35戰鬥機是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視距打擊能力和超強機動能力的戰鬥機,LCA完全是屬於弱勢地位。

    同代戰鬥機之間效能效能上的碾壓是無處不在的,戰鬥機和戰鬥機之前的作戰能力差異是在太大,包括美軍自己裝備的F-15戰鬥機和出口的F-15戰鬥機在電子戰能力上也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 6 # 司馬點兵

    很多朋友都在問,戰鬥機能否實現同代碾壓的情況?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要知道,即便是同代戰鬥機,也要分不同的型別。按照作戰用途劃分,戰鬥機可分為制空型戰鬥機,如殲20、F22、蘇27;戰鬥轟炸機,如蘇30、F15ES、F35;艦載機,如殲15、F/A18、陣風、米格29;電子戰機,如E/A18G電子咆哮者、殲16D。若按照體積劃分,戰鬥機可分為輕型戰鬥機,如FC1梟龍、JAS39鷹獅、LCA光輝;中型戰鬥機、如F16、殲10;重型戰鬥機,如殲20、F15、蘇27、蘇57、F22。

    嚴格來講,戰鬥機同代碾壓這個問題有點模糊。根據不同的作戰定位,戰鬥機效能側重點也大相徑庭。

    比如,同代內純粹的制空戰鬥機跟殲轟機打空戰,排除掉其他支援軍機(預警機、電子戰機等),肯定是制空戰鬥機完勝。但問題是殲轟機的定位就不是拿來打空戰的,而是空戰與對地轟炸兼備。若以對地毀傷價值來算,殲轟機創造的戰果肯定比制空型戰鬥機多得多。所以,不根據作戰效能的對比,就是純粹的耍流氓。

    為了公平起見,我們用不同體積的純制空戰鬥機來進行對比。可以肯定的是,重型制空戰鬥機在空戰時能完爆輕型制空戰鬥機,因為重型制空戰鬥機足夠大,所以他具備以下幾點優勢——

    第一、重型制空戰鬥機能裝載更大的雷達,能看得更遠。

    殲11和梟龍,一款重型戰鬥機、一款輕型戰鬥機,典型的戰鬥機兩個極端。梟龍因為體積小,裝載的是義大利FIAR Grifo S-7機載雷達,探測距離僅為200公路。殲11由於體積更大,裝載的是中國產1471多功能大型機載火控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高達350公里。雙方之間150公里的差距,殲11分分鐘碾壓梟龍戰鬥機。

    網上有一張圖能充分說明問題的關鍵——

    戰鬥機體積越大,裝載的機載雷達探測距離就越遠,則照射功率自然就越大。

    在米格25、蘇35、T50、殲20、F22、F35、LCA這7款戰鬥機中,體積最大的戰鬥機是殲20,雷達開機後1.8公里開外就能烤熟一隻豬。LCA體積最小,雷達開機後50米外也只能烤熟一個餡餅。也就是說,殲20是所有戰鬥機裡探測距離最遠的戰鬥機,在超視距作戰的情況下,除了F22幾乎沒有任何對手!

    第二、重型戰鬥機能裝配更多的燃油,作戰時間更長。

    在不使用外掛式燃油的情況下,殲11作戰半徑約為1500公里,梟龍作戰半徑約為700公里。若雙方奔赴作戰空域距離相等的情況下。殲11的滯空作戰時間比梟龍的滯空作戰時間更長。滯空作戰時長指的是戰鬥機在奔赴作戰空域後,機內燃油可供戰機進行空戰的時間。

    簡單來講,作戰半徑越大的戰鬥機,滯空作戰時長越長、單機創造的戰鬥價值更大,對制空權的掌握更有利。

    第三、能攜帶更多的空空導彈。

    仍以梟龍與殲11為例,梟龍最大載彈量3.8噸,殲11最大載彈量8噸,後者是前者的兩倍還多。換言之,殲11單機創造的戰鬥價值,是梟龍的兩倍,這算不算碾壓?

    當然,輕型戰鬥機也並非一無是處。由於輕型戰鬥機體積小,機動性很強,與重型戰鬥機在狗鬥模式中勝出的機率很大。但問題是現代空戰都是超視距作戰,誰還傻不拉幾的跟你狗鬥?

