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9762077728

    烏篷船

    第一次讀周作人的《烏篷船》,完全沒讀出味道來,沒有預想中船行水上的江南風情和水鄉意境,文章開篇是一通莫名其妙的囉嗦,談到烏篷船的種類結構尤其枯燥乏味,很掃興。

    頓時不明白這篇淡乎寡味,瑣碎無聊的小品怎麼就成為了經典,就如初讀《夜讀的境界》,很疑惑那些聊天的家常怎麼能篇篇見報。

    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似乎讀出了一點意思。今年重讀,已然覺得句句有味。

    這是作者以書信形式寫的一篇散文,抬頭是“子榮君”,先前想當然以為是作者的一個朋友,忽略過去。後偶爾見到註釋,才發覺原來子榮是知堂曾經用過的筆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作者寫給自己的一封信。孤獨到只能自言自語,可見其心境的蒼涼與落寞。正是如此,信開頭的絮叨也是令人心酸的了。

    烏篷船據大小分為三種,周作人著重講了其中兩種,對“三明瓦”的形狀描寫細微到你心靈震撼,而坐小船時的險趣則令人神往。闊別多年,回憶故土的某物某事仍能精準而自得其樂,你能想象他邊回憶邊書寫的微笑,然而現實生活裡作者落落寡歡的情狀也略見一斑了,不由生出一絲憐憫之情。

    有人斷章取義其作品《故鄉的野菜》的一段“……凡我住過的地方都是故鄉,故鄉對於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情分”,說此人的故土情結大不如其兄魯迅。大概是不懂得知堂這麼“大味必淡,淡中求腴”的表達方式吧?

    文章末段就更有趣了,他津津有味地回憶起行船的種種風景樂趣。浙東水鄉的野趣紛至沓來,光讀讀也流連忘返了。其中,我最神往的是僱船看戲,此前不曾想到過看戲最佳的方式是坐船:

    僱一隻船到鄉下去看廟戲,可以瞭解中國舊戲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動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覺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樂法。

    我悟性不高,不愛玩,也不懂享受生活,但喜能有這些智者的帶領,偶開天眼,窺一絲風味,也心滿意足了。

    然而,這人的世界真是孤僻的,完全溺入自我世界中。他喃喃自語,不像是要說給別人聽。

    什麼緣故?如林語堂所說: “……我上文說作人冷而魯迅熱,冷熱以感情言也,兩人都是紹興師爺,都是深懂世故。”正也是深信此人洞徹人情世故,方能懂得他的淡漠,感受他的惆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釣魚時你頻繁上魚,距你近距離的釣者見狀後頻繁打重窩,這是怎麼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