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uh23333

    消耗了大量的可用於民用的礦產資源。另外一個最明顯的影響就是蘇聯在這場仗中被拖垮了。使兩極世界變成了一極世界。

  • 2 # 夜探曹營

    很高興解答諸如此類的國際時局問題。先提一個問題,44年的冷戰,從何時算起?簡單算來,從45年伊始,是89年前後結束。這是美蘇冷戰時期的高潮,核競賽愈演愈烈的結果。而我認為冷戰從二戰期間進攻柏林,易北河會師,美軍與蘇軍在德佔區的軍事區劃分上就已經開始了。柏林和波昂成為東西方軍事衝突的緩衝區,也是美蘇在二戰後期第一次出現的軍事行動上的分歧,美蘇兩個大國之間的裂隙已經開始了。意識形態問題是東西方軍事衝突的由來,這一點在二戰期間的盟友並肩戰鬥中並未顯現出來,但大局已定,以資產階級的首的英美,對共產主義的蘇俄所存在的戒心和疑慮就擺在了桌面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樣的不信任早在莫斯科保衛戰期間,斯大林向邱吉爾求援時,就已經開始了,斯大林鑑於莫斯科當時所處的危急複雜局面,不得已向英國求援,希望英國儘早開闢歐洲戰場,甚至是小規模的軍事行動也好,或者恢復向蘇聯提供的軍事援助。英國方面態度曖昧,措辭搪塞含糊,這樣的盟友讓斯大林很失望,儘管後來邱吉爾與美國簽署了《大西洋憲章》,美蘇英又簽訂了雅爾塔協議,但英蘇之間的信任危機從未停止過。德國戰敗之後,英美希望蘇聯退出德國佔領區,甚至退出歐洲,以消除蘇軍強大的軍事力量的對歐洲國家的政治影響。保持一個相對完整的歐洲版圖。但為二戰作出重大犧牲的蘇軍豈肯吐出吃到嘴裡的這塊肥肉,於是資產階級陣營與共產主義陣營的第一次交鋒開始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成立了華約,以英美為主的資本主義國家成立了北約,至此東西方冷戰的兩大陣營已經粉墨登場,戰後重建的和平曙光再次籠罩上戰爭的陰影。這就導致六十年代初,蘇聯強大的坦克叢集陳兵百萬,一夜之間幾乎碾壓整個歐洲。面對咄咄逼人的蘇軍,歐洲弱小國家紛紛尋找英美軍事力量的保護傘,以圖苟安自保。而蘇軍強大的軍事存在始終是歐洲國家揮之不去的夢魘。當然歷史上的沙俄也沒給歐洲帶來任何文明和福祉,相反它的貪婪成性,嗜殺掠奪,仍然讓歐洲列國記憶猶新。鑑於在歐洲的軍事力量薄弱,美國有些力不從心,鞭長莫及。於是美國下了一著險棋,將戰術核導彈潘興ll式佈署在西徳境內,劍指蘇聯。此舉旨在遏制蘇聯日益龐大的軍事集團染指歐洲,也有戰略制衡作用。但在蘇俄眼皮子底下搞事情,本來就戒心極重的蘇俄如哽在喉,坐如針氈。恨不得馬上就出兵併吞半個歐洲。但蘇聯估算了與美英核彈頭數量以後,不得不冷靜下來,因為廟算無果,戰則無勝,但至此,北約與華約成為了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冤家對頭,從此誓不兩立,休言和平兩字。也正因為如此,世界政治格局已演變成了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兩大主流陣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充當後臺老闆,坐鎮指揮,指點江山數百年。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始終冷眼旁觀東西方兩大陣營的爭鬥。中國即沒加入華約,更不可能加入北約,卻無意間成就了自己的第三世界國家領䄂的稱號。中國在美蘇冷戰時期,援助非洲,支援東南亞,聲援拉美國家。一時間,將中國的革命思想輸出到世界各地,贏得了北約,華約之外的世界眾多的弱小國家的信任與支援,這為未來的中國成立上合組織,建立多邊主義的橋樑紐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個戰略上的棋子,中國布得意義深遠,又恰到好處。然而世事難料,樹倒猢猻散,89年蘇聯大廈轟然倒塌,華約成員國又經歷了顏色革命,社會主義陣營一夜之間煙消雲散。美蘇兩國間的冷戰結束了,但冷戰結束後的遺患又該如何解決。華約諸國在沒了蘇聯這頂保護傘後,變成無翼之卵,一時半會兒也沒了主心骨。由此可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盟友,只有利益相關的夥伴關係,那些妄圖依仗別國勢力,狐假虎威者,一旦後臺主子蹬腿歸西便如喪家之犬,沒了生存本事,想來極其可憐,但絕對不值得同情。現今世界格局,已非美蘇冷戰時期的模樣,原來的東西方兩大陣營已經分崩離析,朝著多極化,多邊主義的模式發展。上合組織,亞州經濟論壇年會,金磚國家合作。這些新興的國家聯盟,將冷戰時期所形成的僵化格局一舉打破,不僅如此,世界多極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世界範圍內經濟發展的大繁榮,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的到來。中國做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開始登上世界經濟舞臺,也吸引了眾多的國家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這是非常可喜的變化。回想盛唐時期,我大唐疆土遼闊,文化盛極,禮儀四海,今日之中國,恰似當年盛唐之世,威威之華夏,泱泱之中華。歷史證明,挾兵戈之利,結黨營私,築鄰為籬,都是冷戰思維的齷齪手段,害人害己,得不償失。而與鄰為善,廣結善緣,與世界人民交朋友,才是上兵伐謀之道。最後用一句古話結束本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各國之間,朋友之間,皆應此道,畢竟天下安則國安,天下同則大同。希望軍迷們謹記此道,終生受益也。

