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州耕牛堂主
-
2 # 詩夜城主
若是說米芾是由宋以來至清結束,學習“二王”最入神的書法家,那麼這說法就顯的太絕對了,畢竟在米芾只是宋四家之一,其中的蘇軾、黃庭堅、蔡襄三人也深受“二王”書法精髓,比如,黃庭堅的草書“草法純熟、結字瑰奇、筆意縱橫,章法錯落流貫,氣勢雄偉蒼渾”,這也是受王獻之草書的影響,
還有就是被稱之為“書壇盟主”的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其書法中年專攻“二王”,深得《蘭亭序》《洛神賦》之益,書風漸變為華美圓潤、活脫瀟灑,而且他還提出恢復“二王”的書法傳統,自成一家,開創了實用性和伸縮性兼具的“趙體”,
綜上所述的黃庭堅、趙孟頫學習“二王”也已經是出神入化了。當然了,米芾也不例外,只是不是最入神而已,多一個“最”字,意思就完全變了,對吧,米芾(1052—1108),字元章,號海嶽外史,祖籍太原,後來遷居襄陽,因此又號米襄陽。米芾曾任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
米芾書法頗重法度,恪守晉法,在博採眾長的基礎上深得“二王”筆意,於跌宕變幻中自成風規。行書《蜀素帖》又名《擬古詩帖》該帖共寫了8首詩,共71行,658字,用筆俊邁、八面出鋒、正側藏露、曲盡變化、體態萬千,體現了米芾“刷字”的特點,結體以欹側為主,俯仰斜正,表現出動態的美感。由於蜀素不易受墨而屢現枯筆,以致通篇墨色有濃有淡,如渴驥奔泉,更覺精彩酣暢。所以與其說米芾是由宋至清結束,學習“二王”最入神的人,倒不如說米芾是學習“二王”最入神的書法家之一。
-
3 # 四分之一月色
不是二王,只是小王學的還可以!而且,米字裡有太多蘇字的味道!很多人都說米字是宋第一,其實蘇字才是名符其實的第一。
-
4 # 翰墨今香
米芾學童時初學顏體,後又學柳體和歐體,但唐人的這種楷書的法度似乎並不是他的性格所喜歡的,因此後來又學習時人周越和蘇舜欽等。後來聽從蘇軾的勸告,開始學習晉人書法。米芾號稱自己的字是“集古字”,他把前人各家一些覺得好的筆法,拿來用到自己的書法當中,可見米芾在書法上面用功頗深。
米芾對於二王的學習是得益於蘇軾對他的指點,而二王當中米芾更推崇王獻之,甚至對李世民揚羲之抑獻之一直耿耿於懷,他曾經說:“唐太宗力學右軍不能至,復學虞行書欲上攀右軍,故大罵子敬耳。子敬天真超逸,豈父可比也。”
米芾一生追求天真自然的表現手段和平淡清古的藝術內涵,所以他經常指責別人的書作有“塵意”,指的是功名利祿之心在書作上的反映。跟米芾非常要好的,當時有個人叫薛紹彭,此人對二王的深入甚至超過米芾。但米芾與薛紹彭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米芾學王能深入而出自稱一家,而薛紹彭是一頭扎進去出不來了。所以從這點來說米芾並不是學二王最入神的人。或者說米芾是入其神而出其形。
南宋還有許多書家是學習二王的高手,然而與蘇、米、黃相比,都是缺少自身風格的轉變。元代的趙孟頫對二王的學習也十分了得,而且也是學完之後能自稱一家。
-
5 # 濤聲851
米的蟹鉤得到王的真傳,好果他真學得入神就沒有後來罵王一說了。王注重筆韻,米是愜意揮毫有刷字一說。說他學二王最入神一位,不如說他學二王一來又個自成一體的大家恰當!
-
6 # 子衿書法
米芾是有宋以來至清滅亡,學習二王最入神的人嗎?
