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慧575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有適合每一個人的修行方法。發心立誓樹立牢固正確的信念是任何時代任何人正確的修行的前提條件。

  • 2 # 晨起天寒著僧袍

    首要之務就是要親近真善知識

    首要之務就是要親近真善知識,今天我們的主題要探討的是“如何選擇善知識?”

    先請問一個問題,您在學佛嗎?幾千萬的學佛人,很多人也會認為自己在學佛,也自認為是佛教徒;實際上是,很多人表面上看來是在學佛,每天做早課、誦經,也參加佛學讀書會,或者也會跟著師父修學、打坐、修定等等,假日偶爾也會找時間到寺院去做義工,甚至去為貧困者或年老無依者做一些義務性工作,然而這樣就是在學佛嗎?這只不過是造世間善業,或熏習一些表相佛法的佛學常識而已,不算是真正的學佛,可以說是還在外門流轉的階段。又譬如說,現今一般社會慈善團體、外道、民間的鬼神信仰等等,也都在勸善、行善,但這可以說是在學佛嗎?這也只能說是公益慈善事業,屬於世間有漏善法,實質上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學佛。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學佛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成就佛道,是要具足了知法界的事實、因果的根源正理,以及了知三界一切善法惡法、染法淨法,要了知這一切法都是依據因果的根源—第八識如來藏—而有,因此親證法界的實相第八識如來藏,是學佛最重要的基礎,也是成就佛道最重要的一個前提。而要親證這個第八識如來藏,最重要的是必須對第八識如來藏有正確的知見,而這是要有善知識的教導,而且還必須發起證悟如來藏實相的大心。如果沒有發菩提心、證菩提心的清淨善行,只修這些世間善法的結果,最多隻是舍報後,生到欲界天享受,消耗此生行善所得的福報而已。

    所以如果您說您在學佛,您有這樣的認知嗎?如果知道,那麼您現在所學的,是否也是朝這個目標在前進呢?如果是,那恭喜您走對路了;如果不是,您是否應該檢視一下,到底是您的根器不夠?還是法不對?如果是法不對,那麼是因為師父沒有實證、錯解,因此導致我們在法上也無法實證?或者是以外道法拿來當作佛法在教導我們,其實講的根本就不是 佛所說的法呢?這樣當然學再久,也不能有所親證。雖然這樣的問題很難以回答,但是要提醒您,如果您想要學佛而有所實證,那麼確定所學是不是真實佛法,就是我們開始修學前就應該先要確認的。

    ……

    https://mp.weixin.qq.com/s/83MxbtLGcyZVgh6DWSzUPA

  • 3 # 文利wenli

    古人的修道法門有它的時代性,所以歷代不斷的在禪釋。社會對人的誘惑越來越大,人讓名利所纏繞,正知,真解越來越少,修行的基礎越來越差,離正修越來越遠,修行也就成了形式。佛教所說的一萬八千法門,說的是正法只有一個,通向正法的渠道很多,要適應每個人才成,也就是要與時俱進,適應當下,因病就醫。

    修行悟道是擺脫和超越感情、世俗、名利、慣性思維,能過切入事物的本質掌控事物的變化規律,通達萬物,是轉凡成聖的證悟過程。就是轉邪知邪見為正知正見;轉凡夫知見為佛知佛見。明理即通,見真即透!真正的修行是紅塵煉心,為了求證正法,得到開悟。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更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對境界歷事煉性,對人煉心……不要怕遇到違緣障礙,它可以歷煉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層次,增長你的智慧。

    修行是為了在社會竟爭中少受到傷害,更好的保護自我,從而更具有競爭力。修行是為了在繁雜的社會競爭中更能看得清。取捨自然,從容。看淡得失,知進退,看穿生死,證悟佛道之法得以解脫的途徑。生活是最本真的,修煉是無須講求形式的。時空中無處不教堂,無處不佛堂;無處不天堂也無處不地獄。是為超凡脫俗、擺脫生死輪迴而努力的方法。修行開悟在心,也沒有一定要出家的必要,能放下此心處處是到場。

