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0932296264
-
2 # 派可資料
一、定位置,樹信念
審計人就要幹審計事,這也就是常說的一句俗語“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但是,只是上山唱歌還不行,還要把歌唱好。這裡的“山”就是自己要找準的工作位置,有了這個位置才能豎立堅定的信念。
(一)定位置是提高審計技能的基礎和前提。
只有找準了自己幹事業的位置,才能成為事業的駕馭者,才能在推進事業的同時,一次又一次地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才能在理想和遠大抱負的感召下,把從事的工作逐步推向高峰。如果沒有找準自己幹事業的位置,那他就會被事業駕馭,就像泥兜裡的爛泥巴一樣被提拉著走,最終成為了事業的累贅。因此,每一個人都能透過努力找準自己幹事業的位置。只有找準了位置,才會有想幹好事業的信心,才能在勤奮的工作中不斷的發現、積累、探索出高超的工作技能。我們幹審計事業也是如此。審計人只有找準了自己想幹好審計事業的這個位置,才能有想幹好審計事業的信心,才能激發起探索高超審計技能的願望。這是提高審計技能的基礎和前提。
(二)堅定的信念是提高審計技能的內在動力。
堅定審計信念,是驅使人們努力探索審計技能的動力。堅定審計信念,主要體現在一個人對審計事業的追求和為之奮鬥過程中。在對審計事業的追求和奮鬥的過程中,透過克服重重困難,不斷總結、學習、借鑑、探索出新的經驗和方法,使自己的審計技能不斷地得到充實和提高。一個審計工作者有所追求,是和堅定審計事業信念相鋪相成的。如果一個人沒有想在審計事業上有所建樹,理想渺茫,缺少奮鬥目標,他就不會有堅定的審計事業信念。如果一個人沒有堅定的審計事業信念,他也不會在審計事業中有所追求。只有堅定的審計事業信念和有所追求的人,為了達到自己的奮鬥目標,在日常的審計工作中始終想創造出一流的工作業績,想幹出自己的特色來,才能在工作中不會就學,不懂就問,才能在不辭勞苦的探索、學習中逐漸提高審計技能,最終成為審計事業戰線上的佼佼者。
二、磨銅成鏡,鍥而不捨
一個人的審計技能,包括財會知識、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審計工作經驗等的統一體,一個審計人,單獨具備法律法規等相關知識,不懂財會知識,他就不會有完整、高超的審計技能。再者,如果一個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計技能,甚至他的審計技能在一定時期還是高超的。但是,隨著審計事業的發展,他那一時的高超的審計技能,也會逐漸不適應新時期的審計要求。所以,要想不斷提高審計技能,適應各個時期的審計要求,還要從以下兩個方面提高認識。
(一) 磨銅成鏡是提高審計技能的精神食糧。
要想掌握一門高超的技能,就要付出相當的甚至成倍的努力。同樣,要想時刻把握高超的審計技能,也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我們從事審計工作,對財會知識、相關法律知識等,沒有勤學苦練的精神和意志,在今後的工作中是不會有明顯起色的。就拿財會知識來說,原來是財會學校畢業的和原來沒有財會技術的各類人員,一旦從事了審計工作都需要不斷學習財會知識。有財會基礎的,要在實踐中熟練、完善自己所掌握的財會知識。財會技術欠缺的,更要從頭學起。但是,成年人的學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家庭負擔、社會應酬、本職工作、記憶力倒退等,諸多學習障礙,有一個處理不好,都會受到影響。所以,要想不斷提升財會、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技能和素養,沒有磨銅成鏡的意志是不行的。
(二)鍥而不捨是提高審計技能的精神支撐。
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審計事業也是如此。審計事業發展了,你所掌握的審計技能也要隨之更新。審計事業的不斷髮展,就決定了審計人也要鍥而不捨的不斷探索審計技能。在審計事業的推進過程中,一定會不斷出現財會技術、法律法規、社會勾稽關係的利用、工作經驗有待豐富等方面的問題。