趙孟頫說,把我放在什麼位置?宋代的書法,在後人的評價中並不高。尤其是米芾,大家對他的書法褒貶不一。一個主要原因,是他把唐代書法家貶了個遍,這讓歐顏柳的追隨者著實的不爽,大家群起而攻米芾,給他的書法評定為“狂怪怒張”。自然也不會有公正的評價。
米芾的書法,更多的是學習王獻之。現在我們見到的王獻之著名的《中秋帖》,被乾隆爺供為珍寶,這個帖就是米芾東一榔頭西一棒的臨作。字句無法讀通。原帖為《十二月割至帖》。米芾素有“集古字”之稱。經他臨寫的古帖,幾無二致。別人很難辨認。他性潔癖,喜歡收藏古硯。他的東西別人碰過以後要反覆的清洗。有一次,一個朋友看中了他的一方硯臺。這個傢伙知道米芾的潔癖,他如果開口向米芾要硯臺,米芾肯定不會給。他心生一計,藉口要寫字,讓米芾把這方硯臺拿來。米芾正要取水時,這傢伙朝硯臺裡吐了兩口口水,拿起墨來就開始研。把米芾氣的直想拿起硯臺來砸在他的腦袋上。遇上了這樣的朋友,只能自認倒黴。連硯臺帶墨一起賞給了這個人。這是題外話,放下不提。
米芾還臨寫過一個帖,就是如雷貫耳的王羲之《十七帖》,現在的拓本《十七帖》,上有文徵明小楷註譯的這個版本,便是米芾所臨。從逼真的呈度來說,米芾的臨寫功夫,即便是從晉唐至今,也沒有人和他匹敵。
但是,以自己的風格形成以後,要說他最得二王神韻的話,他的風格還是過於狂放了一些。和王羲之志氣平和,不激不厲的書風有出入,他書風更多的偏向於王獻之。他的書法學習者很難掌握好學習的分寸。稍一過便狂縱,稍有不足則拘謹。從古代學習書法的人來看,他的書法遠不及學習趙孟頫書法的人。
米芾的書法,很合現代人的胃口。從現代人對米芾的評價來看,米芾要高於趙孟頫。誰高誰低,其實和所處的這個時代人們崇尚的文化價值觀緊密相連。說你好,王鐸這樣的二流書家一夜之間便能“小王勝大王”,說你不好,趙孟頫這樣的超一流書家,也會被“妍媚柔弱”的一頂大帽給壓倒。
-
7 # 蛻山徐康巖
筆法到唐天寶末而亡,後世只有趙孟頫一人悟得筆法,宋人得筆法最多者不過三成,米芾猛放驕淫,超規越矩,舔列法書耳!
-
8 # 臨池管窺
除了自己孤陋寡聞與淺薄見識外,歷史也不乏錯過了不少巨擘聖手。鑑此,僅面目神采酷肖二王而言,拋開陸諫之,有宋以後勝於米芾的至少要算上趙孟頫與李倜二人。
米芾自詡自己是“刷書”,實在是對世人的調侃:我說是刷你們就認為真是刷嗎?誰真正懂我?其實最理解二王筆法,最得二王筆法的不就是我嗎?呵呵……!
的確,我們都知道米芾學書重小王甚於大王,僅就性格來說,也更合乎小王的恣肆妍美,因而米書筆法多以側鋒取妍,一筆成勢,把小王書風發揮到極致,較有時尚氣息而得到今人認可。但細究米芾線條,則深諳中鋒行筆,是正宗的“魏晉筆法”,這就是世人不懂米書的關鍵。難怪米芾自侃“刷書”的同時,可以想像一臉怪笑的原由吧?
相較“宋四家”,米芾最得二王神采,然少了些質樸;較以趙、李二人而言,則神采次之,骨勢尤勝。。。但凡此種種,應該還是見仁見智,不一而足之論吧!
回覆列表
宋人尚意。
從米芾的書法作品來看,總體來說是得二王之筆法,得二王之神韻,但不能說米芾的書法是有宋以來,到清之滅亡這段時間內學習二王最入神的。應該說米芾在師法二王書法的同時,觸入了自己的個性,之後自成一家。
上圖為米芾書法作品(區域性)
俗話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黃庭堅的書法裡難道就沒有二王神韻?蘇軾和蔡襄的書法中難道就沒有二王神韻?細觀黃庭堅,蘇軾和蔡襄的書法作品,裡面都有王羲之和王獻之書法的元素啊!評論一個書法家的書法,最好不要出現“最”字,“最”字一出,就到頂峰,到頂峰了,就該走下坡路了。即便是題主崇拜米芾的書法,亦應全面,客觀,不夾帶任何傾向性來作評價。米芾的書法在二王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書法風格,那麼黃庭堅,蘇軾和蔡襄的書法也是在二王的基礎上各成一體的。
上圖為米芾書法作品。
準確的說,米芾的書法只是得二王書法的皮毛而已。細觀米芾的書法,其筆法、結字都是粗糙的,哪有二王書法精道啊!二王的書法無論是用筆還是結字,都是筆筆入法,字字入法,且神韻十足,二王的書法每一個點畫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和人們的認可,並經得起推敲,與之相比,米芾的書法就差遠了。
上圖為米芾書法作品。
上圖為米芾書法作品(區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