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獎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所做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偉大的是他對佛學典籍“截續真,開茲後學”的翻譯。唐貞觀十九年(645年),46歲的玄奘自印度歸國。此後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獻給了譯經事業。在長安和洛陽兩地,玄奘在助手們的幫助下,共譯出佛教經論74部,1335卷,每卷萬字左右,合計1335萬字,佔去整個唐代譯經總數的一半以上,相當於中國歷史上另外三大翻譯家譯經總數的一倍多,而且在質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為翻譯史上的傑出典範。
玄奘是研究中國傳統佛教成就最大的學者之一,又是繼承印度正統佛教學說的集大成者。他不顧艱難困苦,萬里迢迢去天竺尋求佛法,蒐集到大量的佛教典籍,進行翻譯和講說,同時撰寫《大唐西域記》,不僅深遠地影響了東亞文化(包括中國文化、南韓文化和日本文化)的發展,同時也為東亞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發揮積極作用打下了基礎。
在中國譯經史上,玄奘結束了一箇舊時代,開闢了一個新時代。從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外翻譯家對於譯經各有貢獻,但從總體上說,玄奘的成就都在他們之上。印度佛學從彌勒、無著、世親,次第相承,直到陳那、護法、戒賢等人,已定為因明、對法、戒律、中觀和瑜伽五科。玄奘的翻譯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無疑起到了相互瞭解、相互學習的作用。
玄獎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所做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偉大的是他對佛學典籍“截續真,開茲後學”的翻譯。唐貞觀十九年(645年),46歲的玄奘自印度歸國。此後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獻給了譯經事業。在長安和洛陽兩地,玄奘在助手們的幫助下,共譯出佛教經論74部,1335卷,每卷萬字左右,合計1335萬字,佔去整個唐代譯經總數的一半以上,相當於中國歷史上另外三大翻譯家譯經總數的一倍多,而且在質量上大大超越前人,成為翻譯史上的傑出典範。
玄奘是研究中國傳統佛教成就最大的學者之一,又是繼承印度正統佛教學說的集大成者。他不顧艱難困苦,萬里迢迢去天竺尋求佛法,蒐集到大量的佛教典籍,進行翻譯和講說,同時撰寫《大唐西域記》,不僅深遠地影響了東亞文化(包括中國文化、南韓文化和日本文化)的發展,同時也為東亞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發揮積極作用打下了基礎。
在中國譯經史上,玄奘結束了一箇舊時代,開闢了一個新時代。從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外翻譯家對於譯經各有貢獻,但從總體上說,玄奘的成就都在他們之上。印度佛學從彌勒、無著、世親,次第相承,直到陳那、護法、戒賢等人,已定為因明、對法、戒律、中觀和瑜伽五科。玄奘的翻譯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無疑起到了相互瞭解、相互學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