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483211886617

    中國古代的地圖製作水平,在當時還是比較高的,自秦漢起就已經研究出了“記裡鼓車”,這是一種用來記錄行進距離的車輛,人推馬拉都可以,車內部有複雜的齒輪傳動系統,行進過程中,齒輪歲車輪旋轉沒走一里路,便帶動車上的木質機械人敲鼓,隨車的人只需要記錄敲鼓的次數就可以知道行進歷程了。

    這種技術延續多朝,到了西晉時期,地圖學家裴秀更是把繪製地圖,上升到了一門學問的水平,他不光繪製了當時的國家疆域地圖,還根據前人經驗,在《製圖六體》一文中嗎,列出了一整套回執地圖的規範。

    這套規範要求,繪製地圖要具備比例,方位,距離,等六大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比例尺。

    裴秀之後中國地圖製作技術得到了繼續發展,到了南宋,又誕生了一副劃時代的地圖鉅製——《禹跡圖》這幅地圖覆蓋了“華北”“華中”“華南”等廣大區域,圖中長江黃河太湖等主要水體明顯,海岸線也相當準確,精度非常驚人,被科技史學家李約瑟譽為“當時世界上最傑出的地圖”。

    《禹跡圖》最大的特點是他利用了“記裡畫方”這一技術手段,圖中橫方有70格,豎方有73格,一共5110格,每個網格邊長1.1釐米。“每方摺合百里”即比例尺為1:500萬。此圖相當於當時的國家及周邊國家地圖,這種記裡畫方的方法,後來傳到阿拉伯歐洲等地,影響了整個世界。

    明朝萬曆年間,傳教士利瑪竇把歐洲的地球儀世界地圖帶到了中國,還帶來了經緯座標繪製法,這種方法一直被後世沿用,到清康熙年間,由傳教士帶隊赴全國各地測量考察,最終繪製了當時精度最高的《皇輿全覽圖》。

    到後來隨著閉關鎖國政策,華人沒能和世界接軌,等到現代制式地圖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時候,已經是十九世紀鴉片戰爭以後的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薛仁貴衣錦還鄉是第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