    除了上述三大原因外,同代戰鬥機能否實現碾壓,還與其配置的空空導彈效能有關。不過,現代空戰尤其是大國空戰,都是成體系之間的對抗,單純的對比戰鬥機的效能,還是有點打擂臺比勇武的感覺。

  • 7 # 溪流飲鐵馬

    現代戰爭打的都是系統對戰,戰機只是整個系統中的一個支點,如果同代戰機離開了系統,同代戰機幾乎都有一博,相對而言俄系機動偏好,美系火控和武器偏好,但到大還了碾壓對手的地步,在中東戰場F4對米格21各有勝負,不說同代,就是隔一代,戰術,飛行只打的好,差一代的也能打下對手,越戰就有米格17擊落F4的,按美分,米格17都不算一代機,而F4則是標準2代機,中國的殲6也擊落過臺灣的F4。但隨著技術越來越先進複雜,資訊化作戰常態化,隔代機贏的機率過越來越小,系統的支援下,對對手施實不對稱作戰則是主要打法,如雙方都有完善的系統,同代技術標準的空中力量,那誰也不敢明著放槍,最多就玩一下像美俄在敘戰場上的貓抓老鼠的遊戲

  • 8 # 原則底線1

    不對。不是72年f15出來了。就有三代機戰術了。真正的三代機的戰術打法是在預警機的偵查指揮下,f15組成鷹牆用中距空空彈超視距攻擊。說句不好聽的話。歐洲有3代機。都沒有3代機戰術。

  • 9 # 極速太空飛船

    沈飛是中國航空製造業老大!成飛、西飛、哈飛、上飛、南昌飛等都是在沈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都是在沈飛的人員技術支援下建設起來的!我們還有更先進的戰機。殲31=殲20+殲11。鑑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殲-10是完全模仿F-16機頭和歐洲陣風與颱風機尾的產物,是單發小機,而殲-20是在殲-10基礎上的進一步創意。經過中國工程院多位航空航天院士對比:殲-31的氣動佈局優於殲-20,各項技術指標效能優於殲-20,殲-20的鴨翼設計使該機的隱身性減小,殲-20機翼過於龐大,使其隱身性大打折扣,而殲-31使用3D鐳射列印技術,使其機身與部件都趨於理想化。再說上艦,殲-20機體與機翼龐大,機翼摺疊困難,有誰見過類似殲-20這樣的機型是可以摺疊機翼的?且殲-20彈倉較小隻能攜帶4枚中距航彈和2枚短距航彈,而殲-31就是為上艦設計的,使用3D技術後不僅彈倉容量大、整機重量大幅減輕,這樣,栽油量大增,飛行距離遠,作戰半徑大,加上尾鉤即可上艦。試想在同樣安裝WS-19發動機的情況下,殲-31的機動性會比殲-20優異多少,更不用說其隱身性了。大家都知道航母的甲板非常有限,而成飛根本不掌握艦載機技術,殲-20機體過於沉重,艦上降落距離要求過長,對起落架及攔阻索抗拒力要求極高,所以殲-20上艦簡直難以想象。

  • 10 # 一生捨得

    現在全球內戰鬥機代數劃分分為兩種:一種是美標,一種俄標。其實俄羅斯只是把短距起降戰鬥機單獨拉出來劃分了一代。如果以美國標準來說(排除人為因素)同代機很難出現碾壓,這也是美國戰鬥機一直要比別的國家領先一代原因。打個比方來說同為四代機的J20、F22在都不借助預警機、地面雷達等外部資訊情況下,雙方可以說沒有誰可以碾壓誰。如果是F22和三代機j10的最新型號J10c在不借助外部力量的情況下,可以說F22碾壓J10C。

  • 11 # 老外看冬奧

    其實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同時代的戰機效能有差距,但從設計指標上來看差距不大。差距更大的是看不見的東西。比如,飛行員的技戰術和實際的操作水平。可以說空戰的結果70%是由飛行員決定的。

  • 12 # AlexTsui0810

    即使是同代戰機,也會存在某些效能差異。比如五代機來説:發動機效能,三維向量(中俄)與扁平向量(歐美)都有差異;機載油量的不同,又決定了滯空時長和航程;導彈與雷達效能的差異、隱身塗料的不同,又導致隱身效能的差異。

    所以,即使是同代機型,也有可能會出現一邊倒的狀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穆里尼奧16年25個冠軍獎盃,在歐洲現役教練中排第一,他稱“25個冠軍才算成功”,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