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瓷都公安

    行森本來就是一和尚,清朝初期的高僧,曾經奉旨入宮說法,佛教本來就是渡有緣人。順治本就是與佛有緣的人,聽了行森的說法,更是堅定了出家的決心,因此順治出家也是心之所願。不存在鼓動之說。

  • 2 # 佛光普度

    行森渡順治,用佛教語言,叫做佛渡有緣人,在我看來,怕是不那麼簡單。應該有些功利在裡面吧,如果順治不是當朝皇帝,而是一個平頭百姓,還會出動行森這樣的高僧韌而不捨地不惜一切代價地去渡順治嗎?渡順治入佛門後,可以得到如下收穫:1.榮耀,2.寺廟封地,3.地位,4.香火。在這裡眾生平等打了折扣,是不一樣的。

  • 3 # 澳古說歷史

    首先很多人肯定都不知道行森是誰?行森,字慈翁,號茆溪,俗姓黎,是明末崇禎朝刑部侍郎黎紹爵的兒子,出家之前在明朝的國子監就讀,後來由於世道混亂,戰爭不斷,他選擇了隨羅浮華首臺道獨禪師出家,賜法號行森,之後再往浙江雲門寺參學於雪橋圓信,赴湖州報恩寺謁玉琳通琇禪師,成為臨濟宗(禪宗內五宗派之一)傳人。

    個人覺得他為什麼鼓動順治出家有以下幾點原因:

    1、以平常人看來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推廣漢傳佛教”,首先我們要知道清朝最開始信仰的喇嘛教,喇嘛教雖然也屬於佛教,但卻是藏傳佛教,顯然雖然佛教中人講究的是“無慾無求”,但不管怎樣那些和尚也是人,即使是得道高僧也是一樣,他們或多或少都希望自己的教派能成為一個國家的“國教”,那麼作為臨濟宗,也是漢傳佛教一個支派,行森也當然希望自己的教派可以成為清朝的國教,那麼怎樣才能讓漢傳佛教能成為國家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清朝的皇帝信任這個教派,只要清朝的皇帝認可,那麼成為國教的時間就指日可待。

    2、行森有野心,或者說他想流芳百世,可以說只要你是人,你就離不了七情六慾,即使你不愛財,也有可能愛色亦或名,可以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而行森的私心就是“要名”,試想作為一個佛教的高僧,如果你們把至高無上的皇帝忽悠成為你的弟子,亦或是加入你的教派,那你不流芳百世才怪呢,顯然行森做到了,他成為中國歷史為數不多的可以流芳百世的高僧

    3、或者說以上的二個原因都不存在,行森只是單純的想救順治帝,為什麼這麼說呢?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於承乾宮,福臨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悶也困擾著他,這個時候的順治帝可謂是萬念俱灰,按照我們現代人的說法就是“想死的心”的都有了,而這個時候也許在行森的眼裡,只有佛法才能挽救順治帝,讓他重回信心,亦或者其實在順治帝的眼裡,也只有佛法才能挽救他,這樣兩人一拍即合,順治帝也就有了出家的念頭。所以可以說,其實不是行森鼓動順治出家,而是順治自己本來就想出家。

  • 4 # 國史春秋

    不是鼓動,完全是蠱惑,和尚的行為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陰謀。世間上那有那麼多的佛渡有緣人,即便是有也要順勢而為,而不是生拉硬拽去搶。清朝為什麼叫滿清,因為他們在宋朝叫做金國,女真人,俗稱滿族,信奉的是滿教。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信奉喇嘛教,因為溯本求源他們和蒙古人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血統聯絡。

    從明末到清初,有一個名叫湯若望的德國傳教士,始終活躍在中國的政治舞臺。湯若望來中國的最初目的就是傳播西方國家的天主教文化。但是湯若望在宗教方面的收穫實在有些寒酸,因為滿清政府根本不信所謂的天堂與地獄的那套東西。儘管孝莊皇太后將湯若望奉若上賓,還拜其為義父,但在外來宗教信仰方面還是水米不進。原因是滿族人有自己根深蒂固的原始信仰,對於外來文化是持排斥態度的。尤其是在剛剛踏入中原的時候,所有的滿清人都自帶著三分優越感,特別是在文化方面表的滴水不漏,格格不入,無縫也無針可插。

