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媽育兒

    因為兩週歲的寶寶正經歷著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階段,這個時候寶寶還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可能她的有些要求被你無情地拒絕,寶寶就會覺得你對她不好。

    比如說,這個時候的寶寶有一種什麼事情都想要自己做的意識,她想要自己吃飯,自己嘗試穿衣服,自己玩玩具,自己交朋友…

    但是大人總是會覺得她是小孩子,肯定做不好,於是就直接攬下所有的事情,不讓寶寶參與。這樣會很打擊寶寶的積極性。

    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我們作為父母,應該給予更多的耐心與精力,慢慢地協助孩子養成獨立的生活習慣,教會孩子正確的是非觀念。

    不一定你覺得對孩子好,孩子就會覺得好,一定要站在寶寶的角度,認真觀察她想要什麼,而不是想當然地把我們認為好的強加在孩子身上。

  • 2 # 一路花開一路看

    你是怎麼對她好呢?也許是你認為的好,不一定是她覺得的好

    兩歲的寶寶,越來越獨立,也越來越叛逆了,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做。大寶兩歲的時候,“不扶,不幫忙,我來弄”是他這個階段說得最多的,從餐椅上自己下來還要不扶,開單元門要自己刷卡,夠不著門禁踩著欄杆爬也要不扶,坐地鐵要自己刷卡,坐電梯要自己邁大步,穿褲子、穿襪子要自己穿,穿不上發脾氣也不要幫忙,甚至連上洗手間也想自己完成。

    所以對付這個階段的寶寶,也要適當的有一些小策略。對於沒有危險的事情,可以放手讓寶寶去嘗試,家長在旁邊保護就好,哪怕寶寶做不好,給他一個擁抱,給他再次嘗試的機會。

    但是對於不適合寶寶自己弄的事情,或是趕時間寶寶還在那遲遲弄不好,會讓人很崩潰,這時候可以適當轉移注意力,給寶寶多個選擇,讓他去選擇而不是直接拒絕或者強行制止。

    總之,全心陪伴,充分放手,保護安全,寶寶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好的

  • 3 # 三字經家庭教育

    1.兩歲寶寶,還處於對所有的事物都很好奇,好奇心促使他對什麼都非常的有興趣,不管適不適合自己?也不管什麼好什麼壞,也不管父母對她的愛護,保護的心情,他都想用自己的親身感受一下。2.對於好與壞的分別和認知,還沒有明確的觀念。這個階段裡需要多陪伴寶寶,和他一起感受他想認知的和感受的事物。3.對於孩子的話,他認知的不好,做父母的不必和孩子多計較,或是太認真和孩子較真,因為處於這個階段,我們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體驗,感知大自然的一切事物。4.我們成人認知的這種,不好的,髒的東西對孩子來說都是沒有概念的,我們告訴他說是這個東西太髒了,不好,對於兩歲的孩子來說,是不會聽的,他只想親自去感受。再大點,過了這個階段就會好一些。5.我個人的經歷也是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她就喜歡在小區樓下的草地裡,走路面上她就是不走乾淨的馬路,那個階段,怎麼說也是不聽的?當孩子又大了一些的時候,你讓他到草叢裡的時候,他也不走了,都有一個經歷,這段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就好了。不必和孩子認真較真。

  • 4 # 小顏叮叮咚

    答主有這樣的親身經歷。

    當時我還沒有自己的寶寶,是姐姐家的寶寶,但是我一直對姐姐家的寶寶視如己出,每次回家總會給寶寶買一堆東西,吃的,玩的,包括換季的衣服也是及時添置。幾乎可以說對寶寶合理的要求有求必應。當然,我也不是嬌慣孩子的人。我不會嬌慣孩子任性成瘋,對孩子無理要求會當即拒絕說明原因,孩子做出比較出格的行為的時候我也會大聲呵斥,這些都是在教育她 。但是孩子可不是這樣認為的。