    修行和求道是兩碼事,他們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都是崇拜者只是學習態度不同。一個是求證,一個求知。因為道原則是"不是不"。左則迷,右則離。

    談到修行,人們不禁把它和“迷信”聯絡在一起。修行學的是修行的境界,是一個高遠人生境界的追求,但這並不等於說退出現實生活,更不能說是遏制了自己生活的慾望,反之,表現出對生活的摯愛,是不願像凡夫俗子那樣糊里糊塗的被本能慾望和身外異己力量所左右,提升自己更好駕馭生活的能力。把自己的心靈放置在一個心靈安靜的極致狀態下,是心靈獲得最大的自由,是智慧,是一種充實,坦然。

    只有把名利看穿,得失看透,做人才能從容自如。修行的境界,做事做人,自感輕鬆,勞者謀其食,君子重名,小人重利~~~~~~一切原本如此,其言其行,就無驚異之處了。勞者抑其欲,而賦其利~~~~~~~與人為樂,樂然處世。事謀其上,而求其中,知其下,近己力,而求上。處世有何苦?心地光明,眼界寬闊,深明是非,謹慎取捨,見譽不喜,遇毀不慍。心中常蕩然無一物梗塞,此為做人之理,學佛之道。使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工程。修行求證道突破人生境界開悟真知的過程,是使我們的生命從缺陷走向圓滿的過程;是使我們的生命從煩惱痛苦走向解脫自在的過程;是從認識生命到改造生命的過程。對待財富就應該順勢而為,不住於心,取捨從容,以無愧於心無愧於事為本,不強求不放過,閒時盡善其身。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更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對境界歷事煉性,對人煉心……不要怕遇到違緣障礙,它可以歷煉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層次,增長你的智慧。

    天地萬物的運作都受大自然的約束,所以人類需要遵從大自然的生態法則,保持自身與大自然之間的協調、平衡、統一。這也是千古不變的至真真理法則。天人合一說起來並不神秘,天就是世界,人就是自己,天人合一就是世界觀與人生觀一致。需要不斷的反省自己的內心,在這過程中也是認識本心的過程,你內心所想反映著你的本性,需要給自己定位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要提升道德,修身養性。按照人真正本心的善良做事。按照你的善心善性去做事,做出來的事也是道義之事,這有助於社會的良性發展,也有利於自我的提升,天人合一品質的形成。天人合一初淺的理解也是一種追求和信念。我們需要不斷的前進,往好的方面,雖然暫時未能達到天人合一的標準,但是我們一直努力著。 堅守人性道德的準則,修身養性,尊重他人,互相幫助,用天人合一的眼光來看看這個百味的人生!至誠通天。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敬天、順人、致善。

    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透過致虛極守靜篤,調整自己的振動頻率,把人體振動頻率調高,調到與宇宙靈性同頻,同頻共振,從而接收宇宙高頻資訊,達到勿我兩忘,無我無他,同頻共振的狀態。悟道,體道,尊道,行道。

    想要做到需要覺悟,也就是降伏自心,也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聞道,也就是得一,也就是載營魄抱一,也就是無智亦無得,也就是心齋坐忘,也就是盡心知性,也就是明明德等等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金剛經》

  • 4 # 無生無滅無相無為

    佛和道是無為法,是一不是二!是永恆不變的究竟真理,超越時空,不但適應過去,也適應現在,也必將適應未來!

    之所以現在人證道的少了,是因為末法時期,眾生根機陋劣,看不懂佛菩薩的法了。就好像學校裡學生考試,有考不及格的,不是老師有問題,是學生沒有明白!現代人也是如此,狂熱的追求物質享受,不能把心安在修道上,所以不能證道!不是道法有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5處理器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