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雪情話
-
2 # 春色何人送的來
經常去香港的人都知道,香港治安是全亞洲最好的,如今根本就沒有什麼黑社會了,以前的黑社會都轉正行了,那些打架砍人的場面根本就沒有了。所以,香港沒必要拍黑幫電影了。
-
3 # 隨風隨筆集
個人意見,
90年代是黑幫電影的高峰期,當時十部有8部是牽涉到黑幫題材,也就是說拍到拍無可拍。
再者,當時針對的市場是本地或是東南亞華人,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看的。
但現在純針對本地市場的電影很少,都是想進軍內地,始終香港的市場太少,那就要考慮內地管理當局的取態,如果審查不透過,對投資人有很大影響。
而且,最近不管是內地還是香港的演員片酬都是天價,投資人肯定要考慮很多因素,想想如果投資一億拍香港黑幫電影,片酬去了一大半,後因意識不良不可在內地上映,那就算香港收3千萬票房,投資人也要賠很多。
就算有投資人想拍,就只在香港放,但以現在香港票房4千萬去算,你可以請得到什麼有號召力的演員?新人或是知名度不高的,可以只收幾十萬。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
-
4 # 即刻行動家
香港電影市場,屬於黑幫題材型別真的是少之又少了,一般都是致敬鄭伊健為首的古惑仔片子了,所謂致敬,就是超不過,既然抄不過,只能低票房,加上古惑仔題材的片子,科技含量太低,為了救一個姑涼,幾把刀砍來砍去,觀眾也會審美疲勞,歐美科技熱,一些前所未見的機器人或者生化人,在放到大熒幕3D前,特別博人眼球,票房的興奮劑。
近些年香港電影也在尋求轉變,朝著科技進軍,不過票房似乎不太好,而一些軍事題材的電影反而叫做,林超賢的《紅海行動》就是最好的例子。為什麼呢?科技是一直再向前邁進,不同的武器使用可以展現一個人的智慧,而且軍事題材的電影不是一個拍古惑仔電影的導演可以拍出來的。
再來比較一下南韓的黑幫電影,這類黑幫題材的電影往往是和敏感政治結合在一起的,舉例子,南韓黑幫滲透到政府,利用權力洗錢,最後被一小撮人給扼殺。南韓電影市場更好一些,和政治聯絡在一起的也可以上映,在中國或許就不行,在香港拍一個這種黑幫和政治型別的電影,在中國不一定能播,但如今的香港電影需要大中國來支援,不然別想有續作。
近年來《人民的名義》大陸熱播,這型別的題材黑幫的電影肯定會在近期井噴式的爆發,香港肯定也會出現這種型別電影,那些香港老戲骨肯定會零報酬參演,畢竟捍衛香港電影市場的演員們,還是希望香港電影再次走向世界的。
以後的黑幫電影不再是單純的幾條街砍來砍去,而是聯絡政治,權力,軍事等,體裁寬泛,更向無間道一般的燒腦體裁電影。
-
5 # 老羅看電影
個人覺得《無間道》已是巔峰,去年的《追龍》也是取自20多年前的《五億探長雷洛傳》,黑幫電影再拍下去有可能又迴歸到街頭鬥毆的套路里面,而且現在的香港電影已過了鼎盛時期,導演們開始轉變思路,著眼於商業電影。南韓的黑幫題材電影也很有特色,打架,殺人,背叛,臥底,販毒……這些黑色元素也已經被他們玩得很溜。
那麼受限於電影審查制度,香港電影想要進軍內地市場,警匪片和功夫片仍然是首選。
-
6 # 垠弦
1.黑幫電影的崛起
有個導演他叫吳宇森,1986年從嘉禾電影公司過檔新藝城電影公司,當時集齊三大男明星狄龍、周潤發和張國榮拍了一部叫《英雄本色》的電影,可以說是風靡全港,波及整個華人地區,黑幫電影就這樣一鳴驚人了。
2.黑幫電影的巔峰期