    當時小女孩大概也是兩歲,有一次她媽媽(也就是我姐姐)問她,你覺得我們家的人你最喜歡誰,排出一個順序。寶寶幾乎是不帶什麼猶豫的就說:奶奶 姥姥 爺爺 爸爸 姥爺叔叔 嬸嬸 小姨 媽媽。

    當時姐姐說她聽到這個回答的時候心涼了半截,媽媽接著問寶寶,為什麼我排在最後,小姨排在倒數第二。孩子說,因為媽媽打我,小姨兇我。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好像小孩子記不得你對她的好,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大家都會對她比較嬌慣,但是她能記住誰管教她比較嚴。好的都差不多,“壞”的就比較出格。家庭教育中總得有一個人扮演黑臉的角色。這時候這個扮演黑臉角色的人就成了寶寶眼中口中不好的人了。

    媽媽不要灰心,這時候的寶寶是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的,寶寶雖然說你不好,但是恰恰說明在對寶寶的教育中,你付出的比較多。寶寶說你不好,但是你仍然是寶寶最離不開的人。

  • 5 # 天馬育兒

    首先,恭喜你!你家寶寶正在進入成長的升級模式。同時,恭喜寶寶有位好家長,至少對待孩子,做到細心觀察。

    孩子在不同的階段,會給你不同的驚喜和意外,甚至難題。身為首次當父母的你,在每一次遇到問題時,都是立刻馬上加急學習去解決。有時候會感到非常累,卻很踏實。

    第一、為什麼說是孩子在成長升級呢?

    在孩子有獨立思維之前,他就是個高階復讀機、影印件、攝像頭。總之,大人動作怎麼樣,說什麼話。他就學怎麼樣,甚至學的滴水不漏。

    假如在家裡吃飯,你習慣性把一隻腿放到凳子上或者一隻手吃飯,在兩歲寶寶眼力,他就是有新知識模仿。不出幾天學的有模有樣,這是階段性的。

    所以,大人聊天說話要注意,身後有娃模仿。

    第二、為什麼孩子的有些行為,家長無法理解

    根據實際情況做分析:

    1.行為環境檢討

    該檢討一下家庭環境,是否有家人說出過這些話。要說孩子記憶力好也是沒錯的。因為你會經常發現他見過的,聽過的東西,他看一次就記住了。還會不停的反覆讀出來。

    2.兒童成長兒保手冊核對

    兩歲寶寶,按兒保手冊的成長檔案標準正常是可以說字數比較少的句子。對於思考愛不愛的問題,這完全就是無稽之談。但孩子聰明會模仿,很會和家人互動那是有的。

    第三、寶寶與父母的日常是成長的加油站

    兩歲寶寶在日常生活,已經學會要與不要,並配合搖頭、點頭之類的基本常識。如果同一個問題經常問他,孩子最開始是點頭,而刻意問多幾次他會嘗試搖頭。這個時候而如果你問的問題自己很在意,恰巧孩子剛好回答的不是你想要聽到的答案,且你神情誇張。他就記住了,而當你再問同樣的問題時,他一定會回答讓你表情誇張的答案,你不妨試試。

    說到底因為,他想跟你互動,僅此而已。所謂有奶就是娘。這句話形容嬰幼兒是再好不過的。當嬰幼兒斷奶了,他的下一步就是模仿大人的各種行為。包括:語言、動作、習慣等。2歲階段是好奇心萌發期,任何東西只要看見了都想摸摸,拿拿,捻攆,嚐嚐。而你越是陪他玩,他越喜歡你。

    再說,很多人認為現在的小孩子都特別聰明。其實是見識廣了,可模仿的東西也多了。歸根到底是大人變聰明才引導了孩子挖掘併發揮的潛能。言傳身教一直是提倡父母學習的大方向。兩娃娃,可能她聽到的意思跟你問的問題完全不在一個點上。也可能她正在思考別的問題。你說:寶寶,你愛媽媽還是不愛媽媽。她沒聽到前面,只聽到後面,直接回答不愛。所以,你想聽到的不是這個結果就懷疑孩子了是不是沒良心了。你這是把她當大人來質疑嗎。