  • 3 # 草民879

    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土崩瓦解,讓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成為專制、獨裁、暴政、霸權的代名詞。曾經席捲全球一百多年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價值觀開始引領世界潮流……

  • 4 # 平頭兔

    在冷戰的這段時期,雖然雙方分歧和衝突非常嚴重,但是都儘量避免了世界範圍內的大規模戰爭的爆發。基本上是透過區域性戰爭或者代理人戰爭,科技或者是軍備競賽來進行。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的話,當時的對抗主要是政治與經濟之間的對抗,軍備競賽和冷戰僅僅是其表象而已。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應該一分為二來講,既要看到他的積極面,也要看到它的消極的一面。

    積極一面:

    從側面加快了“全球化”腳步的程序。美蘇冷戰期間,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選擇了依附在某一陣營,這些國家只有在提高相互依存的程度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更高的安全與利益。

    多極化成為必然。在冷戰剛剛結束的時候,當時的美國作為冷戰勝利的唯一的超級大國,他渴望建立起由他主宰的單極世界。但是遭到了很多國家的抵制,比如說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法國,德國,中國,印度等區域性大國。無論是從國際利益還是所謂的國際正義的角度來講,多極化才是人類社會的必然選擇。

    軍事對抗將次之經濟對抗。冷戰的教訓使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甚至衝突當中,將不再是以軍事對抗為主。經濟對抗的力量將在之後的國際關係當中不斷上升。在之後的國家衝突當中,處理政治矛盾手段將從單一的軍事衝突轉為經濟戰貿易戰。

    消極一面:

    對抗留下的禍根。在幾十年的冷戰當中,給許多地區埋下了戰爭的種子。哪怕在美蘇冷戰之後,這些國家也一直沒有平緩下來,比如說美蘇雙方為了謀求世界霸權而展開的長期的軍備競賽和地區主導權的爭奪,導致了許多世界局勢長期緊張和動盪。舉個例子,比如說北韓戰爭導致北韓半島分為兩個國家。現在這兩個國家依然長期處於軍事戒備狀態。阿富汗戰爭導致該地區現在成為了恐怖主義氾濫的地區。

    威脅升級。美蘇冷戰當中產生的一些非傳統的安全威脅,比如說經濟在資訊網路,戰資源戰,國際恐怖主義等。這些非傳統的安全威脅在美術證報結束後非但沒有結束,而且在日漸上升,並且伴隨著全球化的程序,對世界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也對國際社會安全留下了非常大的隱患。

    總的來講,美蘇冷戰這40多年對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傳統的全面熱戰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多極化的腳步和全球化的程序導致世界戰略格局變得非常開放,這是歷史的進步,是非常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是大一新生,英語該不該考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