1.財會技術方面。在當今年代,財會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特別是計算機在財會領域的應用,給當今審計人提出了新的審計要求。如果不會操作AO系統,就會面對被審計單位的電子賬“望電興嘆”。並且,AO技術也在不斷更新、發展。
2.相關法律法規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更是日新月異。建築行業的迅猛發展,民生工程的推進,各項政府投資的擴充套件,“小金庫”存在方式的不斷翻新等,逼迫著相關老法律法規條文的更新和新條文的催生。所以,在審計中的法律法規條文的運用,無時不存在著審計風險。這種現實,逼迫著審計人要對更新的和新生的法律法規要及時掌握,熟練應用。
3.在社會科學方面。主要體現在審計調查、現場審計等所看到的審計內容與周邊的關聯人,以及與客觀環境的內在聯絡的合理利用方面。它的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頻繁。也就是說,每一個審計專案,其周圍關聯人、客觀環境與其他審計專案幾乎都不相同。如果對某一個審計專案的周圍關聯人、客觀環境探討、把握不到位,利用不充分,這個審計專案的審計結果就有可能失真。這就要求,審計人在開展審計的一生中,都要及時的、不斷的探討社會科學知識。
4.在工作經驗方面。主要是要不斷提高審計業務敏感性的熟練程度,不斷加強審計業務技巧的靈活應用,不斷推進審計資料成果的提升和運用。這些工作經驗是提高審計技能最主要的內在要求。只有不斷積累、豐富這些工作經驗,才能逐漸提高審計技能。
如果審計人員在審計發展過程中,沒有堅持鍥而不捨的精神,而放棄了對新的財會知識、新的法律法規等必要知識的探究,半途而廢或停滯不前了,那他就很難適應審計事業不斷髮展的需求,對審計中出現的新問題、新動向等,就只能望“新”而嘆。那麼他的審計前途也就隨之半途而廢或停滯不前了。
三、勤奮鑽研,多思善動
提高審計技能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勤奮鑽研,多思善動。在審計事業這片田地裡,只有這樣才能結出豐碩成果。
(一) 勤奮鑽研是提高審計技能的必經途徑。
審計人員只有在實際工作中勤奮鑽研,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審計技能。審計人如果不親自去幹審計工作,那麼他的審計技能會無中生有嗎?所以,審計人只有“勤奮鑽研”才能不斷提高審計技能,這是審計人不可跨越的必經途徑。
(二)多思善動是提高審計技能的最佳捷徑。
在工作中有成果就必須多思考善動腦,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快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反之,則不能。所以說多思善動是多學知識、快學知識的捷徑。
回覆列表
第一,做好財務審計工作需要毅力。從事會計事務所的人會知道,裡面可能會有很多非財務審計專業的同事,所以財務審計人員不一定業務知識很強,但肯定需要有毅力去堅持這份工作,專業可以學,但是有毅力在財務審計工作做長久的卻很少。審計工作可以快速學到很多東西,有大量的機會讓你出差去直接接觸專案,而且一般都是在三天之內出差審計完一家公司,在這三天內,你可能天天加班到凌晨兩三點,每天工作到晚上十點應該說是非常輕鬆的了。所以從事財務審計工作毅力非常重要。
第二,做好財務審計工作需要有“疑心”。為什麼要有“疑心”呢?因為你畢竟是在稽核公司的財務狀況,所以必須要有一顆懷疑的心態去發現問題,如果什麼問題都發現不了的話,那麼這審計風險就非常大了。審計行業經常會聽說一句話:“沒有沒問題的公司,只有有問題的審計”,所以企業裡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問題,只是多或者少,或者取決於財務總監把整個財務工作“做到”多麼完美,甚至讓審計人員都發現不了。所以很多審計人員都會說“審計做得越久疑心病就越重,這都成我們的職業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