    結語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大量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建議哺乳媽媽堅持哺乳24個月以上。爸爸是孩子的天,媽媽是孩子的地,註定了她離不開你。放寬心態,兩歲孩子跟你較真可以,可你是大人,別給自己挖坑。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慢慢研究,加油吧。

  • 6 # 愛笑的小兔紙

    兩歲寶寶這個時候有了自己的意識,跟大人反著來,反著說話,進入了反叛期。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這個階段,這個時候對寶寶要有耐心,要呵護寶寶,慢慢大一點就好多了。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寶寶所經歷的這個時期,有時候看到寶寶跟我們反著來,對著幹,覺得挺生氣又好笑,多陪寶寶說說話,玩遊戲,在一起互動,耐心的陪伴寶寶。

  • 7 # 伊媽生活記

    小孩不懂事,大人不用太計較

    第一:如果是親生的,慢慢引導,他會感受到大人給他的溫暖,什麼都是相互的嘛,比如我家寶寶,全天二十四小時伺候,也給爸爸親,喜歡爸爸,對我而言,爸爸在就沒有媽媽,但是不影響,既然是親生的,無所謂

    第二:如果不是親生的,是有點心理不平衡,但是既然選擇了對他好,就要一如既往,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慢慢他就明白了

    第三,如果是別人家的寶寶,那理所當然,偶爾和他玩就行了,不必當真

  • 8 # 嫘女王

    大人所說的對孩子好,對於孩子來說是沒有這個概念的。在孩子兩三歲之間,他們區分對他好的方式與大人不同。在孩子的觀念裡,誰陪她玩的最多,誰總是給他買好吃的東西,晚上誰陪她睡覺!這三件事對他來說,才是她區分對他好與差的標準!就拿我女兒來說,她從一出生就是和我睡的,到現在4歲了。我能很清楚明白的知道,我在她心中的重要。我每天陪她做一些她想幹的事,陪她玩遊戲。她奶奶也對她很好,想吃什麼,給她買什麼,就是有一點,奶奶缺少耐心。凡事總要按照她的意願去做,不然就大吼大叫的!慢慢的,女兒就不願意搭理奶奶了,不管她對她再怎麼好,也不行!所以,對孩子好,不是給她買多麼昂貴的東西,吃多麼好的食物。而是對孩子身心的陪伴,給她充分的信任與自由,讓她可以無拘束的去探索世界!優質的陪伴,才是給她最好的禮物!

  • 9 # 夏天與喬的家

    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

    可怕的兩歲指的是寶寶的自我意識的發展迎來的第一個逆反心理,這個是否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寶寶整天就是“不要不要,不要不要”的掛在嘴邊,不論問他什麼都要反對。有時候即使是他本來喜歡的事或物也要反對。寶寶開始有自我的概念,不喜歡被安排,希望由自己的意識做主。有時候並不是不願意聽話,而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只要是別人告訴他該怎麼做,他偏偏就不要這麼做。

    給出選擇題,不要是非題

    這樣的情況特徵出現並不是被慣壞了,或是寶寶不聽話。不要給他指令,或是問他要不要,好不好,得到的答案很可能都是NO. 嘗試給寶寶選擇題讓寶寶自己來選擇。比如說,要出門玩了叫他穿衣服,問他要不要出門,要出門就穿衣服,那寶寶很可能認為這樣是在被安排,而拒絕穿衣服,並不是不想出去玩。可以問他,你想要穿藍色的還是紅色的外套,這樣的方式變成寶寶自己選擇穿哪件,是他自己的意識願意穿衣服的就會好好配合了

  • 10 # 三成三戒

    兩歲寶寶還不會婉轉的說事情的

    而且帶寶寶是一件很需要耐心的事情

    一但你對他失去耐心不哄她玩了

    她會立刻的變臉很情緒化

    寶寶的內心很脆弱的

    不光是你了 就是自己的媽媽也會經常惹怒寶寶哦

    寶寶尤其是女寶寶天生的嬌氣性格的

    隨著年齡會漸漸擺脫這種性格滴·!

    都是從嬌氣的性格蛻變成美麗天使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讀書中發生的故事作文4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