    之所以後來的順治皇帝痴迷佛教,完全是受了中原文化大環境的影響,最主要的一點是被行森洗了腦。行森是一個披著袈裟而從事灰色勾當的投機者,其祖上為明朝官吏。清朝建立之初,反清復明的號角還吹的非常響亮,全國各地的反清勢力暗流湧動。行森的目的就是利用佛教學說搞和平演變,不費一兵一卒顛覆清朝的政權。相比較後來的激進的朱三太子,手段含蓄而不失高明。

    順治皇帝具體什麼時候與佛結緣,現在無從考證,但年齡肯定不大,因為在其決定遁入空門的時候才二十出頭。雖然他的一生比較短暫,但也是妻妾成群,兒女滿堂。不論出於什麼原因,順治把整個國家丟給一群乳臭未乾的孩子,自己愁眉苦臉的甩手走人,都是不明智的,也是極不負責任。因為他所面對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百廢待舉的國家,自己的人生也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任性旅行。而順治皇帝鐵了心要上行森這條賊船,行森冒著天下之大不違要把順治渡出苦海,只能說是兩個都懷有不同目的人,固執地幹著各自的荒唐事。

    而行森的行為已經完全脫離了佛法的初衷,言行舉止都流露著對功利的執迷不悟,所以面對老主持的教導,還表現的振振有詞,冥頑不化,甚至在死亡面前毫無懼色。難道他的修行、悟性和佛學造詣比老主持還要高深!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未必,因為行森從頭到尾乾的都是一個出家人不應該乾的事情,和尚的本份應該在寺廟裡朝聽晨鐘夕聞暮鼓,享受青燈黃卷的愜意和清靜無為,而不是把香火燒到不屬於佛門淨土的地方。

    所以,行森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把清朝搞亂、搞垮。

  • 5 # 追溯歷史傳奇

    俗話說的好: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若不渡我成佛,那我必渡你成魔!

    這句話完美的闡述了行僧的心裡,其實在行僧的心中已經扭曲了佛的真正意義,在他心中坐的已然是魔而不是佛,因為他違背了佛的宏願,他渡僅僅是順治的皮囊,而不是天下人心。

    行森之太師傅玉林秀一句話道出了佛真正的含義,而行森已然執迷不悟,強詞奪理,最後落得被清理佛門的下場。

    玉林秀:我等普度天下生靈,為的是世人皆善成果,為他們消除災難,祈禱平安,而不是讓他們都來當和尚。玉林秀真不愧為一代高僧,然而這句振聾發聵的話,竟然沒有讓行森從執迷中醒來,其竟然巧舌如簧,說他花了18年心血,來度化順治帝,為的是證明自己不畏強權,以命護法,為的是效仿古人,為的是將皇帝肉身渡到行森所在的寺廟之中,為的是讓自己所在的寺廟成為天下第一寺!佛門嚴禁婚嫁,如果所有人都來當和尚,那麼又有誰來奉養和尚呢?長此已久下去,後果不敢設想......

    第一,效仿古人的正確積極的思想沒有錯,但是行森錯在一定要效仿古人的行為,這一點體現了行森太過於注重外在的形式,而不是思想,非佛家之正行。

    第二,其堅持要將皇帝渡入自己的寺門,為的是讓自己寺廟成為天下第一寺,這就更扭曲佛無慾無求的思想,行森的這種行為在商業上表現為極度的商業化,愛慕虛榮,四個字來形容其之所思,不為過。

    最後一點最令人痛心,其用了畢生的心血鑽研佛學,最後卻誤入“魔道”,歪曲了佛學的思想,或許在他自己看來是在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自以為他把皇帝渡入空門會給本寺帶來莫大的榮耀,殊不知皇帝遁入空門實則是佛門天大的不幸。

    玉林秀的領悟和佛法才是上乘:在百姓看來,皇帝遠大於佛祖,因為說誇張一點,百姓的吃喝拉撒都歸皇帝管,皇家握有實權,而佛祖只能是一襲青煙,超度人生,佛門僅能用精神教化塵世之人。

    行森的毅力讓人敬佩,其錯就錯在太執著於表面,六根還未清淨,精神思想有待於昇華,量雖足,但質欠佳!

    俗話說的好: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懸崖勒馬,不然悔之晚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一期的NBA球隊實力榜火箭再次回到榜首,他們究竟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