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掌心記
-
2 # 老薑聰蒜
董卓出生在甘肅岷縣,父親做了縣尉,家境還行。兄弟三人,大哥死得早,就剩下董卓和弟弟,董卓的人生軌跡分三個階段;少年豪俠;中年立業;老年專權。
董卓少年時為人豪氣,好結交江湖上的朋友,要是有朋友到他家來玩,他都會把家裡的耕牛殺了,招待遠方來的朋友們。再加上他的力氣和武術很強,名聲遠播。涼州刺史覺得他是個人才,讓他做了捕頭,專門去抓盜賊。後來,幷州刺史段熲推薦董卓做了軍隊的軍官,並且屢立戰功。大小戰鬥數百次。最後去攻打黃巾軍失敗,在三國演義中被劉備他們救過。
到了西涼兵造反的時候,朝廷派了六路人馬去征討韓韓遂,只有董卓帶兵全身而退,其它五路人馬全都敗了。這時的董卓體現了他的軍師才能,他帶兵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絕境下,故意做出捕魚蝦以濟軍糧的假象,在河道上游築堰,使數十里河水大漲。自己帶著人馬從大壩下悄悄穿過,然後掘開水壩。等胡兵聞知漢軍突圍而組織追擊時,河水已深,無法渡過,董卓的軍隊因而死裡逃生。朝廷認為他有才能,任命幷州刺史。
董卓進京後,就驕傲了。把誰也不放在眼裡,先是殺了皇太后何氏,然後廢了皇帝劉辨。私立了漢獻帝。讓呂布殺了京城的護衛頭領丁原,一手遮天了。這個時候的董卓眼裡只有權力,只胡享樂。喜歡殺人。要是在喝酒時,不開心,就讓手下到街上抓人來,砍手,跺腳,挖眼睛,邊看動刑,邊喝酒,十分開心。這時的他有點心理變態,是個虐待狂了。以至天下人都恨他,曹操也想借獻刀的機會殺了他。
董卓也不傻,在朝廷上還是重用了一些有才能有學識,做人正派的人士,讓他們給自己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可惜的是,司徒王允卻表面對他好,骨子裡使壞,借連環計殺了董卓。
董卓死後,被人們曝屍三天,把他的屍體擺在大街上,由於他很胖,屍體易臭,到了夜裡,守屍計程車兵難得聞那屍體臭味,把燈芯插在他的腹部,點燃了他的屍體,把屍體燒了三天三夜。後世叫點天燈。
-
3 # 遨遊文史世界
董卓字仲穎,是隴西郡臨洮縣人(今甘肅省岷縣)。他是家中的次子。可能許多人受三國演義影響,認為他殘暴不仁,貪財好色,肥頭大耳,打仗也是屢戰屢敗(先後敗給黃巾賊,孫堅等人,迫不得已而遷都),幾乎這個人無一是處,對國家百害而無一利。以上都是三國演義中對他的描述,那麼真實的董卓是什麼樣呢。除了三國演義小說中描述的一些,在三國志中還有董卓的許多記載。我來給大家總結講述一番。
少好俠,勇力過人,講義氣年輕時,居住在有羌人的地方,與羌人頭領有交往。羌人去他家作客,董卓很講義氣,家中沒有東西招待,把耕地的牛殺了招待他們。
他勇力過人,體力上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身上兩邊掛著弓袋,能左右發射,看來箭法突出,在擔任軍司馬時,討伐幷州有功,得到了細絹9000匹,不忘下屬,全部賞賜給了部下。
先負黃巾,後抵禦韓遂討伐黃巾賊時,打了敗仗被撤職。後來韓遂起兵,董卓又擔任了中郎將(看來董卓水平還可以,要不然也不會有人啟用他),在董卓被幾萬大軍被圍,糧食斷絕的情況下撤退成功。董卓假裝捕魚,暗地從堤下逃跑而後決開土堤,等敵人來追時,水深而不能渡過,當時6支部隊都戰敗了,唯獨董卓的軍隊全軍而返,看來董卓打仗水平還是蠻厲害的。
被召進京,殘暴不仁董卓被何進召進宮中。司空的位置被董卓頂替,董卓廢少帝為弘農王,後來又殺了少帝和何太后。董卓在京城殘暴不仁,無惡不作,京城人人自危。
大敗王匡,誘殺北叛設計擊敗了王匡,在宴會中,殺掉了北地反叛來的幾百人,割掉舌頭,或砍掉手腳,或鑿掉眼睛,或大鍋煮,反正,怎樣殘忍,怎麼樣來弄死這些反叛的人。
