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貓去炸魚

    “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出自孟子《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

    這句話的本意不是說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強調當如果不能兼得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取捨。其關鍵核心思想在與:只能選一個的時候,選什麼?

    網路上一直有一個很扯淡的問題:就是你女朋友和你媽媽同時掉水裡了,你只能救一個,你救誰?這個問題和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就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時候如果要做一個艱難取捨的時候,到底怎麼做?

    還有語文書上一直有的一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也是這個問題的一個引申。

    生命是寶貴的,愛情似乎更神聖。但如果是沒有自由,這兩個我寧願都不要。在這裡,顯然作者是選擇了自由。這在很多人看來不可思議。因為,命都沒了,拿自由來幹什麼?

    所以,在人生每一個抉擇點的時候,我們的每一個選擇將會對今後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而驅使我們做出選擇的無非是兩點,1、趨利避害的本能。你也可以認為是向著利益看的本能。2、受到自己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影響所做出的的選擇。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軌跡不一樣,所以,即使在面對同樣問題的時候,我們所做出的選擇也都是不一樣的。

    商人,他可能就只追求對自己有利的事;

    英雄,他可能拋棄生死,選擇慷慨赴死,只為了更多的人能活下去;

    乞丐,你給他黃金一筐和一碗飯,他可能選擇一碗飯。你千萬別覺得他蠢,因為這碗飯不吃,他撐不過今晚。

    所以,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指的就是如果非要選,那麼你選擇的一定是你內心深處最看重的。

    當然,話又說回來,網上另外的俏皮說法是: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都要。因此,為了避免陷入這種兩難境地,平時多多充實自己,或者搞明白,想清楚自己內心追求的是什麼,尤為重要啊。

  • 2 # 景城

    是指人要懂得取捨,這裡是為了引出下文捨生取義的思想。

    孟子善用排比,《魚我所欲也》也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還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將道理深入淺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為儒家學派的二號人物,孟子構建了自己的“仁政學說”。《魚我所欲也》也是在告訴我們說,人生中難免需要我們去抉擇,而抉擇的兩邊或許都是我們難以割捨的,那麼我們一定要選擇更重要的一邊。

    在我們現在的使用中,慢慢的最後一句已經很少用了。孟子在每一個抉擇後面,都是給出了答案的。

    比如魚和熊掌,選熊掌;生和義,選義。所以其實孟子是想告訴我們什麼東西是更重要的。

  • 3 # 詩境笙音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謂失其本心。”

    翻譯過來就是:魚是我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歡吃的;如果不能都吃,那麼我捨棄魚選擇吃熊掌好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大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這兩種東西只能擇其一時,那麼我會捨棄生命而堅持大義。雖然生命是我所追求的,但當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時,我絕不會選擇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固然是我所厭惡的,但當還有比死亡更可惡的事發生時,即使面臨災禍我也不躲避。

    如果人心裡沒有比生命更看重的東西,那麼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中,又有哪一種是不可用的呢?同樣的,如果人們認為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又有哪一樁不可以幹呢?可見,雖然生存的理念非常必要,但追求的時候我們也會有所禁忌;躲避災禍的想法固然合理,但卻不是做人做事唯一要考慮的。所以說人們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禮義”);人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這樣的理念不只是聖賢才有,人人都有,不過聖賢能夠不丟棄罷了。

    一盒飯,一碗湯,對一個餓得要死的人來說,得到了就可活命,得不到就會餓死。可是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別人吃,再飢餓的路人也不會接受;若是用腳把飯踢給人吃,就算是乞丐也難以接受。可現在,有的人對萬鐘的俸祿卻不問是否合乎禮義就去接受。其實,這優厚的待遇能為我帶來什麼?難道就因為我從此就有了華麗的住宅、妻妾的侍奉和他人的叩拜?難道就因為這些樓庭、美人和巴結的出現,那些曾經相比死亡我們都拒而不受的東西就因此變得可以接受了?有這道理嗎?這樣的做法只能表示一個人已經喪失了他心靈的本來面目,即“失其本心”。

    本文節選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內容是闡明“性善說”,即人性裡天生就有向善的種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種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視,因為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這幾種道德的萌芽形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意近“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應該推求本心,順著“本心”的方向發展,並將它發揚光大,從而成為道德上完善的人。

    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裡看,本文講的是每個人都有“本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頭,人也能經受住考驗;而如果喪失了“本心”,人就會做出有損於人格的事來。

    “魚與熊掌”的確是我們的生命歷程中經常遇到的二難選擇。

    大而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權勢又想不做官的瀟灑自由。

    小而言之,想讀書又想打麻將;想工作又想休閒。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之所以難,難在捨不得,難在那不可得兼的東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不然的話,也就沒有什麼可難的了。

    生於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似乎已沒有生與義,生命與愛情與自由的不可得兼了,這是幸事。不過,面對滾滾而來的經濟洪流,義與利的二難選擇卻恆常懸在我們的面前了——

    利,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什麼而取什麼呢?

    至於孟子所說“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則是所謂“不吃嗟來之食”的問題。這有《禮記檀弓下》的一個故事可以佐證:

    齊國遭到饑荒,黔敖準備了食物在路邊賑濟饑民。一個人飢餓不堪地走過來了,黔敖連忙左手端飯,右手端湯衝那人喊道: ‘嗟!來食!”那人瞪著眼睛對黔敖說:“我正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儘管黔敖再三向他道歉,那人仍然堅決不吃,直到餓死。

    其窮棒子精神如此! 因為——

    “嗟來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現懷孕後該怎麼辦?需要做些什麼?