90年代可以說是香港黑幫電影的巔峰期。當時湧現出了很多新晉電影導演開拍這一題材,老的導演也對這一題材百拍不厭,觀眾也喜歡。用陳惠敏在老友記所講的“當時除了邵氏、嘉禾等幾個大的電影公司,其他的很多是黑社會開的,只是他們不敢講”,所以投資環境也很適合滋生這一類電影。當時拍這一題材比較成熟的是永盛電影公司、鄧光榮開的影之傑影片公司都很支援這類題材,也拍了不少這方面的佳作。
3.黑幫電影最後的輝煌
新世紀之後,香港的影市慘淡,很多電影公司都虧錢,香港本土電影相應減產,不得不提到兩個導演劉偉強、杜琪峰。這兩位導演給我帶了不一樣的黑社會電影。劉偉強的《無間道》系列,逆市生長,打破人們對黑幫電影的印象,杜琪峰21世紀拍的黑幫電影都可以說是經典,多部電影在國外入圍不少獎項。比如說大事件、黑社會系列、槍火、PTU、放逐等等。
4.香港黑幫電影減產之原因
首先隨著內地的不斷髮展,內地電影市場可以說是全球電影第二大的餅。內地觀眾的觀影品味不斷提高,黑幫電影必須創新,才能不斷吸引年青人。
其次香港電影公司不像90年代那樣百花齊放,沒有那些灰色的電影公司,再加上演員片酬不斷上漲,製作成本提高,不能像90年代某些電影公司那樣拿槍指著演員的頭,拍了戲不安片酬給演員錢;(劉德華先生就遇到過類似情況、梁家輝也遇到過……)
再者黑幫電影要想在大陸上映,必須要透過稽核,不然就得放棄大陸這塊大餅(樹大招風)。稽核很嚴,許多片子要經過剪輯,就沒有了原汁原味,上映觀感也下降不少。還有現在題材很多,導演選擇性很大,要選擇符合觀眾口味的。
其實這幾年還是有幾部黑幫電影還行的,比如掃毒、扎職、使徒行者、樹大招風等等;更有個好訊息黑社會3要來了,真是值得期待啊。
回覆列表
人還是那些人,江湖已經不再是那個江湖。
香港電影在經歷了80年代90年代的輝煌期後,後面逐漸走向“衰退”。
主要原因有三個:
1,投資環境。與現在內地電影動不動1億起,不上人明星都請不起,而純粹靠香港投資製作上億的電影已經很少,去年一部《殺破狼.貪狼》獨攬9項提名,要是放在90年代,想都不敢想。當深圳的GDP快趕上香港的時候,香港的優勢就越來越小,香港地小房價高,投資拍電影是一個很費錢的事,也是很冒險的事,香港投資人也北上。
2,人才青黃不接。能告訴我現在香港新生代的電影演員你認識幾個?能在內地有知名度,叫得上名字的陳偉霆,他一直在內地拍電視劇。甚至可以說香港現在娛樂圈新生代藝人在內地知名度高的不超過10人。王祖藍算得上是知名度高,但缺票房號召力,且各種活都接,算不上真正的電影演員,只能算綜藝咖。而為了生計北上的演員越來越多,老演員百上了,新演員支撐的市場,又缺投資,很難再誕生天王級的人物。這些年苦苦支撐香港電影的,還是那個當年我們心中的過兒——古天樂。只有他一直堅守在香港,拍著有港味的電影,守著那個老去的江湖。
3,放映環境。過去香港電影百花齊放,各種人才各種片大都能放映。現在環境生變,很多好片即使出來了,沒有地方放映,尤其是內地不能上映的話,香港標記不擠,投資人幾乎都是虧損,做電影是件很冒險的事。《樹大招風》《踏雪尋梅》算得上是好片,但都無緣內地。
其實以前香港電影也沒在內地上映,為什麼以前就很好?VCD時代,雖然電影沒在內地上遇,但還有其它方面的收入,那時內地也沒什麼好電影,大家都爭相看港片,如今港片沒落,好片越來越少,人們的口味也生變,即使有新演員出來好片,也沒能讓大家認識。
現在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拍黑幫題材電影了,電影是要稽核的,上映不了投資人就會虧錢。而原來香港市民對這種題材電影也有審美式疲勞了。
去年香港票房前10名,全部來自美歷好萊塢。
去年香港票房的總收入2.37億美元, 十年來最低。
香港電影,如今已成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