被迫移都,王允設計殺之孫堅斬了華雄,董卓想與之結親,孫堅不答應。董卓焚燒了洛陽,遷都西行進入函谷關。
董卓脾氣不好,曾拔出手戟投向呂布。呂布與董卓婢女私通(貂蟬是老羅所寫),常常怕事情發覺。王允想想殺董卓,對呂布說,你姓呂,董卓姓董,你現在還擔心被董卓殺掉呢,還說什麼父子。不如殺掉董卓。於是呂布就將董卓殺死。
兩次脫險第一次。當時孫堅討伐黃巾賊時,與董卓,張溫討論時,董卓拖了好久才來,說話也不恭敬。孫堅爆脾氣上來了,他低聲對張溫說,殺掉董卓。張溫說,董卓在隴西很有威望,殺了他,西征就會失去依靠。孫堅說了董卓的三條罪狀,張溫還是不同意。後來張溫回去後,將殺董卓的事情告訴了眾人,大家沒有無嘆息的。(孫堅殺董卓的事情在三國志的孫堅傳中有記載)
第二次,鮑信有次回到洛陽,對袁紹說,趁董卓立足未穩,進行襲擊抓住他,袁紹害怕董卓,就沒有聽從董卓的話。
不得不說,董卓的運氣不錯,兩次有人想殺他,他都沒有死掉,尤其是第一次,如果張溫允許,孫堅可以立斬之。
董卓的被殺,一方面是他為人殘暴不仁,人人自危,大家都害怕他,想殺死他。另一方面,他脾氣暴躁,發起脾氣來,連呂布都不放過,呂布作為他的義子,呂布都害怕他。所以王允設計使董卓被呂布殺掉了。
回覆列表
董卓這個人在中國歷史上名聲很大,可惜一邊倒的都是負面評價,兇殘暴虐,貪財好色,荒淫無度,十足一個壞事做盡的惡魔頭。這個評價基本上由於進京把持朝政,犯下諸多罪行,直接導致三國幾十年戰亂而形成的。
董卓是涼州隴西臨洮,今天甘肅岷縣人,其父親擔任過潁川郡的綸氏縣尉這樣的小官,相當於現在的縣公安局刑警大隊隊長,可見董卓出身不是太好,在當在勉強算個豪強。
董卓打小就生活在隴西“邊鄙”之地,長期與與“羌胡”雜處,被人們視為“羌胡之種”,特殊的生活環境,反而使之練就了其健壯有力的好身板,曉武藝,善馳射,“性粗猛有謀”, 使得在當地連羌人都畏他三分。董卓是非常有心計的,於是以此為資本,把自己扮成遊俠豪傑,與羌族部落首領結為友好,稱兄道弟,很快成了當地一霸,有了自己的勢力。這樣的人才朝廷自然不會放過,很快董卓就被官家任命為州兵馬掾,相當於保安大隊隊長,負責帶兵巡守邊塞,維護地方治安,成為隴西黑白兩道通吃的風雲人物。
永康元年(167年),為鎮壓西羌反抗,董卓擔任羽林郎成為元郡羽林軍統領,成了正規軍編制,董卓以此為跳板,充分發揮其熟悉羌情,勇猛強悍的優勢,由於戰績突出,遷升為郎中,直至幷州刺史、河東太守,可謂平步青雲。
這期間,董卓在一次鎮壓黃巾時遭慘敗,被革職貶回隴西。但不久,機會又來了,中平二年(185年)西涼邊章和韓遂以討伐宦官為名,“入寇三輔,侵逼園陵”,何進何大將軍建議漢靈帝重遷董卓為中郎將,拜破虜將軍救駕。董卓因征討羌胡、鎮壓黃巾軍,戰功顯赫,不斷升遷,特別是是擊敗邊章、韓遂後,自己的勢力日漸壯大,整個隴西便成了董卓的勢力範圍,成為掌握強大武裝的地方軍閥,邊陲重臣。
縱觀董卓入京前的經歷,應該說是一個非常有作為,有能力的,在戰功的將領,評價起碼是正面多於負面。尤其是,他敢於身先士卒,衝鋒陷陣,還有獎勵兵士的舉動,遠不是後來那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據《後漢書·皇甫嵩傳》記載,皇甫酈對其叔皇甫嵩說,“本朝失敗,天下倒懸,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皇甫嵩)與董卓耳。” 皇甫嵩是東漢“兵動若神,謀不再計”的傑出將帥,將董卓與名將皇甫嵩相提並論,說明當時董卓已經是名頭很響,被人們視為可安邦定國的時代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